青芝山,位于邓尉山西南,吾家山东南,西北是潭山,南东起自蔡家场村,向西北蜿蜒至山坞里村,绵延数公里。明代崇祯《吴县志》载:“青芝山,在邓尉西南。袁宏道所谓’山间松万本,参云翳日,碧栏红树,与白波翠巘相映发’者是也。山之右为真珠坞,群山四抱,一隅稍豁,其景最胜。”

       青芝山,蔚然深秀,静谧幽美,堪称是光福最美之山。明清时期,许多名人结庐隐逸于此,构园筑第,明代有白云堂、古柏轩、香雪藏、真如小筑、清代有芝山居隐、青芝山房、青芝山馆、五峰山馆、青芝旧隐……主人在此尽情享受山林之美。现选择其中的几处略作简介。

金圣叹《徐庆公生日》诗

青芝山居,亦称芝山隐居,在青芝山真如坞,主人是明末徐庆。徐庆,长洲(今苏州)人,与光福望族徐氏是同宗,早先葬父于此,墓庐守孝。徐增有《青芝坞谒大父墓》诗云:“高士前人业,芝山大父坟。老亲时定省,拜手日殷勤。灵草徒云长,松声不可闻。半生伤病痼,泪眼望青云。”明崇祯十七年(1644),徐庆“见世将乱,乃芒屦入青芝山,依止于丛桂群松间”(徐增语),营筑别业——芝山隐居。著名文学家、评论家金圣叹赠诗云:

城中岂有甲申年,叹绝先生独断然。

天上岁星真妙士,山中宰相是神仙。

二方兄弟予同学,两海文章世异传。

便欲执经来就正,青芝紫气若函关。

称赞徐庆在朝代更替之前便果断离开城市,隐居到光福山中,堪称是山中宰相、天上神仙;青芝山里充满着祥瑞紫气,犹如当年道家创老子著述《道德经》的函谷关。

钱谦益《题子能芝山隐居图》诗

不久,徐庆儿子徐增也来到芝山隐居。徐增(1612—?),字子能,钱谦益的弟子,能诗文,曾有“吴门今杜甫”之誉;工书画,曾经绘画《芝山隐居图》,著名诗人钱谦益《题子能﹤芝山隐居图﹥》诗云:“芝山何处是?闻说太湖阴。茅屋数间小,梅花十里深。高人芜俗事,尽日有闲吟。只隔横塘路,扁舟不可寻。”

《光福志》“青芝山房”

青芝山房,在青芝山真如坞,主人是明末清初的官员、诗人顾汧。顾汧(1646—1712),原名湄,字汧伊,号芝岩,长洲人。清康熙十二年(1673),韩菼榜第四名进士(传胪),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右侍郎、河南巡抚。明末著名文学家陈子龙曾经特地造访,有《由光福入青芝山房》诗云:“履步虎山桥,平湖白浩浩。雾敛远峰出,风轻片帆好。感彼鸱夷皮,我生何草草。济胜亦不惭,芒鞵足幽讨。山径坼蛇腹,花深行每迟。篱落互开遮,松栝相蔽亏。挺挺大夫松,秀此冰雪姿 。独立信有邻,晚芳讵无时。”有一年,好友周东来、褚柳刚到访,顾汧欣然写下《青芝山房喜周东来褚柳刚过访》,诗云:“连朝阴霰合,有客带晴来。赌弈巡檐笑,探梅度岭开。他年曾驿寄,此日待诗催。明月山头出,登临更洗罍。”艳阳高照,连日的阴霰散去,高兴地迎来的尊贵的客人,几年前的相约终于实现,当明月升出山头的时候,我们登临阁楼,洗罍添杯,相聚在一起欢度良宵。

陈子龙《由光福入青芝山房》诗

乐均《青芝山馆》诗

乐均《青芝山馆全集》(书影)

清嘉庆六年(1801),江西乐均侨寓苏州时,购得顾汧青芝山房旧址,构筑“青芝山馆”。乐钧(?—1814),初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临川人。嘉庆举人,工诗,翁方纲弟子。乐均《青芝山馆》诗云:

旧隐荒芜林壑间,十年梦绕青芝山。

琴书今置葑门侧,遥借山名为馆颜。

故国他乡皆传舍,鹊巢犹幸鸠能借。

留此看花知几时,呼僮且整蔷薇架。

从“十年梦绕青芝山”诗句可以看出,诗人对青芝山的青睐早已是梦寐以求。嘉庆十年(1805),侨居苏州虎丘的好友、山东莱州知府张问陶(号船山)欣然为他绘画一幅《青芝山馆图》。乐均十分喜爱青芝山馆,将自己的诗文集命名为《青芝山馆集》(亦称《青芝山房稿》)。到了清道光年间(1821—1850),青芝山馆为苏州周国桢所得。周国桢(生卒年不详),号子莲,吴县人。诸生,熟悉并精通《文选》。擅长诗歌,七古尤神似唐朝大诗李白。周国桢也十分喜爱青芝山馆,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青芝山馆诗录》。

乐均《张船山太史为写青芝山馆图,以诗为谢》

乐均《题青芝山下卜邻居图》

五峰山馆,在青芝山真如坞。主人及创建年代,不详。清末光福女诗人吴茝与主人稔熟,女诗人也特别喜欢这座山馆,曾经分别以五言、六言、七言的形式,赋诗三首,题为《入真如坞访五峰山馆,效冬心先生三体诗》,五言诗云:“投林入窈窕,日暮鸦背黄。老梅似迓客,杈丫发古香。”六言诗云:“四山迸飞瀑音,一肩吟晚霞色。漫寻李郭同舟,且喜机云共宅。”七言诗云:“千鹊檐端报早春,不须障扇隔风尘。闭关著述无余事,闲与云山作主人。”从中可以看出,这座五峰山馆优美的环境以及主人的悠闲与雅致。

青芝旧隐,在青芝山下,主人为清末医家缪丹秋筑。缪丹秋(生卒年不详),字农门,取号青芝山人,兄缪小云。苏州状元缪彤、吴中名医缪遵义的后裔。传承家学,兄弟俩隐居山中卖药自给。青芝旧隐,有屋三间。潘遵祁《青芝旧隐图为丹秋题》诗中有“青芝山下三间屋,吾辈幽栖记昔曾。床脚掀泥春迸笋,墙头过酒夜呼灯。干戈满地身俱客,哀乐中年味近僧。却喜游踪排日定,只鸡逝局兴堪乘。”“冷吟闲醉欲千都场,身著岩扉未觉妨。拍手儿童笑山简,呼名妇女识韩康。隐招桂树秋双屐,清比梅花诗一囊。湖月岭云无恙在,几时夙约快重偿。”

岁月沧桑,昔日的名园名宅都早已不在,而我们则可从中感受并领悟光福历史文化底蕴的丰富与深厚。

素材来源:李嘉球

光福发布公众号  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