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丨医师老李科普
编辑丨医师老李科普
寒冷的冬季,咳嗽、咳痰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咳了一个月还不好,有人年年冬天都要遭这份罪。医院呼吸科门诊人满为患,他们中很多都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专家团队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新方——杏仁甘草方,让许多曾经饱受咳嗽之苦的患者重获健康。
李大爷今年65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已有十多年。每到换季和冬季,他就会反复发作,整夜咳嗽让他痛不欲生。以前一到晚上就坐都坐不住,咳得前胸后背都疼,家里人都不敢睡觉。有时候咳得太厉害,连说话都说不清楚。李大爷无奈地说。多年来,他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法,西药、中药、偏方都试过,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直到半年前,他在医生推荐下尝试了杏仁甘草方,情况才开始明显好转
这个被专家称为标本兼治的杏仁甘草方,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张教授解释说:杏仁甘草方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开发的新型中药复方。方中杏仁宣肺止咳,甘草清热化痰,两味药配伍后不仅能快速缓解症状,更能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苷具有显著的止咳化痰作用,而甘草中的甘草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最新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使用杏仁甘草方治疗的患者中,症状改善率达到85%以上。其中,超过60%的患者在用药一周内就出现明显好转,三个月后复发率显著降低。这一成果已在国际呼吸病学会议上引起广泛关注。来自全国多个医疗中心的临床观察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方案的有效性。
慢性支气管炎为什么这么难治?这与疾病的特点密切相关。它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病程迁延不愈。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高达1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北方地区,由于空气污染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患病率更高。
环境因素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空气污染、吸烟、职业暴露等都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调查显示,吸烟人群患病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3-4倍。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群中的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王医生在门诊中发现,很多患者往往只注重治标,忽视了根本原因的治疗。光靠止咳药、消炎药治标是不够的,关键要调节身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很多患者往往是症状缓解了就停药,结果没过多久又复发了。杏仁甘草方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研发的。

张阿姨是另一位受益者。今年58岁的她,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免疫力下降,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她说:我以前一感冒就会咳上一个多月,吃了好多药都不管用。特别是晚上睡觉时,只要一躺下就会咳个不停。用了杏仁甘草方后,不仅咳嗽好得快,而且这一年都没怎么犯过。最重要的是,这个方子温和,没有什么副作用。
专家提醒,虽然杏仁甘草方效果显著,但治疗仍需遵医嘱。每个人的病情不同,用药剂量和疗程都需要个性化调整。同时,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和护理同样重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专家总结出以下建议: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增强自身免疫力。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使呼吸道抵抗力减弱。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特别是脖子和胸背部位。可以适当戴围巾,穿保暖内衣,预防感冒。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气道炎症,影响治疗效果。二手烟同样有害,要尽量避免被动吸烟。
适度运动,以散步、太极等缓和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适度运动,可以提高肺功能。
保持室内通风,控制空气湿度在40%-60%之间。可以使用加湿器,但要注意及时清洗,防止滋生细菌。
饮食清淡,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果。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家团队还在持续优化杏仁甘草方的配方和用法。张教授表示:我们正在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我们也在探索将这一方案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的可能性。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摆脱疾病困扰,过上健康的生活。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杏仁甘草方的成功,正是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典范。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传统中药的作用机制,开发出更有效、更安全的新药,这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那些正在与慢性支气管炎抗争的患者来说,杏仁甘草方的出现无疑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专家也强调,治疗慢性病需要耐心,切勿期望一蹴而就。在坚持治疗的同时,规范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态同样重要。相信通过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的方法,慢性支气管炎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医学专家建议,生病时及时就医很重要,但在平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重要。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健康,从日常做起,将预防放在首位。在这个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时代,呵护好自己的呼吸系统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保障。毕竟,没有什么比健康的身体更值得我们珍惜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