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各层面对提升教学质量的呼声高涨。与此同时,教师们对于“被评价”比较敏感,教务处承担了较多压力,评价教学成为了急需突破的瓶颈。不同于科研评价通道的多元化,教学的评价往往缺乏抓手,以学生评教为主的单一评价方法也容易产生争议。
教学发展的机构主体上的责任是要去帮助一线的老师,让老师们教得更好,并最终让学生受益,让学生们能够学得更好。MATE评估的设计初衷即是突出课程级的课程教学评价,在帮助课程改进的同时,对原有单一的评价模式起到支撑和辅助的作用。
三个准绳
第一,MATE评估定位于促进评价,最大化地发挥评价的形成性作用。研发团队希望MATE能够支持持续的改进,特别强调把评价目标主要定位于促进教学发展。MATE评价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而是真正以评价为“镜”,让教师知晓教学中的得与失,帮助教师更好地建设课程。
( 图:教学评价内容的取向 )
第二,MATE评估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多元化诉求,灵活应用评价理论,搭建全方位的教学考察机制。MATE评估研发团队进行了大量文献研究,在MATE评估体系中纳入了多元的、公认有效的教学评价维度,并保持框架的开放性,倾向于将一些新的技术、维度纳入到教学有效性的混合评价框架。
( 图:教学质量保障/发展体系 )
( 图:多维度评价内容 )
第三,MATE评估推动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在传统教学评价制度中,出于个体经验与个人偏好的差异,以学生评教或专家评教为主体的模式受到很多质疑,存在很多局限性。
以专家评教为例,同行评议固然具有专业性,但存在人力限制的瓶颈。基数庞大的课程不可能只由同一组专家来进行评价,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评价数据中的各类差异。
MATE评估最核心的部分是让所有人能够去评说课程,合力形成最后的评价结果。MATE评估最后形成模型由“三元六维”组成。
“三元”是指三个核心评估主体,即教师、学生、同行。“六维”是指评估维度的六个方面——学生的满意度、学生学习成效、课程特质、学生特质、教师特质,以及最核心的教学行为。通过“三元六维”的评价系统,MATE评估从形成性的角度上,实质性地帮助教师进行课程与教学改进。
( 图:“三元六维”概念图 )
评估流程
现阶段,MATE评估是完全由教师自愿参与的、全程可视化的。教师、学生、同行共同参与对课程教学的评价。其中,同行评议主要根据教室自动录播的教学视频展开,教师可以清晰直接地看到同行对自己某个具体教学行为给予的实时建议反馈。平台可以监测到评估数据收集的进度以及数据最后生成报告的过程。
( 图:MATE评估流程图 )
MATE评估可以很直观地呈现出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对课程的定位中需要改进、调整的部分。针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差异,MATE评估采用心理量表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在认知过程表现出的学习策略。学生的深层学习做得越好,学习状态也越好;表层学习数据越高,需要“去应试”的成分也越高。老师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信息,获得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改进方案。
( 图:学生问卷 / 教师自评问卷 / 同行评议课堂观察表 )
在评估截止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课程层面与整个项目层级的两份报告,其中,“整个项目”是指一组课程的整体评估。报告之外,MATE评估还会提供报告解读的个性化咨询服务,在评价始终贯彻促进教学发展的评估理念。
( 左右滑动,查看评估反馈报告样例、课程特质、
教师特质、教学行为分析示意图 )
MATE评估现已纳入学校的主流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是对原有评估手段的扩充和补充。MATE评估可以支撑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工作,除了能够提供一份更丰富的教学评价报告,还可以提供与整个课程改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数据。
( 图:“教学有效性”综合评估指标 )
MATE评估研发团队坚信,如果教学评价有一天能够像科研评价那样丰富多元的时候,教师们对教学的重视才能有更切实的抓手,加速对教学的提升和发展。
责编:蒋清州
审核: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