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这是因为它建立在汉字独特的结构、笔画和书写程式上。放眼全世界,能欣赏到其美感的,无非就中、日、韩,再加上越南、新加坡这几个华夏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

不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至少有40个国家有创作和欣赏中国书法的组织、团体存在,他们主要由艺术爱好者和大学、博物馆、美术馆的专业人士组成。这些人普遍有着扎实的书法史知识,也能动手写上几笔。

而在这些人中,有一位大学教授格外厉害,他学识渊博,五体皆通,尤精于“瘦金体”。在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他在课堂上普及书法知识和现场书写“瘦金体”的视频,能看得出他功力深厚、笔法扎实,有网友直言“至少10亿国人不如他!”

这名教授名叫阿利斯特,是美国西蒙斯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学教授。据他自述,自己从小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少年时在博物馆看到了来自中国的书画作品,更是深深痴迷。自己平时喜欢临摹自学古人法帖,几十年如一日。尤其是对宋徽宗的《瘦金千字文》,更是临了不下千遍。

为了克服书写过程中的弊病,他不仅求教于华裔朋友,还专程来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结交了来自央美、国美、首师大和中书协的好友,这份虔诚和用心就已经胜过很多学书者了。阿利斯特作为一个外国人,与我们使用的文字完全不同,但他的“瘦金体”丝毫看不出来拉丁字母的影响。

这个视频火遍全网后,又引起了一场学“瘦金体”的热潮。这一字体源头是褚遂良、薛稷的楷书,学界认为《大字阴符经》可以看作是“瘦金发源”。宋徽宗吸收褚、薛笔法,进一步省略其肉、突出其骨,增加顿挫、锋芒效果,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的笔笔如刀、字字如剑的“瘦金体”。

赵孟頫称赞它:“天骨遒美,逸趣蔼然”。想写好瘦金体,有一定技巧。它瘦金体号称笔笔露锋,顿挫分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长锋勾线、瘦硬修长以及转折处富有的弹性笔画特色。因此在起笔时就要注意切笔。以长横为例,先顺锋切笔入纸,再笔尖轻轻提起,以中锋行进,写到笔画中后段时,再按压、顿笔,收笔干脆凌厉。

尖入钝出,长横、长竖、捺画以及撇画的起笔,都需要格外注意。“瘦金体”笔画极具装饰性,因此书写时要连贯自然,不要描。结字则内紧外松,有左右开张的气势。我们平时可以把《瘦金千字文》作为“日课”练习,临摹通透,这一字体也就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