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阳
秦岭路远,万水千山。
若从这条华夏龙脉往南走,就有一只巨大的碗,那是八百里伏牛山圈成的南阳盆地,盆很大,足以吸引我们的眼球,让人敬畏膜拜,进而叩谢苍天。
若是过卧龙岗再下来,从闫庄口再往南走,约四十里有一个陆营大镇,再往南,迎面就是英庄了。天之大,地得以生万物,万物得水为生,水利万物而不争,之谓善,而后兴,全在于道法自然。英庄聚沙河、华河、白河水之滋润,小巧犹如樱桃,雅致如吊兰。虽小,却是物产丰饶,人杰地灵,汇南北商业之交融,位置永远的那么恰巧,无一处不使人倾心。
二广高速公路斜穿小镇北头,车辆川流不息,郑渝高铁又并行而过。这里逢双集,人们在镇上穿梭,往来浮沉,互相打着招呼,比如:吃了没,弄啥嘞,那你过去,慢走,中中中。听腔,每个人都是名人,好像都认识;交流,每个人都又很普通,平凡没有什么两样。
河边田野之上,油菜花开,桃花芬芳,麦浪翻滚着收成,花生一行行,包谷一排排,连片的苗木果蔬基地上,是多是少?是肥是瘦?是高是矮?绿影、黄叶、房子、牛、羊、大树、人都随风。
沙河水踮了踮脚,洋溢清亮的飘带,将村庄分开又包围,有了前英庄、后英庄之分,虽然是分,但是是合。河东也罢,南屯也好,无论是贺庄,还是张庄、从庄、李高桥、赵营、橡子树,橡子树村属古村落。还有名字好听的东柳家泉、上柳家泉,都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部分,土地属于大自然的,他们就属于大自然。
三河一岗六分田,色彩搭配的大胆与精巧,处处有奇迹。村庄与村庄的连结,也是这样的吗?张三、李四、王五、赵麻子,可能是因为什么而都攀上了亲,又或者是十里八乡,谁还没几个亲戚,谁还不认识谁。乡村叫人都叫歪号,歪号比本名还响,比如:老黑庆,都知道他是吹喇叭的,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河水去哪儿?它自己的事自己知道,谁跟谁亲戚,大家都知道。
因为一条河,由此而产生出悲欢离合的人间烟火。潦河也就是沙河,从陆营过来,到这儿也岸高陡峭,只因为近年生态环境影响,水已干,只剩下骨架,但是没有什么人去在意这些。
岭岗在河岸上,是个神奇的所在,中原地区多坡地,地势平缓,一马平川,没有大起大落。岭上花开,十里长堤,人间醉美四月天,近水人家必有桃花,黄泥巴的墙,乌青的瓦在桃花里逼人眼睛,诗歌图画写意在岭上,蓝天蓝、杏花白、柳条青、落叶黄、雪纷飞。树大多是毛白杨,细麻流稀的,只长个子不长肉。叶子很是宽大,有那么一巴掌,脉络明显,是生命的轨迹。荆棘丛生里都是些疙疤草、黄花苗、甜茅草之类的野物,它们胡乱地长,闲了就长,累了就歇歇,等等时光,等等牛羊。庄稼地里都够忙活一辈子的了,岸边会有野菜,这些荠荠菜只有一些妇人去寻,巧手制作,包饺子或拌了面蒸,或者是焯水淋上小磨香油,浇上蒜汁而成美味儿。
今年卧龙区7月14日8时至15日8时平均降雨量127.5mm,英庄镇降雨量达366.5mm,沙河溃堤,受灾严重。面对持续强降雨等极端恶劣天气影响,岭岗村支部书记程志坚以其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破雨冲锋,在汛情一线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小镇为啥有个雄鹰路?一个村庄的前世,必须要知道,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要弄清楚这个问题,知道原因,这是一个来龙去脉寻找的自觉。
七百年前,元朝建立后,见这里的老鹰比较多,专门设立打捕鹰房,将岭岗桥头处封为民匠总管府提领官员驻地。民间称捕头儿为“鹰王”,马队弓箭手为“鹰队”,他们带上猎狗在沙河大作战,这里就称为鹰庄。明朝时期,山西大槐树下人口大迁移,到此形成许多姓氏村寨,比如:贾营、尹营、王塘庄、张旗营、高营、赵庄村、吕盘、南刘营、段寨、孙集、李湖等村落,又融入了苗、回、壮、瑶、布依、维吾尔等少数民族。
清朝时期,村庄设保,鹰庄就归为淯阳城、大庄镇、西南太山庙等保,清朝统治比较腐败,常常有买官卖官,民间又痛恨那些走狗,不能明说,就叫鹰犬。民怨多了,朝廷也知道原因了,表面安抚一下,改鹰庄为莺庄,意为黄莺鸣歌,沙河燕舞的美意。至民国时候,英才辈出,就又改为英庄,民国二十五年,划为瓦店区英庄乡,一九四九年设立英庄区,一九五八年设立英庄公社,一九八四年为英庄乡,一九九九年为英庄镇,一直至今。
上溯到唐宋时期,这里是官道,舟乘南下,两岸就有靠水吃水的营生。拉纤、茶铺、商人落脚的客店、油行、花衣庄、船上用的缆绳,檀木,瓦罐,竹器,专门介绍纤夫吃码头饭的利人等等。两汉时期,属淯阳县,铁器手工业发达,专门制作农业犁、耙、菜刀、镖车铁环、上马掌等等,三国时期,刘备驻守新野,就请诸葛亮出山过此,常在白河边训练军士,视察地形,帆船林立,民风淳朴,粮仓囤积荣辱。溯流而上至春秋战国时候,烽火狼烟,小国林立,这里又攻来抢去。两千多年前,楚风兴盛,不得不说一个人,此人叫百里奚。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知道南阳一岗出两相,岗是卧龙岗,两相就是百里奚和诸葛亮,相传百里奚生活在英庄。
南屯“瓦片台”遗址处,地表散落有较多汉代时期砖块、盆、罐、瓦片(筒瓦、板瓦等)。从断崖能清晰看到文化层的堆积,文化层的堆积厚度约为1-2米左右。堆积较为丰富。楚风汉韵在这里澎湃,如果这些还太近的话,往上约六七千年前,这里活跃着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沿河狩猎,凿石堆层,留下遗址让我们得以惊叹,遗址位于英庄镇后英庄村北,新石器时代,面积约2.25平方米,文化城厚1.4米。地表散存有陶片,其中有圆锥形鼎足、罐、壶、盆等陶器残片和石斧、是一处仰韶文化遗址。小小的英庄,在一万年以前,林木茂盛,飞禽走兽,吸引了中原智人到此,这不能不说英庄没有文化底蕴,从古至今,延绵不绝,这些必须是要知道的,因为身为英庄人,这是骨子里的骄傲和自信。
胡营是省文物保护单位,胡营是以胡姓始迁加军屯命名。元朝的探马赤军在此屯聚、牧养,驻军之处就形成了营,军屯越多,形成“营”字名村就越多。有几个村落比较特殊,橡子树村是同治年间村民在此筑寨,共有四个寨门,村寨南门内有橡子树一株,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树木高大挺拔,村因树得名橡子树村。刘冢村是明朝末年,刘氏先祖刘璋避难于此,定居土冢之旁,故名刘冢。南刘营村是明朝刘其龙、刘其凤兄弟二人由江西省南昌府迁来此地,刘其凤定居雷店,雷姓绝嗣,更名刘营,民国时为区别西刘营,故名南刘营。李湖村是明太祖参将李昭曾驻军南阳,其子孙建村于此,西临灌溉工程牛角陂,故得村名李湖。南屯历史悠久,东汉初年,光武帝太中大夫张纯将兵屯田于此地,今南北并列三村合称屯里,此村在南,故名南屯。官寺村古名兴隆镇,清代称大庄镇,又名官司街,解放后称官寺街村,简称官寺村,沿用至今。
从天空看,英庄像个背着行囊的道人,笑着奔跑。似乎听见在唱:“道可道,非常道,这里的道,天知道,地知道。”地势形成的自然之道,变成人们的追寻之道,中原道教文化色彩浓厚,蕴含着朴实的哲理,以及天人合一的禅意,糅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李耳集先贤智慧之大成创立道家,认为大道无为,道法自然。道教是中国五大教中唯一本土教,分南宗和北宗。
贾营祖师爷庙就属于南宗,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院内有一通古碑,上刻:“《重修贾营祖师庙》康熙六十一年季冬吉日立。”为什么选址在贾营呢?源于白河,古时贸易一般走水路,航船业发达,贾营处于白河半月形怀抱之中,适宜歇脚或转运,南下荆襄,北上宛洛,地利位置显要。水路发达,免不了有匪患,商人多求财,就有祈求神明保佑。靠水吃水,贾家户多富庶,每年农历十月十五,都要举办“三观庙会”,以纪念尧舜禹三位古代贤明帝王。特别是大禹,禹王治水,以镇水患,也是祈求水路平安,时有大儒贾万春发起,商人捐款,建立道庙,就有山门、大门、二门、正殿及厢房等建筑,正殿为重檐式,飞鸟来鸣,庄严肃穆,厢房雕工秀丽,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庙内供奉有祖师雕像及其他雕像多尊,专门供人祭祀膜拜。
英庄玉皇庙村位于白河西岸,明清以前,此处水陆交冲,过往行人复杂,社会秩序混乱,明朝设立巡检司,以治航行安全,为满足官民祈祷需要,设立玉皇庙 。玉皇大帝乃中国世俗心目中最大天神,源自上古时期对天崇拜,唐宋时期被道教供奉。传说,玉皇庙正殿三间,配东西厢房,硬山筒瓦箍头脊,五小兽,彻上明造,四架梁,明间为四抹直棂隔扇四扇,次间为坎墙二 抹直棂隔扇窗各四扇,方砖墁地,前出垂带式石 阶三级,门匾书写“凌霄宝殿”。
宝殿内中间供奉玉皇爷像,东有太上老君、托塔天王、持国天王神像,西有太白金星、多闻天王、广目天王神像。据说,当时玉皇庙占地20余亩,有前后两处大殿。前殿供奉玉皇爷像,其左右各有文武大臣供像六尊,殿前站班的是袁天罡、李淳风;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三间廊房。玉皇庙有两道门,二门朝西有关爷庙,供奉关爷、周仓像;关爷庙外有土地庙。二门朝东有三间娘娘庙。玉皇庙东南方向有一处高约丈八的戏楼,戏楼旁有观音菩萨庙,其门朝北,内供三尊菩萨像。每逢阴历三月十八日玉皇爷过生,玉皇庙村“凌霄宝殿”这里就会唱大戏,历时三、四天,吸引周边很多群众前来欣赏。
英庄有过高中,后来并到八中和石桥中学。百乐惠生活购物广场、万兴隆、好日子超市去逛逛,雄鹰路领航科技文化产业园,似与圣贤相识,从此迷茫不在。广场上文化站站长郝文君英姿飒飒,打起鼓来,激情四射,大妈们广场舞也有节奏,身心带精神。作为英庄镇的宣传大使,郝文君积极宣讲家乡变化,深入乡村用镜头记录村貌村颜,她用活力和甜美气质彰显了小镇的风采,五星支部建设活动有序开展。活动室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旭慧用剪纸传承中华文化,一刀一剪,剪出大美山河。赵旭慧师从陆营镇吕登阁老师,吕登阁是南阳市非遗传承人,以剪纸这一独特的手法,引领生活审美。赵旭慧不断钻研,多次参加卧龙岗非遗活动,多次获奖,现在英庄二中任教美术,带领学生继续剪纸艺术的传承。村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器材都有,随意锻炼身体,一中、二中、小学书声琅琅,广播上正在唱:“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英庄镇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设立各种文化墙,环卫工人和志愿者辛勤劳动。在原生态的小镇上,远离城市的喧嚣,又与城市接轨,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镇小庙盛,庙小香高,人在道中,道在人心,一方气运,一方灵韵。
作者简介:熊向阳,笔名向阳花开,艺名向云端,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出版个人音乐专辑《静静的沙河》,代表作《静静的沙河》《梦中的故乡》《沙河汤汤》《心灵秘境》《更好的活着》《故乡在远方的远方》等音乐著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特聘作家,《中国乡村》杂志现代诗编审,《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大豫文学出书网》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集《故乡本草》《故乡风物》《故乡春秋》长篇儿童文学《生态岛》《冒险岛》《漂流岛》长篇小说《青春在场》《夜太奇》长篇小说《心灵秘境》获2023年襄阳市文联重点文艺扶持项目,散文《云上岘山》获第四届石花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奖,散文《荆楚江山图》湖北文旅“五个一”作品征集入围奖,诗词襄阳金牌推荐官,中国新闻图片网签约摄影师,作品《生态古城》获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影像中国”影像大赛人气奖,多篇文章入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