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中国七大河流之一。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内蒙古高原南缘,地跨京、津、冀、晋、鲁、豫、辽、内蒙古八省区,流域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3%。
海河,古时统称“九河”,宋朝时,海河干流为界河下游段,金、元时改称直沽河、大沽河。海河这个名字始见于明末。直到清代,直沽河等名称才逐渐被海河这个名字所取代。
海河干流又称沽河,起自天津市金钢桥,到大沽口入渤海湾,全长76公里。其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气温较高且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宜人,整体四季分明。
海河流域处于华北陆台的一部分,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伴有岩浆侵入。西部是山西高原和太行山区,北部是内蒙古高原和燕山山区,东部和东南部为辽阔平原。这种复杂的地质构造为海河的形成提供了地形基础。
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太行山、燕山等地的降水逐渐形成一些小型溪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溪流不断汇聚、侵蚀,逐渐形成较大的河流。
在地质历史时期,海河流域的水系不断发育和演变。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北运河、南运河等河流逐渐形成各自的河道,并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流动。
海河水系的形成除上述原因外,还与人类活动有重要联系。隋大业元年至六年(公元605~610年),在旧河道基础上,先后修建了通济渠、永济渠及江南运河,打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东南达余抗(今杭州),东北抵涿郡(今北京市)的隋代大运河。使东汉末期形成的海河水系又与人工河道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海河各支流在天津附近入海的形势长期固定下来。
海河由海河干流和上游的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支流共同组成,其中,南运河是海河最长的支流。海河水系呈扇形分布,各支流像一把巨扇铺在华北平原上。
– 北运河:海河的支流之一,位于海河流域北部,其上游为温榆河。北运河从通州北关闸蜿蜒向南,于天津三岔口汇入海河,河段纵比降约0.17%,曾称沽水、潞水、白河,至明代多称运粮河,清雍正四年(1726)改称北运河。
– 永定河: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位于京津冀地区,是河北系的最大河流。永定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水含沙量大,因此有“小黄河”“浑河”之称。下游河道因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而且迁徙不定,故旧称“无定河”。
– 大清河:位于海河流域的中部,西起太行山区,东至渤海湾,北界永定河,南临子牙河,流域面积4.31万平方公里。大清河上游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为白沟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南拒马河、北拒马河、小清河、琉璃河、中易水、北易水等;南支为赵王河水系,主要支流有瀑河、漕河、府河、唐河、潴龙河等,均注入白洋淀。
– 子牙河:位于大清、漳卫等水系之间,原为天然河道,纵贯冀中平原,乃海河的五大支流之一。其上游北支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泰戏山,南支滏阳河,发源于邯郸地区峰峰矿区黑龙洞。自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滹沱河与滏阳河汇流于献县藏桥后,河道正式形成,始称子牙河,大城县境内的子牙河亦有盐河、沿河及下西河之称。
– 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承担着重要的漕运功能。如今,南运河已成为一条重要的行洪排涝河道,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旅游和生态价值。
海河流域内的土壤主要有黄土、栗钙土、灰褐土、棕壤、潮土、盐碱土等。植被类型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草原等,还有大量的农作物和果树。
在古代,海河及其支流是重要的交通通道,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同时,人们也开始对海河进行一定程度的治理,如修筑堤防、开挖运河等,以防止水患和便于航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海河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海河水质恶化;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影响了河流的补给;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农业开发改变了河流的流域生态环境。
海河水系历史上水患频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施了“根治海河工程”,一定程度上治理了水患。此外,海河流域还是中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之一,有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以及众多大中城市,在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