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 · 

名堂


MEI·Mingtang

零距离,名家大咖

零时差,直击现场

媒·名堂//第二十九期

贺麦晓:中国网络文学及其保存难题

媒 · 

媒·名堂 | 贺麦晓:中国网络文学及其保存难题

名堂

2024年10月26日下午,美国圣母大学东亚语文系中国文学教授、刘氏亚洲研究院院长、著名汉学家贺麦晓(Michel Hockx)主讲了题为《中国网络文学及其保存难题》的讲座,并与中央民族大学讲师李强对谈。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讲习所副所长邵燕君主持。
邵燕君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贺麦晓老师

邵燕君老师称贺麦晓老师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老朋友”。贺麦晓老师的研究领域涵盖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群体及其出版物与社会实践与中国网络文学,是最早一批关注中国网络文学且持续追踪其发展的海外学者。贺麦晓老师的研究著作《中国网络文学》(Internet Literature in China)深入“中国网络文学”这一主题,并从出版制度出发,探究网络时代的出版环境及其与网络文学的动态联系,对于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尤其是出版机制、早期网络文学历史及海外网络文学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贺麦晓老师曾数次来访北大,北京大学网络文学论坛创作研究组的创作实践活动也受到贺麦晓老师资助得以蓬勃发展,为此,创作研究组专门设立了“小麦创作奖”以表彰在原创活动中的优秀作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环境的变化,许多早期的网络文学作品及史料都面临着难以保存与找寻的难题。贺麦晓老师以三个有关网络文学作品与史料保存的鲜活案例为切入口,深入这一复杂且紧迫的问题。

第一个例子是通常被追认为第一部多媒体网络小说的《晃动的生活》(黑可可著)。虽然保有纸质出版留存,但其原始的多媒体形式在今天只余下一个短短的视频片段。贺麦晓老师由此关注到的中国网络文学史料保存问题的困境:一方面是文学史对于此前作品的追认与定位,另一方面却是文学史中的作品已经无法被看到。在保留网络文学是否需要保存的争议之外,贺麦晓老师的研究团队从2010年由梅红所编写的《网络文学》出发,尝试寻找这本书中提到的175部早期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令人遗憾的是,只有少数作品能够在互联网上找到原始版本,许多作品已经消失,或是只能找到纸质版本。借此,贺麦晓老师提出对于当前学术写作规范的建议,仅仅附上网址不能避免其失效的可能,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自己做好保存,建立一个保存完整原始内容的网络档案库。

贺麦晓老师介绍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贺麦晓老师对以起点中文网为代表的平台能够建立较为完整的数据库,并保存了相当部分的类型小说做出了肯定。由此也浮现出了关于网络文学保存的问题:在网络上保存得最好的,是那些传统意义上认为最没有文学价值的作品,而更具实验性、先锋性的作品却已经难觅踪影。

最后,贺麦晓老师展示了极具先锋实验色彩的黑蓝网的相关史料。在最为活跃的时期,黑蓝网在其网刊、论坛内部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文学场”,拥有自己的作品、评奖、访谈等完整体系。拥有先锋派典型特点的黑蓝网无法依靠官方机构,或如起点中文网似的商业网站为其提供保存的力量,许多内容也已不存,可始终辗转在微信公众号、播客等平台坚持自己的文学实验。在网站之外,他对曾经在黑蓝网内部的获奖作家,例如范静(集集潘、童末)与王自堃(不有)的后续写作状况,以及其代表作《悬巢》《人面鱼》的保存情况,都进行了深入的跟踪调查。

回顾相关史料,贺麦晓老师总结道,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找得到与找不到的原始作品和史料;另一方面对于找得到的作品和史料,使用不同的方法与视角依然可以进行各种各样有价值、有趣的研究探索。

李强回应贺麦晓老师

中央民族大学的李强对贺麦晓老师内容充实的讲座做出了三点回应:一是对保存问题更深的理论性理解。李强提出,我们认为什么是网络文学,才会想到在什么样的视角下去保存它。从当代文学史的坐标看,以黑蓝网为代表的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学民间的文学社团中的一支,是先锋文学的延续,而以起点网文为代表的类型小说属于另一个故事的、通俗的脉络。保存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不同的群体创造了不同的文学,所有的史料问题最终是一个关于人的历史创造性的问题:我们想要记住什么?网文史的研究应该尽量回到历史现场,警惕“幸存者偏差”。因为缺失网络史料,人们只能依托于实体书进行研究,但这些实体书只是记录了当时编选者对“网络文学”的理解,不一定反映网络文学内在的运转逻辑。二是有关保存的技术问题。,李强认为贺麦晓老师二十年前的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在技术保存方面就给了我们很多方法示范。贺麦晓老师访谈陈村老师等历史见证者,做口述史,通过互联网资料馆的时光机(Wayback machine),拿到网络文学现场的一手资料。北大网络文学研究团队受到了贺麦晓老师的启发,多年来做访谈,挖掘、梳理史料,已有数百万字积累,即将出版。三是在视野方面,贺麦晓老师的讲座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更广阔的理解网络文学的视野,他对文学制度、文学先锋性、超文本等问题的看法,值得我们思考。

接下来,北京大学网络文学论坛创作研究组负责人李皓颖向贺麦晓老师报告了相关工作,介绍了在贺麦晓老师资助和帮助下,历年“小麦奖”作品的创作与评选情况,并向贺麦晓老师赠送了历年获奖作品集及相关明信片制品。
李皓颖向贺麦晓老师赠礼
赠书仪式结束后,在场同学踊跃提问,就网络的社区性对网络类型小说与先锋文学的不同影响、网络评论的保存、耽美小说在国外的流行状况等等问题进行交流,贺麦晓老师一一作出回应,在场同学收获颇丰。
讲座现场,同学们踊跃提问

讲座的最后,邵燕君老师与贺麦晓老师交流了对网络文学史写作的相关建议,贺麦晓提出,一是应当给予“文学”予宽容的定义,先不要定义“文学”“主流”,而是充分了解整个文学现象;二是不仅仅要介绍文本,同时还要介绍文本产生的语境;三是不要忘记对网络技术发展的关注;四是不要忘记国外的中文网络文学、先锋实验性等文学,它们始终在网络文学研究的视野之中。

邵燕君老师与贺麦晓老师交流

      邵燕君老师对贺麦晓老师的建议表示感谢。她提到,中国网络文学是文学生产在网络时代的一个奇观,其背后关涉着生产机制、文学场以及时代意识等诸多问题,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探索,仍应继续。

讲座合影留念

文字/秦雨洁

图片/陈晓彤

排版/马安妮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