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钧瓷艺术特征

宋代瓷器的发展可以说是瓷器的全盛时期,无论是造型、装饰以及釉色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可谓古代陶瓷工艺的最高峰。但随着东北境外的游牧民族日益强大,女真族最终于1115年建立金国,并成为威胁北宋朝安危的一支强大力量。靖康之变,金朝南下攻陷北宋首都,迫使宋廷南迁临安。

由于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宋代高度发达陶瓷业没有引起金朝统治阶级的足够重视,北方一些官办窑场被冷落,许多优秀窑工或跟随宋庭南迁,或流入民间成为民间制瓷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为拥有辽、宋时期较为发达的制瓷业基础,金代时期钧瓷烧制尚未停滞,并沿袭了北宋时期的钧瓷风格。但失去了宫廷的支持和官方的统一管理,金代钧瓷除少数精品外,无论是原材料把关还是制作工艺都比宋代明显逊色。

综合部分专业书籍描述和部分知名博物馆展示实物,不难发现,金代钧瓷主要以满足民间需求为主,所以多是常见的碗、盆、罐、碟之类的日常用品。这些钧瓷窑变色彩不及宋钧自然,其釉彩流动性小,与宋钧窑变神奇美妙、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形成鲜明对比,成为金代钧瓷色釉变斑一大特点;而且这些钧瓷大多胎质粗松,胎质有点泛黄,产品也不太规整,制坯过程较为随性、不多加修饰、不够精细,远没有宋代钧瓷之精美。

但从金代钧瓷的成就来看,它打破了宋钧官窑的“御用界律”,从贵为祭天、御用的王室代言、权力尊严的象征,走向了民间,这是钧瓷的再一次重返社会,也为今天的钧瓷多元化发展开创了先河。钧瓷烧制技艺和优秀窑工走向民间的同时,北宋时期所形成的钧瓷热依旧影响深远,这也激起广大窑工从业的积极性,进而扩展了钧窑的发展范围,为后期庞大的钧窑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金代钧瓷代表作品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金

高7.2厘米,口径7.9厘米,足距5厘米。

炉圆口,折沿,直颈,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蓝色釉,里施半釉,外壁满釉。口部边缘釉薄处呈酱黄色。

钧窑天蓝釉板沿单柄洗,金

高7.3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6.7厘米。

洗长圆形,敞口,深腹内敛,卧足。口沿一侧伸出花瓣形折沿,沿下有一环形柄。通体施天蓝釉,釉质凝厚滋润。卧足边缘有3个支钉痕。

扳沿洗流行于金元时期,钧窑、

龙泉窑

、耀州窑等均有烧造。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金

高4.9厘米,口径6.1厘米,足距3.5厘米。

炉唇口出沿,短颈,鼓腹,腹下渐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后配铜盖。通体施天蓝色釉,足上施酱釉。

钧窑天蓝釉碗,金

高8.2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5.7厘米。

碗敛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天蓝色釉,足底无釉。

钧窑天蓝釉三足筒式炉,金

高20厘米,口

26厘米,底径14.5厘米。

炉直口,深腹折底,宽圈足。折底处有三处露胎痕,呈长条状,原为三足,后磨去。里、外通体施天蓝色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现象。口沿、足边处呈酱色。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双耳葫芦瓶,金

高15.8厘米,口径2.8厘米,足径5厘米。

瓶呈葫芦形。小口,束颈,圆腹,圈足,颈置双环耳。通体施天蓝色釉,颈肩处饰数条淡紫红色斑块。圈足端不施釉,呈褐色。

此瓶胎体厚重,胎质坚致,釉质莹润。釉面所饰流淌状的斑块似天际的晚霞,颇为绚丽。

钧窑月白釉梅瓶,金

高29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7.5厘米。

瓶唇口,短颈,丰肩,弧腹,腹下渐敛,圈足。通体施月白色釉,近足处无釉。

梅瓶初盛酒用具,明清时期也用作陈设用器。陶瓷梅瓶始见于唐代,宋代以后开始流行。此件梅瓶形态饱满,釉厚而润泽,堪称钧窑瓷器中的精品。

钧窑天蓝釉鸡心盖罐,金

通高9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4.8厘米。

罐敛口,鼓腹,圈足。状如鸡心,故名“鸡心罐”。附平顶圆盖,盖顶置圆钮。外施天蓝色釉,边缘釉薄处呈酱黄色。外底不施釉。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金

高4.1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2.9厘米。

碗口微敛,深弧腹,圈足。胎呈褐色,质地坚致。里、外施天蓝色釉,上有紫红斑,匀净光润。口沿呈浅黄色。外底不施釉,圈足端涂褐色护胎釉。

北方中原地区的民间钧窑系产品中,时常会在蓝色底釉上涂抹紫红色斑块。紫红斑系氧化亚铜胶体粒子的呈色,这些釉斑的形状不定,没有规律,融合在底釉中,如同窑变效果。

钧窑月白釉花瓣洗,金

高7.5厘米,口径18.5厘米,底径11厘米,1980年嵩县城关镇北街砖厂出土。体呈莲花花瓣式,尖唇,瓣片较深,口部微敛,圆曲腹稍外鼓,平底。通体施月白釉,满釉支烧,底部有五个支烧痕。釉面有细小的棕眼。釉层略薄,流动感较强,口沿和花瓣凸棱处釉层最薄,略露胎色,洗内底积釉较厚。

资料来源:各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