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孔子在世时,还没有儒家、道家之说,也不存在儒道之争,孔子还数度问“礼”与老子。想不到他们的后学者会因为他们的学说发生旷日持久的“争鸣”。儒家后学孟子为尊者讳,不批老子,而批杨朱之学,而庄子不像孟子那么客气,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孔子:所谓的圣人,不过是大盗的帮凶而已。

孔子

齐国的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

齐国的开国之君是周武王的岳父、国师姜子牙。姜子牙的治国之道是招贤纳士,崇尚功名,依法治国,这是齐国自始至终贯彻的治国方略。值得一提的是,在以血缘关系“封建国家,以藩屏周”的西周时期,姜子牙没有按照“周礼”亲亲尊尊的那一套任人唯亲的礼法,而是采用了任人唯贤的人才思想,这也是齐国一直强大的原因之一。

稷下学宫

“田氏代齐”后,齐国的大政方针基本不变。但田氏的江山是取代姜氏而获得的,它需要为其合理性寻求法理依据,以巩固统治地位。于是天下第一所公立大学“稷下学宫”应运而生,学宫以黄老之学为主导。一是因为这与姜齐政权的治国理念不冲突,二是因为黄帝是田氏的先祖,二是姜氏为炎帝的苗裔,皇帝取代炎帝就是田氏代替姜氏的法理。而老子是田氏的老乡,由此,黄老之学始兴。

相比于姜齐政权,田氏政权更具有开放性,稷下学宫的办学方针很明确:开门办学,任人唯贤,各家学说不予限制,成就出色的“稷下先生”,可以享受上大夫待遇,仅在齐宣王时期,就赐封76人为上大夫尊号。由于学术氛围开放,言论自由,天下学人聚集于齐国,形成了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局面,学宫兴盛时期,曾汇聚天下贤士千人左右,容纳了被后世称之为道、儒、法、名、兵、农、阴阳、纵横等流派名师,其中就有孟子,跟孟子唱反调的后学荀子,曾在稷下学宫担任了三次祭酒(校长)之职。

孟子

由此可见,在以黄老之学为主导的稷下学宫,孟子、荀子不受道家思想影响是不现实的。孟子义孔学正统自诩,但他的天道、自然、养生之说,比如“诚者天之道“说”、人性自然说、本心说、不动心、存心、养心说,均得益于道家的道论、心性论以及心气论,因此荀子批评他不是孔子的嫡传。当然,到了宋儒时期,他们又批荀子沾染道家思想。

稷下学宫把学术争鸣推向高峰,为中国思想文化史树立了一座最蔚为壮观的丰碑,开创了百家争鸣的一代新风。在稷下学宫存在的150年里,学术论辩从没停止过,这个时期的论辩不限于汉儒们划分的流派外部,同时“本家本门”之间也相互诘难。比如荀子的《非十二子》中批评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孟子批道与庄子批孔

虽然荀子批评孟子打着孔子的旗号,兜售自己的私货。但并不影响孟子学术的“正统性”。孟子为了维护孔子学说,对他之前的“显学”逐一进行过批判。当时的显学,按孟子的说法是:“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但是他对杨、墨两家学说的态度很坚决:“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孟子把礼崩乐坏的责任推到杨朱、墨子身上,他认为“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孟子的意思是说,杨墨学说不灭亡,孔子之道就不能得到弘扬。

庄子

庄子也曾对诸子进行过逐个点评,尤其对孔子点评最多,在《庄子》一书中,同时涉及到老子跟孔子的就有8处之多,涉及孔子跟弟子对话的场景则更多。涉及孔子处,有赞扬有同情也有惋惜,但更多的是嬉笑讽刺,毫不“为尊者讳”。

庄子反对孔子对功名利禄的追逐,说孔子是“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即只为功名,沽名钓誉。当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吃不喝快被饿死。庄子直斥孔子求名声闻达于天下,以至于受困,几遭杀身之祸!

庄子更反对孔子对仁义道德的执着,庄子直截了当地要他“循道而趋”,“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庄子说:你说的那些仁啊义啊的,其实就是一个农家看护菜园的草棚子,只能偶尔地躲避一下风雨,岂能当正房长期住下去?

老子

在庄子看来,孔子也是老子弟子,本家之争,又何必客气呢?

其实,老孔之学同源而异流,无非是侧重点不同,发力方向不同。比如老子的根本思想是“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孔子则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与老子思想一致。孔子还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