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动静交相养赋》并非米芾本人所作,而是他书写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篇同名散文。这篇赋文体现了白居易对于动静相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哲学思考。以下是对米芾所书《动静交相养赋》的详细解读:
一、作品背景
作者 :白居易(唐代诗人)
书写者 :米芾(北宋书法家)
创作时间 :白居易的原文创作时间不详,而米芾书写此赋的时间为崇宁三年(1104年)。
《动静交相养赋》主要阐述了天地万物动静相生的道理,以及人在世间应如何把握动静之道,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文中指出,天地有常道,万物有常性,道不可终静,需以动济之;性不可终动,需以静济之。动静相养,则两全而交利;不养则两伤而交病。
动静相生 :文中通过天文、岁功等现象,说明了日明月晦、阳进阴退等自然现象中的动静交替,强调了动静相生的自然规律。
动静相养 :动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交替,也是人身心修养的重要法则。动可以养静,静可以制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圣人之道 :圣人能够取法于天地自然,通过动静相养来修身养性,达到“智养恬”、“蒙养正”的境界。
人生哲理 :文中还通过比喻和象征,阐述了人在世间应如何把握动静之道,以应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指出人应像尺蠖一样,在屈伸之间找到平衡;应像匏瓜一样,在系与不系之间顺应时势。
米芾作为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风格独特,笔势奔放,结构严谨。他书写《动静交相养赋》时,定是将自己的书法造诣与白居易的文学才华完美融合,使得这篇赋文不仅内容深刻,而且书法艺术价值极高。
米芾所书的《动静交相养赋》不仅是一篇具有深刻哲理的文学作品,也是一件珍贵的书法作品。它通过对动静相生的自然现象的描绘和阐释,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人生中保持身心的和谐与平衡。同时,米芾的书法艺术也为这篇赋文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和魅力。
人物介绍:
米芾 北宋书法家、画家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世居太原(今属山西),幼年随父徙居襄阳(今属湖北),自号海岳外史。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 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所书《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是“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特别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