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神经阻滞-体表标志
面部神经阻滞是一种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神经干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滞神经末梢传入或传出冲动,使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的一种技术。
主要优点在于用药少,注射次数少,麻醉效果优良,不引起术区肿胀,且利于伤口愈合,便于术中观察手术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面部神经阻滞定位:
1.眶上神经:从眶上孔/眶上切迹浅出,分布到额顶部,支配部分上眼睑、前额和头皮前部的感觉。眶上孔/眶上切迹一般距中线约2.7cm,为神经阻滞点。
2.滑车上神经:经滑车上方约为眉头处,距中线约1.7cm处浅出,其浅出后迅速至额肌浅面皮下脂肪深面。支配部分上眼睑、前额和头皮前部的感觉。
3.鼻背神经:分布于鼻背和鼻尖的皮肤,鼻中线旁开0.5~1.0cm的鼻骨与侧鼻软骨交界处是鼻背神经的阻滞点。
4.眶下神经:经眶下孔出眶后发出多个分支(上唇支、鼻外侧支、下睑支),神经阻滞点→眶下孔,其与眶上神经和颏神经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在眶下缘下部0.6~0.8cm处。

5.颧面神经:经颧面孔到达面部,颧面孔最常出现于眶外下方,距眶外下缘0.7~1.0cm。阻滞该神经可出现外眦、颧弓以下颧骨体部三角形区域的局部麻醉效果。

6.颏神经:自颏孔穿出后,分布于颏部及下唇的皮肤和黏膜。颏孔位于在第二前磨牙正下方、下颌骨的上下缘中央,距正中线2.5-3cm。(中线外第四颗牙的垂线与下唇-颏位置中点水平线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