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九边,又称九镇、明朝九边,是明朝为抵御蒙古及女真势力在长城沿线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由东往西依次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太原镇)、延绥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陕西镇)、甘肃镇,嘉靖二十一(1542年)后随着防务加重,明朝又在九边母体上析置众多新镇,九边重镇是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下面就为大家依次介绍。
辽东镇
明朝建立以后,蒙古残余势力仍在西北、东北进行顽强反抗,图谋恢复,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明朝开始在东北地区屯兵筑城。正统七年(1442年)及成化五年(1469年),先后建立了边堡,修筑了长城,建立了由山海关至辽东都指挥使司的驿站。继而建立了屯田、冶铁及煮盐等制度,以供军需;并委派总兵守辽东镇,使广大辽东地区形成一个完整的陆海防御体系。
辽东镇总兵初驻广宁(今辽宁北镇市),隆庆后冬季驻东宁卫(今辽宁辽阳市)。管辖的长城东起丹东市鸭绿江畔,西至山海关,全长970余公里。
其中,辽阳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是副总兵和巡按等的驻地;广宁为都指挥使分司,是巡抚及总兵驻地;因而建立了两座防御性的镇城,都指挥使司下设东、西、南、北、中五路屯兵,计有一百二十七所,所下设堡城一百零七座。
辽东总兵代表人物:李如松
蓟州镇
蓟州镇设置的目的主要是牵制九边其他边镇及京营,起到防备叛乱的作用。同时,考虑到其余边镇一字拉长,戍守防线长达数千公里,兵员分散,因此设置蓟镇以为抵御蒙古入侵的预备防线,与京营起到相互照应的作用。
蓟州镇总兵初驻桃林口,后移迁安寺子峪(也称狮子峪),天顺年又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境内)。管辖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全长880余公里。
蓟州镇由塞外越边而入的河流甚多,形成关隘密集,大小隘口一百九十余处,重要的关隘也有四十余处,历来兵家必争的险关要塞,至少有东部的山海关,中部的喜峰口、潘家口,西部的古北口、居庸关。而在沿边九镇中,蓟州镇也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官兵员额,马匹数量皆居九镇之首。蓟镇旧设总兵官一人,协守副总兵三人,参将十二人,游击将军六人,游击十人,守备、坐营官各八人,中军官一人,提调二十六人,此外,山东、河南二镇还配备领蓟镇都司四人,定期率本地士卒到蓟镇戍边。
整个明朝二百多年,北边烽警年年皆有,尤其是北撤大宁弃开平,西弃哈密丢河套之后,几乎没有安枕之日。蓟州镇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北三个方面包围着京城。号称京师西大门的居庸关距京城只有五十余公里,有京城铁门之称的古北口也只有百余公里,蓟镇有险,则京城震悚,蓟镇稳固则京城无虞。危及明政权命运的重大事变和战争:“土木之变”、“京城保卫战”、“庚戍之变”、“潘家口之战”、“洪山口之战”、“昌平之战”、“引清军入关”,除了土木之变外,全发生在蓟镇,可见蓟镇之戍牵动全局。
蓟州总兵代表人物:戚继光
宣府镇
明成祖刚刚登基时,无力像后来那样出塞北征,在对蒙古贵族采取怀柔政策的同时,加强边地防务,于是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宣化府设置总兵官,始称宣府镇,后来迁都北京后,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
宣府总兵驻宣府卫(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管辖的长城东起慕田峪,西至西阳河,全长510多公里。长城自四海冶所开始分为内外两道,外长城称为“边墙”,内长城称为“次墙”,宣府镇所辖的长城就是外长城东段。
宣府镇长城分为六路,设镇守宣府总兵官一人,协守副总兵一人,分守参将七人,游击将军三人,坐营中军官二人,守备三十一人,领班备御二人,合计,边墩一千二百七十四座,冲口一百九十二处。明朝在土木之变后,对宣府镇非常重视,历代都对宣府镇长城进行过修筑,即使是崇祯年间也不例外。
宣府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著名的“土木之变”就发生于此,明英宗大军全军覆没,自己也被瓦剌所俘虏,让明朝由盛转衰,之后明英宗复辟后更是对内收缩,使得防御空间进一步收缩,丧失了主动权。
宣府总兵代表人物:马芳
大同镇
明洪武二年(1369)左副将军常遇春攻取大同,永乐七年(1409)置大同镇,设镇守总兵官,大同镇防卫山西的北部,在地形上好似蒙古高原向南突出的部分,对于北京附近的华北平原,有居高临下之势在战略上十分重要。
大同总兵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管辖的长城东起镇口台,西至鸦角山,全长330多公里。
大同总镇的辖区,计有72座城堡,827个边墩和813个火路墩,长城主要建于嘉靖年间,将如今整个晋北地区的朔州市和大同市全部包括,构成了世界上少有的综合立体军事防御体系,设镇守大同总兵官一人,驻大同镇城。协守副总兵一人,分守参将九人,游击将军二人,入卫游击四人,坐营中军官二人,守备三十九人。
大同镇北扦胡虏以控带幽燕,南总三关以招徕晋魏,翼卫寝,屏神京,在明世宗时期,明朝彻底丢失了河套地区后,边防压力更是巨大无比,为了防御北方蒙古,大同长城开始大规模修建直至神宗年间,有“金城汤池”之美喻。
大同总兵代表人物:姜瓖
山西镇
山西镇也称太原镇、三关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外三关,在大同镇之后,起着支撑加固大同镇,阻敌深入的作用,防御明政权北部、西部蒙古部落的进犯,在九边之中与固原镇一起是最晚设立的。
山西总兵初驻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县),后移驻宁武所(今山西宁武县)。管辖的长城西起河曲的黄河岸边,东至太行山岭之真保镇长城,全长800多公里。
山西镇在大同、宣府两镇长城的内侧,也被称为内长城,偏头、宁武、雁门三关也就合称为内长城的“外三关”,长城城墙多为沉重大石,“山势连亘,实天造之险固”,辖三关、十九口、三十九堡,设镇守山西总兵官一人,协守副总兵一人,分守参将六人,游击将军一人,坐营中军官一人,守备十三人,操守二人。
山西镇的三关拥有重要军事地位,宁武关,居两关之间,为东西要害;偏关西接黄河,与套虏仅隔一水,三关险要虽同,偏关尤急;雁门关,是西部大州之冲,南部郡县之路,皆为虏冲;一旦外长城被突破,明朝便可以借助险要的地形修筑一系列工事,阻止敌人进一步深入,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山西总兵代表人物:周遇吉
延绥镇
延绥镇也称榆林镇,由延安、绥德二卫发展而来,作为镇一级边防单位形成于正统年间,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濒著名的毛乌素沙漠南沿,位于万里长城的中段,素为边陲重地,是明朝与蒙古人交战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延绥总兵初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县),成化以后移治榆林卫(今陕西榆林市),管辖长城东起黄甫川堡,西至花马池,全长880多公里,在大边南侧另有“二边”,东起黄河西岸,曲折迂回,西至宁边营与大边墙相接。
由于蒙古军多次入侵,因此,明朝政府曾先后在延绥镇一带数次大规模的修筑长城,历经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八个皇帝,辖三十七座城堡,边墙内外墩台烽隧东西衔千余里,声应乞求,互有联络,设镇守延绥总兵官一人,协守副总兵一人,分守参将六人,游击将军二人,入卫游击四人,守备十一人,坐营中军官一人。
延绥镇在副都御史巡抚余子俊的经营下,拓展了延绥镇城,增加了卫兵,设置了攻守器械,修补和增筑了延绥边墙,横截了河套入内陆之口,还遇山铲削,逢谷填堑,阻挡了蒙古骑兵的长驱直入,使延绥镇防守能力大大加强,蒙古人不敢轻易越边南下,延绥边境各处也开始了蒙汉互市。
延绥总兵代表人物:萧如薰
宁夏镇
宁夏镇由宁夏卫发展而来,主要是抵御蒙古南下,构成了宁夏沿黄地区军事防御体系,背名山而面洪流,左河津而右重塞。黄河绕其东,贺兰耸其西。西北以山为固,东南以河为险,孤悬塞上,首当其冲。
宁夏总兵驻宁夏卫(今宁夏银川市),管辖长城东起花马池,西至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全长约1000公里。
宁夏镇从今灵武到陶乐一段,凭借黄河天险,没有构筑墙垣,而在平罗北,筑有东西并列的两道边墙,封锁了黄河至贺兰山之间的地带。在贺兰山各个通向银川平原的山口,也筑有南北向的二至四道边墙,北部的镇远关是防守的核心,而贺兰山脉,则是一道天然的屏障,设有镇守宁夏总兵官一人,协守副总兵一人,分守参将四人,游击将军三人,入卫游击一人,守备三人,备御领班二人,管理水利屯田都司一人。
明朝放弃河套平原,退守宁夏之后,失去了防御的缓冲地带,宁夏镇也成为蒙古部南下的突破口,战略地位更显得重要,尤其是万历年间宁夏副总兵哱拜叛乱,震动了整个西北,明军自万历二十年三月包围宁夏城,至九月城破,前后围城达六个月之久,哱拜之乱才全部平息,而这也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之一。
宁夏总兵代表人物:麻贵
固原镇
固原镇又名陕西镇,由固原卫变更而来,正统以后,西北边境防御渐趋紧张,经常有蒙古军队南下,固原城也重新修筑,与延绥、宁夏、甘州成犄角之势,主要任务是对陕西三边四镇的战略支援。
固原总兵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市)。管辖长城为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临洮,全长约500公里。
固原设镇是对陕西“三边”防御的补充,原先的驻地是陕西西安,北虏入套后原本并不在长城沿线的固原、庆阳等地,也变成了腹里中的边地,西安远在关中,离三大边镇甚为遥远,嘉靖朝后总兵基本驻扎于固原,而固原镇在陕西四镇中辖区是最为广大的——除北三边外的整个陕西均为固原镇防区,设有镇守陕西总兵官一人,旧驻会城,后移驻固原,分守副总兵一人,分守参将五人,游击将军四人,坐营中军官二人,守备八人。
处在泾河和清水河分水岭处,屏卫三秦、襟带甘宁的固原对于中原的战略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境内的萧关是所谓“关中四塞”之一,是关中平原的北大门,固原以北、以西直到黄河北岸,是所谓的半农半牧缓冲地带;过了萧关,就完全进入中原核心区了,因此,固原也是背靠陕西腹地,前出联系甘肃延绥宁夏三大边镇的枢纽,这也是集军政于一体的三边总制驻节固原,并成为西北政治、军事中心的原因。
固原总兵代表人物:白广恩
甘肃镇
甘肃镇是明朝特殊的边境保障地区,在明王朝的国防体系和对外贸易中具有其他边镇不可比拟的作用和难以替代的功能,嘉峪关以西的广袤地区难以为明王朝绝对控制,夹以一线之路,孤悬两千里,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虏,因此,甘肃镇成为明王朝的边防前哨和对外交往的窗口,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甘肃总兵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市),管辖长城东南起自今兰州黄河北岸,西北至嘉峪关,全长约800公里。
甘肃镇远离京师,不像宣府、大同诸镇那样直接影响着北京的稳定与安危,但它仍然与京师的稳定与安危息息相关,由于河西地区地形复杂、土旷人稀和大部分卫所分布在长城一线,明廷在河西的防御体系主要是由墩堡、驿站和边墙三部分组成的,设有镇守甘肃总兵官一人,协守副总兵一人,分守副总兵一人,分守参将四人,游击将军四人,坐营中军官一人,守备十一人,领班备御都司四人。
此外,甘肃镇也建立了外部拱卫体系,一是设置“关西七卫”,作为甘肃镇的外部屏障;二是推行茶马互市,以堵塞“戎狄私通之路”;三是保持与西域的通贡贸易,以加强彼此的经济联系,所以尽管战争和兵灾时时笼罩着甘肃镇,甘肃镇仍常保持和平与安宁,河西边地保持着相对稳定,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融合。
甘肃总兵代表人物:杨嘉谟
永乐疆域
万历疆域
有明一代,北方的边患也从未停止过,直到亡于李自成,而以九边为代表的重镇一开始并不是处于前线的,九边的设立实际上是明朝国力下滑后的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以九座边镇相当于军事基地为基础,然后加上边镇的周边的堡寨为点,形成一条贯穿明朝北方东西的防线,对于防御北部敌人的袭扰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边将冒饷,边兵逃亡,诸如此类的事愈演愈烈,边备日渐废弛,直到明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