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窑赋》是一篇反映人生命运与自然循环思想的古文,虽可能假托吕蒙正之名,实则最早见于明代末年刘宪章作品。
此赋以作者从贫寒到富贵的经历为线,列举孔子困于陈蔡、姜子牙渭水垂钓等事例,阐述人生无常、富贵贫贱由天定,强调机遇对实现抱负的关键作用。通过颜回与盗跖、尧舜与瞽叟等命运对比,揭示命运的不可预测。

其创作或与王实甫杂剧《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有关,借吕蒙正故事劝诫世人顺应天命。明代社会动荡,士人命运无常,该赋为其提供精神寄托与慰藉。
它以深刻哲理和生动故事成为佳作,告知世人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要顺应自然规律,同时珍惜机遇、努力奋斗,方能在人生旅途中寻得幸福与成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启示。

而在明代书法家刘宪章的笔下,更是突显了此文的含金量。刘宪章生于 1591 年,号澹安,出身于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市)的名门。
他在科举之路上才华尽显,天启四年甲子经魁,崇祯十年丁丑科进士出身,自此踏上了仕途的征程。他历任中书舍人等诸多要职,在不同的岗位上皆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与担当。

他实行保甲制度,令国戚、奸民不敢肆意妄为。他不畏时讳,数十次上疏论人才得失与民生利弊,力救贤能之士,举荐有才之人。
在巡按真定时,他奏请减免赋税,缉拿恶徒,处决大盗,面对流寇兴起,积极协同练兵防御,为地方稳定和百姓安宁鞠躬尽瘁。

然而,他在书法领域更是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其楷书作品备受赞誉,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寒窑赋》,堪称书法艺术的珍品。

《寒窑赋》这一作品,不仅在内容上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书法表现上更是别具一格。
从书法风格来看,刘宪章的楷书以古为宗,融合了欧阳询楷书的笔意,淡化了其险峻,增添了温润之感,又借鉴了卢中南楷书的韵味,实现了古今完美结合。
其点画精致,捺笔起笔轻入,渐行渐粗,收笔重按后轻盈捺出;竖笔有的如悬针竖,有的为垂露,在对比中彰显灵活应变能力。同时,还融合了颜真卿楷书横轻竖重的精髓,使字体更具韵味。

在结构上,刘宪章的楷书极为严谨。每一个字的布局都精心设计,内部空间处理恰到好处,如 “寒窑赋” 三个字,尽显其对字形把握和整体布局的匠心。
笔画细腻入微,起笔轻重与收笔顿挫恰到好处,像 “赋” 字的横折钩,既有力度又流畅。书写流畅自然,笔画过渡自然,起承转合妙不可言,如 “寒” 字的横折钩,有力道又柔和,展现出楷书中的灵动与洒脱。
其楷书刚柔并济,笔画粗细变化自然,转折处刚劲有力,行笔过程柔和优美,例如 “窑” 字的包围结构,紧凑大气。在章法布局上,字与字之间距离适中,呼应关系得当,行与行之间衔接巧妙,增强了作品的整体感。

《寒窑赋》的内容以作者自身从贫寒到富贵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列举孔子、姜子牙、颜回、盗跖、尧舜、瞽叟等众多名人的命运起伏,深刻阐述了人生无常、富贵贫贱皆由天定的思想。
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观念,告诫人们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要顺应天地循环,保持平和心态,珍惜机遇,努力奋斗。

刘宪章的楷书与《寒窑赋》的内容相得益彰。他的书法为这一深刻的哲理赋文赋予了视觉上的美感,使其更具艺术感染力;
而《寒窑赋》的内容也为他的书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情感依托,使书法作品不仅仅是笔墨的堆积,更是思想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他的作品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端庄大气。结构上字体方正,规矩整齐,体现楷书典范之美;笔画粗细对比明显,视觉效果强烈,使字体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