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枝山(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原名祝允明,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书法家、文学家。
祝枝山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其科举仕途颇为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1492年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于是祝枝山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选官。1514年,其被授为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1522年,转任为应天府(今南京)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1527年1月28日逝世,享年六十七岁。
明 祝允明 草书曹植乐府 名都篇
名都篇
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隽胎蝦,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