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音kè,古同’恪斋”既是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澂(1835—1902)故居的名字,又是其本人用得最多、最为人熟知的号,其诸多著作以“愙斋”之名集结出版,如《愙斋集古录》《愙斋诗文集》等。

吴大澂故居“愙斋”现为明楼酒店,一处高端餐饮场所,多年前笔者应前同事之邀,在明楼酒店用过一次餐,就“愙斋”其楼其人做了深入探讨。如今回想起来,仍言犹在耳、场景鲜明。

老宅位于十梓街与凤凰街交界处,坐西朝东,由楼房和平房共同组成,刷着朱红大漆的木门窗显得古色古香,整幢建筑显得很是气派。建筑前有几棵粗壮银杏,枝叶婆娑。从正门进入一个大厅,见到大厅中有很粗的圆柱,绕过大厅中堂,便是第二进的石库门和两边的蟹眼天井。

老宅内的三层楼房、二层楼房和平房之间通过古式长廊加以连接,其三层有一座砖雕门楼古意盎然,上有“螽斯衍庆”四个大字,两边“出巡场景”以及三层上的“八仙过海”砖雕图案基本完好无损;内墙上挂着传统书画、楹联、条幅等,透出浓浓的书卷气,这与烟火气十足的饭店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但古建筑和书卷气使得此饭店底蕴与格调都与众不同。

这幢古宅不是仿建的,而是货真价实的老房子,原来大门在十梓街,是朝南三路六进大宅。清康熙年间(1662—1722),此宅为江苏巡抚宋荦所有,宋荦住进来时,此宅还是“宋构”。到了清光绪十年(1884),吴大澂买下这个宅子,当时老宅为“堂凡五楹,栋柱用材均以楩、楠为之”,按当时礼制,官员住宅厅堂开间数最多不能到九间(“九”为皇帝专用),最少为三间,也就是按官级分为七开间、五开间和三开间(都是奇数,即阳数)。

明楼宴上说“愙斋”–再访吴大澂故居

宋荦为江苏巡抚,从二品官,厅堂开间为五间,这是符合历史细节的。而楠木和黄楩木都是名贵木材,虽然过去了一百多年,至吴大澂接手时,这些木材仍“坚好”,于是他只是对老宅稍作“粉饰涂泽”,就搬进去住了,其理由是“雅不欲以六百余年(自宋始)旧庐轻事改作”。

十梓街及周边街道曾经多次拓宽改造,把老宅大部分建筑拆掉了。后来凤凰街发展成为美食一条街,有关单位在1998年将拆剩的老宅第五进和第六进建筑移建到了凤凰街。老宅在十梓街时是南北向的,移建到凤凰街后变成了东西向,巧妙地解决了古建保护与公共交通的矛盾。整个建筑群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1998年移建后的东西两进,原吴大故居,面积为400多平方米;第二部分是与之并排的南面四间平房;第三部分就是西北面的一幢三层楼。这幢迁移后的老宅后来被一个民企买下,修缮后用作高端餐饮场所。

清光绪二年(1876),吴大澂在西安公干时,因机缘巧合,花一百个大洋买回一件青铜鼎,通过对鼎上铭文的研究,吴大澂认定该鼎是商末微子投奔周时献给周王的鼎,也就是历史上的愙鼎。于是,他因该鼎而将购得的宋荦故宅命名为“愙斋。但是,后来有专家考证出该鼎不是微子鼎,而是西周中期所铸的鼎。

清光绪六年(1880),吴大澂被授三品卿衔,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东北边务。到达吉林后,吴大澂即向铭安建议,改原八旗兵的世袭制为招募制,编练马步防军十三营,共五千人,第二年增加到九千人,统称为靖边军;同时在三姓、珲春各处兴筑炮台;为防御俄国从水上入侵,还创建图们江、松花江水师营;在珲春和三姓之间,募民开垦荒地。年底,吴大澂又主持修筑宁古塔到吉林省城长达六百里的大道及北、东线大道,建造一百多座木桥以及许多驿站,不仅给垦民、商旅和军队提供了交通便利,还加强了边疆的防务力量。

吴大澂曾单骑赴会,招抚了啸聚山林、盗开金矿的韩效忠一伙,实在是有胆有识。光绪七年(1881),他又奏请在吉林省城创设机器制造局,利用当地煤、铁、铅矿,制造枪支、火药和子弹,以武装防军。正是有这样的经营,光绪十一年(1885)和十二年(1886),吴大澂主持与俄国的边界谈判时,才有底气、有实力与俄使据理力争,收回了被俄占领的黑顶子土地,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爆发前,吴大澂自请督率湘军奔赴前线,但战败后被革职,永不叙用。

走出明楼时,大街上已是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

回望明楼,感觉它是如此的低调、内敛,但它曾经的主人是位略显张扬、带有书生意气的又极具血性的文化人,不仅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贡献,而且在保家卫国方面也颇有作为,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这样的历史人物值得学习,这样的名人故居应该保护,期待明楼在近期启动的临顿路—凤凰街风貌提升工程中得到更好的修缮与保护。

原创:为国

时代人居公众号   2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