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1466-1560)初名露,字元明(符明),表字民泽,避祖讳,改名雨,后定今名。广东增城甘泉都(今新塘)沙贝村人,世称“甘泉先生”,明代大儒、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明弘治十八年(1510)会试中进士。先后官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侍读,国子监祭酒,礼部、吏部、兵部尚书,1560年农历四月二十二日,逝世于广州禺山精舍,赠太子太保,谥文简。十月二十五日归葬天蚕岭(今新塘镇陂头村)。墓保存完整,2002年被定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湛若水为官,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教民以俭,力戒奢靡,办学养才,减轻赋税,有良臣美誉。其一生致力于开办书院,讲学和著述,其门人弟子遍布全国,约有4000多人,现存作品达550万字。其著作有《二礼经传测》《春秋正传》《古乐经传》《圣学格物通》《心性书》《杨子折衷》《遵道录》《甘泉新论》《白沙诗教解注》《甘泉集》等。
明嘉靖年间湛若水发动乡人在东江沙贝村河滩挖低填高,垒石筑圩,建成一口新池塘,后来乡人在四周塘堤上建铺开墟,曰“新塘墟”。沙贝逐渐也改称新塘,新池塘称“墟大塘”。甘泉先生学问做得好,官当得高,还对岭南荔枝品种的改善功劳大焉。从朝廷尚书职位退下来返乡途中,甘泉先生在福建仙游带回优良荔枝种子,在家乡增城栽种,果实甘美,人称“尚书怀”,后世称为“怀枝”,近年被炒成天价的荔枝品种“增城挂绿”,就是“怀枝”栽培多年后的变种。
弘治七年(1494),湛若水赴新会拜著名理学大师江门学派创始人陈献章(号白沙)为师,认真钻研心性之学,有独特见解,深被白沙先生器重。因而得以成为陈献章之后岭南学派的一代宗主,湛若水比王阳明大七岁。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三十四岁,两人相识于京师,思想火花碰撞,从此亦师亦友,讲学论道于一时,王主张“致良知”。湛主张“随处体认天理”,各领风骚,时称“王湛之学”。
。。。白沙、若水之后广东文人学士,不少受到他俩的理学思想的影响。屈大钧:“天下之文明至斯而极……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故今天下言文者必称广东……陈寅恪在1933年就断言:“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
海水广大非独仰一川之流。广东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西风东渐,商业与传统融合,讲究效率效能,早已为天下所公认。水性润下,代表智慧,顺则有容,逆则有声。水永远是流动的,充满活力,滋润万木,使人间欣欣向荣。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用来形容广东历史文化特点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真是一点也没有错啊。我看过若干谈论岭南文化的文章,大抵都把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社会变革视作它的特质。其实,一种文化的成长,自有其历史的渊源,天地灵气的化育,与其他文化体系互相渗透融摄,不断充实丰盈,不断开辟更新,前承古人,后教来者,使文化精神得以次第升进,终至完成伟大的民族人格。—摘自《他们的光芒也曾照耀中原》
湛若水联集:部分采自诗集
1、荔枝枝枝枝映水(湛) 菱角角角角朝天(胡庭兰)
2、荔枝红挂绿 下联:至今无人对出
3、芝兰新滿径 , 风月浩无边
4、高树鸟呼应树鸟 , 入山云唤出山云
5、一代经纶开国手 , 百年天地最闲人
6、雪光瑶海月 ,灯映赤城霞
7、清风迎度曲,白云生舞衣
8、达人玩生意,寂士空坐忘
9、不着群花色,兼闻自性香
10、烟散香炉浮俎豆,苔生漱石上檐楹
11、千寻流上三挥洗,万仞峰头一振衣
12、随世功名悲弄影,流形天地小浮杯
13、披图动遐想,林深恐幽独
14、襟怀全楚阔,胸荡洞庭烟
15、看花信宿能无恙,屈指存亡正感情
16、玉液封云泉溜细,金山过雨月华明
17、系舟寂寂惊风怒,伏枕漫漫听雨声
18、夕惕无遑逸,不息纵天机
19、闭户经冬愁阒寂,逢君满意说江湖
20、万劫尘氛愁汨没,三春花鸟废篇章
21、要知义利真消息,物我心生胜火焚
22、樽前南海心同远,脚底云龙步欲高
23、新梅惊病眼,短句儗春歌
24、雨过芳林他自得,月来空阁为谁明
25、云月无疆界,南北本同天
26、胜事且于玄圃见,高丘长有彩云团
27、一江月水客还否,万古兴衰云卷舒
28、从来物大天成晚,恰到花光秋更明
29、逢场热闹观无相,欲语娇娆似有情。
30、君子比公莲茂叔,隐沦学我菊渊明。
31、寿觞带得金茎露,戏彩遥分五色云。
32、板筑过名节,黄鹂度翠萝
板,夹板;筑,杵。筑墙时,以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相传商傅说筑于傅岩, 武丁举以为相。事见《孟子·告子下》。后因以’板筑’指地位低微的人或隐逸。
33、濂洛独观惟茂叔,西湖一曲想云卿
34、草色初看过雨,山光乍见收霞。
烟火数椽茆栋,荒篱一树桃花。
35、盛将歌管仍仙侣,静倚芙蓉谢宓妃。

终是直通怜碧干,不堪摇落看红衣。
36、青山迎彩旆,明月引花蹊
谩说能撄虎,还闻笑割鸡
37、身依北极星辰外,志在西山药物丛。
玑琯何由窥造化,顶门无术起疲癃
38、响戛青云非我句,愁随黄菊泛谁醪
39、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风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随凫翥,不尽挥弦送凤骞
40、坐低南极天全迥,醉烂碧桃春正浓。
肯共朱明为洞主,聊从葛老问行踪。
41、辞章汉魏风同远,文翰苏黄许共能
对客挥毫还意气,海棠花下卧烟藤
42、殊途达塞都归梦,到底江山不负人。
肯信太山无绝顶,更开云谷了閒身
43、春风先到金茎动,景运遥看斗柄旋。
心逐火轮瞻雉尾,眼欺云墨起蛟涎
44、莫信踰河他蹈海,来看拄地亦撑天。
心期直在飞云榻,神理还窥架壑船
45、对酒忽闻骄卒破,放歌暂觉客愁无。
人事好乖天不语,花枝劝饮鸟提壶
怀古三叹(其三)吊厓山
厓山吊三忠,三匝三感伤。国君死社稷,谋臣死封疆。穷厓等死耳,敌忾何堂堂。贲育失时势,驱逐如群羊。自古多此事,此独遗恨长。我祖扫腥膻,克复我冠裳。中国所自立,刷耻酬百王。
题东湖书院
中丞谢司空,书院开湖渚。静观山下泉,因知水来处。
湛然涵太虚,馀波欲东注。湖光入帘明,照见先生语。
送陈静斋中丞致仁还泰和
螺川接南浦,岭雪通鸟道。
送君归快阁,因思我来处。
天道好乘除,有来孰不去。
我若归西樵,访子洲之浒。
行草七言诗轴
西樵绝壁迥无依,云锁千峰鸟道微;居士往来谁是伴?翳门关外一僧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