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得极薄的冬笋片,与白粥同煮,是秋日清晨最清爽怡人的早餐。

笋的鲜甜与粥的软糯滑香融为一体,并不会让人惊艳,而是让人心头一暖一软,无味之后的至味,是让人瞬间被抚慰到的柔软,是让人肠胃霎那间喜悦安定后的放松,想起老师曾说,最好吃的食物就是让你有活着的感觉,有活下去的勇气。

喝茶亦如此,不管多好多贵的茶,常常只能喝出陈味与草腥气,能让人喝出鲜活与醇香的令人舒坦的茶,并不多见,所以才特别值得珍惜。

每当喝到一泡让我周身愉悦的茶,总会忍不住发问,想记住这茶的名字、想了解它来自于哪一个山头,又是被哪一个有心有艺的厂家制作出品。

因为好物不易得,一旦遇到,就会心怀感恩,想让这好物在我的眼底、心底多停留一会儿,不辜负它们的努力,不浪费它们存在的价值。

煮粥没什么诀窍,就是米好水好。米要选新收的米,有人喜欢东北大米的软糯,有人喜欢广东米的丝滑,我这个人最是贪心,每次都选拼配——一小把东北糯米,配半碗东北五常大米,米必得是当年的。

我有个极讲究的朋友,他很少买现成的大米,每年五常大米收获时节,会叫熟悉的农家帮他把带壳的稻米运到深圳,每个月叫人帮他碾米,时时可以吃到新米。

他说,碾了壳的米放上两三个月再吃,米香失了九成九,唯有连稻壳一起保存,哪怕放上两三年,吃起来米味还在。我也想讲究,但我没有这个实力,便只能大力点头,表示敬佩他会吃懂吃,还有提供他能够会吃懂吃的实力。

其实我奶奶煮的粥就很棒,不像潮汕人煮的粥,米是米,汤是汤,而是粘稠晶莹的一锅白玉,米中有水,水中有米,米与水融为了一体,轻轻一碰,早就吸饱了水分涨大三倍身型的大米就倒塌成泥,仿佛生死相依不肯稍离的恋人。入口丝滑柔顺,绸缎一般。

东北人喜欢吃软糯甜香的食物,像糯米饼、柿子饼、山楂糕、黄米粘糕,到了端午,粽子更得是甜的。可能东北的气候以恶劣的时候居多,非得用食物的绵软粘腻来疏解生活的枯燥。

明明没有放糖,甚至有时奶奶会放一小勺碱,煮出来的粥便黄黄的,有些老旧山水画的样子,但入口依旧是甜,那种甜与糖的甜是不同的,隐隐的、淡淡的,要细品,一口接一口地滑进胃,整个人便暖起来,而口腔里只留下了甜,是被爱抚摸过的感觉,哪怕宿醉难消,一大碗软糯稀稠得当的白粥落肚,有起死回生之效。

如今没有人为我煮粥,但我自己煮粥的手艺却越发精练,几乎与奶奶出品有九成的相似度。常常在宿醉醒来,在想生与想死间徘徊中,我慢慢起床,洗米,加水,大火煮滚,小火慢炖,半小时后,米与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轻轻盛出半碗,不能多,刚出锅的粥水很烫,心急吃不得热粥,但只装了半碗的粥凉得快。

为了能快点吃到安胃抚肠的粥,我总是先装两碗,先吞下第一个半碗,那装满的第二碗粥也降了温,可以马上落肚。总是在吞下第二碗粥时,我就像那个打不死的小强,生猛鲜活的血液又在全身流窜,我又可以出门打怪兽了。

清晨出门,深秋的凉风袭来,连打了两个喷嚏,一年中最舒服最令人愉悦的季节来了,早晚可以在阳台喝茶看书,白天也可以在洒满阳光的马路上行走,如果不是怕被晒黑,我真想在秋天的丽日晴空里奔跑,或是漫步,至少五小时。

朋友说:到了我们这个年纪,长相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健康地活着。为了不久的将来不给家人带来太多的打扰,我们现在要学会健身,进行力量训练,每天晒太阳,还要减少对物欲的追求,清淡简单地活着。

我得每天晒太阳了,今年体检居然发现钙流失严重,我竟矮了两厘米,如果照这个速度每年变矮,那用不了几年,我就缩成幼儿园的小朋友了。那我的漂亮衣服可咋办?不能浪费这些我精心挑选并保存到现在的美衣,所以晒太阳喝牛奶吊单杠,确保明年的身高还在。

年年发誓年年羞愧,但为了老年的自己依旧保有体面,现在必须要求自己去努力,晒太阳,喝牛奶,运动,读书,放松身心,快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