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薄伽梵歌》中的平等观与种姓制度
【摘要】在《薄伽梵歌》中,黑天为劝导阿周那参与战斗,提出数论哲学、吠檀多哲学与瑜伽哲学三位一体的哲学理论与宗教思想。他一方面肯定了万物源于梵的平等思想,另一方面又借助数论中原人与原质的二元区分与原质三性解释种姓制度的由来,于是产生了平等的本体论与不平等的道理伦理安排之间的紧张关系。20世纪的提拉克、阿罗频多、甘地和安培德卡尔都对《薄伽梵歌》中的平等观与种姓制度进行过讨论。除安培德卡尔全然批判《薄伽梵歌》与种姓制度外,提拉克、阿罗频多与甘地都主张种姓制度最初仅为社会分工。提拉克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支持履行种姓达摩;阿罗频多认为个人应依其天生本性,遵循自法,超越三性的束缚实现精神圆满;甘地主张对种姓制度做完美道德的诠释,呼吁通过道德提升来解决种姓制度带来的问题。他们试图通过个人本性与品质的不同来构建一种存在差异但并非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从而消除《薄伽梵歌》中平等观与种姓制度之间的紧张关系。但这类诠释以一种想象的理想种姓制为基础,或许只是对传统的一种美化解释。提拉克、阿罗频多与甘地对《薄伽梵歌》与种姓制度的解释在独立前有利于团结民众反抗英国,但在独立后相较于通过宪法保障公民平等权与自由权的做法,则显得非常保守。
《薄伽梵歌》是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经典篇章,[1]也是研究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与道德伦理的必读经典。在《薄伽梵歌》中,黑天为劝导阿周那参与战斗,提出数论哲学、吠檀多哲学与瑜伽哲学三位一体的哲学理论与宗教思想。他一方面阐述了万物源于梵的平等思想,认为个体之间灵魂具有平等性;另一方面又认为个体之间性质(guna)存在差异,从而提出一套关于种姓的理论。那么如何理解本体论层面的平等思想与种姓制度这一道德伦理层面并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并安排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阅读《薄伽梵歌》过程中必定会遭遇的困惑。
黑天与阿周那的对话场景
《薄伽梵歌》起初是口耳相传的故事,具体起源已不可考。学界通常认为,《薄伽梵歌》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4世纪,大体为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时期(公元前269年-公元前232年)到笈多王朝时期(320年-547年)。[2]
《薄伽梵歌》的主要内容是,一场王位争夺之战前夕,参战一方的主将阿周那看到敌人中有自己的亲人、老师、朋友,不忍与他们兵刃相见,于是对战争的合法性产生怀疑,想要放下武器,放弃参战。此时,阿周那的朋友,也是至高之神黑天对他进行开导与劝诫,其内容包含诸多重要的印度宗教思想、哲学理论以及道德伦理观念,因此《薄伽梵歌》也成为研究印度古代社会的必读之书。
为劝导阿周那参与战争,黑天提出一套融合数论哲学、吠檀多哲学与瑜伽理论三位一体的宗教思想与哲学理论。
首先,黑天提出数论二元论的哲学思想。“身体有限,灵魂无限”,“身体被杀时,它(灵魂)也不被杀”。当身体死亡时,“正如抛弃一些破衣裳,换上另一些新衣裳,灵魂抛弃死亡的身体,进入另外新生的身体”。“生者必定死去,死者必定再生,对不可避免的事,不应该忧伤。”[3]数论哲学认为,宇宙由原人(Purusha)和原质(Prakrti)构成。原人指的是永恒不灭的自我,即灵魂。原质,又译为“自性”,指的是原初物质。原质是可灭的存在,可以区分为地、水、火、风、空、智慧、思想、自我意识;[4]原质受善性、忧性、暗性三性扰动,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之中。原人是不显现的、永恒不灭的,原质是显现的、短暂可灭的。
然后,黑天以吠檀多不二论对数论二元论进行改造。他认为,灵魂(原人)既包括自我的灵魂,(“神我”),也包括宇宙的灵魂,(“至上我”)。[5]宇宙的灵魂既是作为万物本原的至高原人,也是最高信仰的至高之神,即黑天。原质由原人的幻力化成,亦即万物众生由至高原人幻化而成。原人所生的一切消亡后继续轮回出生,只有与至高原人合一才能摆脱这样的循环。因此,生命的至高追求是与梵合一,摆脱轮回,实现解脱(Moksha)。这样,在个体灵魂之上添置一个宇宙灵魂,即在“神我”之上添置一个“至上我”,是吠檀多不二论与数论结合的体现。
至于为什么要以吠檀多哲学改造数论哲学,这是因为,如果只坚持吠檀多梵我合一的观点,认为梵才是宇宙本真,而万物皆为摩耶,则会走向消极弃世主义;而如果只坚持数论二元论,认为原人与原质皆为实在,则会导致灵魂与肉体之间缺乏联系,独立而在。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既坚持“梵我合一”这一至高追求,又在数论二元论的基础上肯定原质的重要性,从而推导出行动的必然性。这是当时教派纷争激烈的历史背景下,薄伽梵派与婆罗门祭司为扩张自己的教派势力而进行的融合。[6]
最后,黑天在将数论哲学、吠檀多哲学融合形成本体论的基础上,提出瑜伽修行作为如何行动这一问题的方法论。黑天认为,唯有通过瑜伽的方法修炼身心,才能实现灵魂对身体的控制,摆脱三性的束缚,达到梵我合一的解脱境界。黑天所称的瑜伽方法包括三种:行动瑜伽、智慧瑜伽与虔信瑜伽。行动瑜伽与智慧瑜伽是指,行动是原质的行动,原质三性无不在运动之中,可见行动具有必然性;个体生命和宇宙都需要行动才能得以维持,可见行动具有必要性。既然不得不为,人们就应该认识到其中的智慧,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即以超然态度实施行动,不纠结于行动结果,这样既可以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和职责,又能摆脱行动结果的束缚。行动瑜伽和智慧瑜伽具有哲学思辨的特色,但为了使阿周那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套说辞,奎师那又提出虔信瑜伽,将自己神格化为至高之神黑天,等同于宇宙的终极存在——梵。这样,哲学上的宇宙终极(梵)与宗教上的至高信仰(黑天)合一,只要人们虔诚地信仰最高神,将自己的行动当作对黑天的献祭,死后就可以到达黑天,与梵合一,实现解脱。
这样一来,以数论哲学、吠檀多哲学、瑜伽理论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哲学理论与宗教思想成功实现了对阿周那的劝诫,既然身体会消亡而灵魂不灭,既然行动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既然我们身负维持宇宙秩序的职责,既然生命的最高追求是与梵合一,那就不能放下武器,坐以待毙,而应该超然地参与行动,履行作为刹帝利的正法,这样才能达至黑天,实现解脱。
(古印度)毗耶娑著,黄宝生译:《薄伽梵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提拉克撰写的《薄伽梵歌的秘密》
室利·阿罗频多(Sri Aurobindo, 1872-1950)
(印度)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薄伽梵歌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三)甘地:种姓制度的完美道德诠释
甘地创办名为“HARIJAN”的报纸(图源:CollectorBazar)
甘地于1946年在孟加拉的一个火车站为“哈里真”筹集资金(图源:Wikimedia Commons)
安倍德卡尔(Ambedkar, 1891-1956)(图源:DNA India)
注释
(上下滑动阅读)
[1] 《薄伽梵歌》是《摩诃婆罗多》第6篇《毗湿摩篇》中的第23~40章。
[2] (古印度)毗耶娑著,黄宝生译:《薄伽梵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导言”第1页。Richard Davis, Bhagavad Gita, A Biograph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6.
[3] (古印度)毗耶娑著,黄宝生译:《薄伽梵歌》,第17~19页。
[4] 同上,第71页。
[5] 同上,第79页。
[6] 孙晶:《印度吠檀多哲学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8页。
[7] (古印度)毗耶娑著,黄宝生译:《薄伽梵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24~125页。
[8] 同上,第61页。
[9] 同上,第127~128页。
[10](古印度)毗耶娑著,黄宝生译:《薄伽梵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6~157页。
[11] 同上,第32、37、125页。
[12] 同上,第45页。
[13] (印度)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薄伽梵歌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
[14] (古印度)毗耶娑著,黄宝生译:《薄伽梵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29页。
[15] 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6] (古印度)毗耶娑著,黄宝生译:《薄伽梵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7~158页。
[17] 孙晶:《印度吠檀多哲学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39页。
[18] Bala Gangadhar Tilak, Bhagavad Gita Rahasya, vol.1, Bombay: Vaibhav Press, 1935, pp.89~90.
[19] Ibid., p.90.
[20] Ibid., p.698.
[21] Ibid., p.1198.
[22] Richard Davis, Bhagavad Gita, A Biograph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128.
[23] Ibid., pp.130, 146.
[24] (印度)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薄伽梵歌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页。
[25] 同上,第4页。
[26] 同上,第386~387页。
[27] 同上,第391页。
[28] 同上,第388~389页。
[29] 同上,第396~398页。
[30] 同上,第390~391页。
[31] (印度)莫·卡·甘地著,启蒙编译所译:《甘地自传》,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289页。
[32] M. K. Gandhi, The Bhagavad Gita According to Gandhi, California: North Atlantic Books, 2010, p175.
[33] Ibid., p.63.
[34] Ibid., pp.175~176.
[35] M. K. Gandhi, Discourse on the Gita, Ahmedabad: Navajivan Publishing House, 1960, p.72.
[36] (印度)莫·卡·甘地著,启蒙编译所译:《甘地自传》,第290页。
[37] M. K. Gandhi, Selected Letters of Gandhi, Part II, Valji Govindji Desai, trans., Ahmedabad: Navajivan Publishing House, 1962, pp.205~206.
[38] (印度)莫·卡·甘地著,启蒙编译所译:《甘地自传》,第147页。
[39] 甘地以身作则,曾自己打扫卫生间,在自己创办的学院招收不可接触者等。1946年,甘地给以尼赫鲁为首的临时政府安排了四大任务,其中之一便是解决不可接触者问题。
[40] Sujay Biswas, “Gandhi’s Approach to Caste and Untouchability”, Social Scientist, vol.46, no.9~10, 2018, p.74.
[41] 甘地称呼不可接触者为“哈里真”(Harijan),意为神的儿子。
[42] M. K. Gandhi, Discourse on the Gita, Ahmedabad: Navajivan Publishing House, 1960, p.72.
[43] Ambedkar, “Krishna and His Gita”, in B. R. Ambedkar,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Dr. Ambedkar, vol.3, Jaipur: Dr. Ambedkar Foundation, p.361.
[44] Nalini Pandit, “Ambedkar and the Bhagawad Gita”,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vol.27, no.20/21, 1992, p.1063.
[45] B. R. Ambedkar, “Krishna and His Gita”, in B. R. Ambedkar,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Dr. Ambedkar, vol.3, Jaipur: Dr. Ambedkar Foundation, pp.361~362.
[46] Ibid., p.364.
[47] Ibid., pp.362~363.
[48] B. R. Ambedkar, “Reply to the Mahatma”, in Valerian Rodrigues, ed., The Essential Writings of B. R. Ambedk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310.
[49] B. R. Ambedkar, “Gandhism”, in Valerian Rodrigues, ed., The Essential Writings of B. R. Ambedk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57.
[50] Ibid., p.151.
[51] Ibid., p.161.
[52] Ibid., pp.152~153; B. R. Ambedkar, “Reply to the Mahatma”, pp.314~315.
[53] B. R. Ambedkar, “Gandhism”, in Valerian Rodrigues, ed., The Essential Writings of B. R. Ambedk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61.
[54] B. R. Ambedkar, “Krishna and His Gita”, in B. R. Ambedkar,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Dr. Ambedkar, vol.3, Jaipur: Dr. Ambedkar Foundation, p.365.
[55] B. R. Ambedkar, “Gandhism”, in Valerian Rodrigues, ed., The Essential Writings of B. R. Ambedk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61.
[56] (古印度)毗耶娑著,张保胜译:《薄伽梵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译者序”第37页。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