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9、形气两伤之死期

原文: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臓脉见,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臓见,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䐃[jiǒng],真臓见,十月之内死。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臓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臓,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搞,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䐃脱肉,目眶陷,真藏见,目不见人,立死。

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急虚身中卒至,五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藏虽不见,犹死也。

倪师注释:

病人呈现消瘦骨枯,皮骨相连之外形,胸中气胀,呼吸短促大小便不利,一呼吸则身体动摇不定,此生命只剩六个月。如果出现真臓之脉,则可依据其相克之节气而预知其死亡。

如果是同样症状,但病人胸内痛而牵引肩头,这可预期一月之内必死,若出现真臓之脉,则必死于与其相克之日。

如果同一症状出现,加上病人身发热,肌肉消失,再现真臓无胃气之脉,病人只剩十个月寿命。

如果肉消骨现,皮骨相连,病人动作缓慢无力,再有真臓之脉,如此可断言病人一年内乃死。再见到真臓之色,就可以知其于所克之日死。

又如病人骨消肉陷,胸肋背脊外现,胸中气胀,腹中疼痛,情绪不安,肩背生热,形消肉脱,目眶凹陷,又有真臓之脉,目已不识人,此为立即死亡之征兆。如果仍能识人,则必俟所被克之日死。

亦有突然身中他物,身体立虚,造成五臓不受胃气之津液,血脉水道皆阻塞不通,无法正常呼吸,例如高处坠下或溺于水中,这就不可预期死亡了。亦有脉停止不来,或人一呼吸间脉来五、六次时,而病人外形肌肉皆实,又不见真臓之脉,而却死亡的。

课堂笔记:

1.“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这里指的是形伤。如果有个人在一个礼拜内瘦了二十几斤——形伤,你不用去记什么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夫气血发原与肾,生于胃而输于脾,回则不转而无相生之机,是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而令人有大病也。大骨,两臂两腿之骨。大肉,即两臂两腿之肉。盖肾主骨,而脾胃主肌肉四肢也。

2.“胸中气满,喘息不便”,这里讲的是气伤。我们讲“胸中”时,就是指阳气之位、阳在胸中。胸满胀气便是气伤到。

*夫胃气之资养于五臓者,宗气也。宗气积于胸中,从虚里之大络,贯于十二经脉,经脉逆行,是以胸中气满。阳明气厥,故喘息不便也。其气动形者,心病而欲传之于肺,肺主气,故气盛而呼吸动形也。

3.一个是形伤,一个是气伤,造成“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怎么样?“期六月死”,六个月就死。

4.如果只是形伤,气还在,人就没有关系;如果气伤形还在,人也没事。形气两伤就寿命就不长了。因为人的外形就是阴,人的动能就是阳。当形(阴)伤到了,胸又满,阳气也伤到,这就是阴阳两伤,就很危险了。

5.“真臓脉见,乃予之期日。”如果“真藏脉见”,那死的时间就更快了。

6.“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臓见,乃予之期日。”同样是形伤和气伤,但是“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这种一个月就死了。因为痛到肩井这边,代表着阳气伤得越来越严重了。如果见到真藏脉了,那就是算日子就可以算出来他几岁死。

*此言肝病至肺而死也。内痛者,肺受其伤,肺之俞在肩背,故痛引肩颈也。肝病而已传及于所胜之臓,故当期以本月之内而死也。

7.“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䐃[jiǒng],真臓见,十月之内死。”还有人呢,也是形伤、阳气伤,痛到肩井,且“脱肉破䐃”,肌肉也消失了,如果还见真臓脉的话,十月之内死。

*此言肺病至心而死。肺病,故痛引肩背。传及于心,故身热也。夫心主血,而生于肾臓之精血,气盛则充肤热肉,心肾伤而精血衰,故曰脱肉破䐃。䐃,肉之标也。真臓脉见大而虚,如羽毛中人肤,病传于心,故期以十日内死。盖心不受邪,故死之速也。十月者,乃传之误也。

8.你要记得,如果是阴阳两伤的时候,病人的死期,我们就可以按月算了。如果真藏脉一见,就可以数日子了。

9.“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臓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臓,乃予之期日。”这个“肩髓内消,动作益衰”,意思就是你已经看到这个人的皮和骨连在一起了,几乎根本没有肉,全身就跟骷髅一样。这种情况如果见真臓脉的话,绝对不是活一岁这么久,实际上可能就几天就死掉了。

*此言脾病而终于一岁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津液者,淖泽([nào zé],湿润)注于骨,补益脑髓,脾病而津液不行,故肩髓先内消也。肩髓者,大椎之骨髓,上会于脑,是以项骨倾者,死不治也。脾主四肢,脾病则四肢懈惰,故动作益衰。

10.“大骨枯搞,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䐃[jiǒng]脱肉,目眶陷,真藏见,目不见人,立死。”这个“目眶”就是胃气,因为这里是足阳明胃经过的地方。故当目眶下陷,表示胃气没了。

*此肾病而死于脾也。本经曰:肾病者,大小腹痛。肾传之心,故心中不便。心传之肺,肺传之肝,故肩项身热。肝传之脾,故目眶陷也。

11.“目不见人”即认不得人了,不视亲疏,这就是阴阳都衰弱、神已离开了的情况,这个人马上就会死了。

12.“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如果还有视人(认人)的能力,但阴阳都已经失掉了,人变成皮包骨了,这种情况下人也是会死的。死的时候,一般在地支生克的时间。

13.“急虚身中卒至,五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藏虽不见,犹死也。”本来没有病的人,突然发生意外横祸,例如掉到水里或从高处坠下,这种情况导致人的脉道不通、五藏绝闭,这时就算脉来或不来,或者形肉还在,人还是会死掉。

14.哪一天、哪一个时辰会死,是根据天干地支和木火土金水相克的时间这个来算的。例如肝病的人(木),在金的时辰容易出事。

十九-10、真臓脉之症状

原文: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

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

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踈。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

倪海厦内经课笔记(42)

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黄帝曰,见真臓曰死,何也?

岐伯曰,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臓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

帝曰,善。

倪师注释:

肝的真臓脉形,是由寸口到尺部都绷紧如刀刃,按压时如按到琴弦一样,一旦出现此脉,加上病人面色青白不光泽,皮上毛如折曲状,此为必死。

心的真臓脉形,其坚实而有力,按之如摸薏苡子一样,一粒粒的感觉,病人面色赤且黑,皮上毛如折曲状,亦为必死。

肺的真臓脉形,其形大而中空无力,如像羽毛触到人的皮肤一样,病人面色白且红,又无光泽,皮上毛折曲,则病人必死。

肾之真臓脉形,其跳时力强而有时中止,按之有如用指头去弹石子一样,感觉其很坚硬的样子,病人面色黑且黄,又无光泽,皮上毛卷曲者,病人必死。

脾的真臓脉形,柔弱无力,忽快忽慢,病人面色会有黄青色,且无光泽,又皮上毛卷曲者必死。

凡各臓见其真臓之脉及色,皆为必死之兆。

黄帝问道,为什么出现真臓之脉会死呢?

岐伯答道,因为五臓皆受气于胃,此其故也。胃,为五臓津液能源之所在也。五臓之气,不会来自手太阴肺经,都是因为有胃气,而后再输送到肺中。五臓各有其气血流注之时,但都来自手太阴肺经之运送,一旦病邪严重,则人之精气必衰弱。所以严重的病人,其胃之气必然无法与臓气同时贯注于手太阴肺经中,于是就使真臓之气独现。凡独见真臓之脉,此必病邪已完全破坏其臓之功能,故其必死。

黄帝说,答得好。

课堂笔记:

1.“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什么叫中外急?即手腕中间有两条筋,筋和寸关尺之间分成外、中、内三部分,靠近手腕外侧的外和中的脉都很急,跳得如刀刃一样,也像按到琴弦一样硬,即肝的真臓脉。

2.“色青白不泽”,病人的气色为青中带白,没有光泽,这就是相克的颜色在脸上。因为白色为金,当真肝脉至,正是金克木。

3.“毛折乃死”,我们身上的体毛是气之余,头髪是血之余,这就是“毛为气余,髪为血余”。当毛折(弯曲)了,代表阳绝了,阳气已经完全丧失的症状。所以生活这个人死定了。

4.“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心的真臓脉,像薏仁一样硬硬的一颗一颗。

5.“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心是赤色,如果和黑色一起出现在脸上,而且没有光泽,即水火相克。同样也是“毛折乃死”,因为毛就是阳的末梢,这也是阳气要绝了。

6.“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肾的真臓脉硬邦邦的如弹石,沉在底下。面色“黑黄不泽”,这是木克土,即相克的颜色和臓的本色都在脸上了,这是阴绝,再碰到阳绝(毛折),人就死了。

7.“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所有真藏的脉出现的时候,统统是不治。记得,真臓脉的长度一定是超过寸的九分、尺的一寸,而且非常大。

*此审别真臓之脉象,乃可予之期日也。如循刀刃,如按瑟瑟弦,肝木之象也。如薏苡子、如弹石,心肾之象也。皆坚劲之极,而无柔和之气也。乍疏乍数,欲灌不能,脾气欲绝之象也。如羽毛中人肤,肺气虚散之象也。盖坚劲虚散,皆不得胃气之中和,人物胃气则死矣。色青白不泽,赤黑不泽,皆兼克贼所胜之色,色生于血脉,气将绝,故不泽也。夫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而后行气于臓腑,是臓腑之气欲绝,血气弱枯,肠胃㒤辟(niè,软弱无力,邪气充塞。),皮肤薄著,毛腠夭焦,予以死期。是皮毛夭折者,血气先绝也。

8.“五藏者,皆禀气于胃。”所有的五臓受气于胃,它才会有胃气与脉走缓象。当阴阳分隔、阳气绝了,只剩那个臓的脉气了,这就是真藏脉了。这时病人不治,就是死定了。

9.“胃者,五藏之本也。”《黄帝内经》中的“胃”,指的是小肠;而“心下”,才是真正讲的胃。

10.小肠是我们的受盛之官。胃里面的食物到了小肠,小肠把它消化掉,所以小肠的募穴是关元。关元又名丹田,道家练气是在丹田练,而不是在中脘。气在丹田上像鼓风机一样鼓胀,让小肠加热,所以小肠才是人的生命中枢,是五臓之本。所以现代人胃有问题的,可以把胃切掉三分之二、三分之一或者整个胃拿掉,人也还可以活一段时间。但小肠就不能拿,拿了就死。

11.“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五藏的气,它不会自己跑到手太阴肺经,一定是因于胃气,才会到手太阴。这是因为小肠的食物经过消化以后,食物里的水进入大肠,再经由小肠火加热蒸化,回到肺里面去。大肠是金,小肠是火,这是火克金的关系。正是小肠在支持肺里的津液,胃气才会跑到手太阴。所以“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

12.“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臓之气独见。”当我们哪个臓生病的时候,胃气阻绝了,没有办法去供应这个臓,臓脉就会出现,在手上被摸到。所以说真藏脉现就会死人,就是因为胃气没有了,小肠不受纳了。

*五臓之气皆胃府水谷之所资生,故胃为五臓之本。手太阴者,两脉口也。臓气者,五臓之精气也。五臓之气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又非惟微和之为胃气也,即五臓之弦钩毛石,各以其时,自为其象,而至于手太阴者,皆胃气之所资生,故邪气胜者,五臓之精气已衰,而不能为弦钩毛石之象矣。如令人有大病而病甚者,胃气绝而真臓见。真臓见者,病气胜而臓气绝也。

注:标记*的句子为补充译注,摘自姚春鹏版《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