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痹论篇

四十三-1、风、寒、湿三气之痹

原文: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倪师注释:

黄帝问道,痹病是由何而生?

岐伯回答道,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在一起,就是痹病也。若风气较多,则成游走性之“行痹”;寒气较多时,则成“痛痹”;若湿气较多,则酸痛不已且固定不移,为“着痹”。

课堂笔记:

1.“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痛,是风寒湿三者合在一起的杂气所形成的。

*痹者,闭也。邪闭而为痛也。

2.你为什么要知道风、寒、湿?因为中药有祛风的、有祛湿的、有祛寒的。

3.以后诸位,处方拿出来一看,如果里面有祛风的药、祛湿的药、祛寒的药,这个处方应该是开给关节痛的患者。反过来说,如果这个病人是关节痛,结果处方开了祛风和祛寒的药,但没有祛湿的药——这病不会好。

4.“其风气胜者为行痹”,有的人是风比较多。风多了痛就会移转,今天痛这个关节,明天痛那个关节,后天痛这个关节。遇到风多的病人,我们开处方时就会把祛风的药开多一点。药的剂量可以加减。

*风者善行而数变,故其痛流行而无定处。

5.“寒气胜者为痛痹”,痛得很严重的,是寒气胜。例如痛风,痛得很厉害,你以为是红肿、湿热,属热证,你开寒凉的药下去,结果没有用。岐伯说是风寒湿,是寒胜。我们开了乌头下去——附子开了还不能行,乌头比附子还强(大热药)——那个痛就去掉了。

*寒为阴邪,痛者阴也,是以寒气胜者为痛痹。

6.“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如果病人说他的痛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例如关节痛得很厉害,这是湿胜。此时我们要把祛湿的药开得重一点。

*湿流关节,故为留著之痹。

7.如果你知道病人的病因是风、寒、湿三气杂合在一起的,你的处方就很简单了,风药、热药、湿药开在一起。我治疗风湿关节炎,包括张仲景治疗风湿关节炎,药也不出几味,把它简化掉,从此痛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有了治。

8.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很可怜,发作时非常痛。我们中药治这个很快。但有的人不信中医,又贪方便,就吃止痛药来维持。到头来就是去洗肾,洗肾五六年后不能洗了,人就死掉了。你嫌麻烦,命就没了。

9.所有的止痛药都会让人肾寒。肾一寒,肾功能就衰竭了。肾寒还会移转到肝,变成肝寒。吃止痛药会伤到肝肾,原因就在这里。不单单是止痛药,很多的药都会伤肾伤肝。因为西药不懂得寒热,西医制造出来的东西就是寒药。

四十三-2、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

原文: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气使然?

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

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倪师注释:

黄帝问,那痹分五种,又是什么呢?

岐伯回答道,若是冬日得痹病名之“骨痹”,春季得痹病名之“筋痹”,夏季得痹病名之“脉痹”,长夏季节得痹病名之“肌痹”,秋季得痹病名之“皮痹”。

黄帝问,那五臓六腑得到痹病,又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道,因为五臓各有所主,痹病久居不去,因而延伸至内造成的。

故骨痹不已,久之必不去,再感受外邪入侵,必会内延至肾臓。如筋痹久不去,又受外感病邪侵入,必使痹病深入于肝臌。如脉痹久不去,又受外感病邪侵入,痹病于是入侵心臓。如肌痹久不去,又受外感病邪侵入,于是痹病进入脾臓。如皮痹久不去,又受外感病邪侵入,致使痹病进入肺臓。

故凡痹病之区分,是各以四季时节为准,在重伤于风寒湿三气之时节来定的。

课堂笔记:

1.人体所有的病,不管内科外科,跟节气都有关系。

*上节论天之三邪,此下论人之五气。

2.冬天发病的称为骨痹,春天发病的称为筋痹,夏天发病的称为脉痹,就脾脏,长夏(至阴)发病的称为肌痹,秋天发病的称为脾痹,这些是不同的症状。但不管它是什么症状,都是属于风、寒、湿。

3.“五藏皆有合。”五臓都有其合的地方,心合脉,肺合皮毛,肾合骨,脾合肌肉,肝合筋。

*皮肉筋骨,五臓之外合也。五臓之气合于四时五行,故各以其时而受病,同气相感也。

4.“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久病的话,这个病就会停在与其所合的地方。

5.“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人的下焦最容易得到湿。所以刚中风寒湿时,湿一定会先伤到下肢,即足踝、膝关节和髋部,因为湿伤下焦。故骨痹了没有治好,停很久不去,这个病会进入内臓,其中第一个伤到的就是肾臓。因为骨痹的风寒湿是停留在骨头上的,骨和肾是相通的。

6.“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如果筋痹没有治好,再感到风邪,就会跑到肝臓里去。

7.“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心。”脉痹没好,又有风寒进来,加重了病情,此时病邪会跑到心臓里去。

8.“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如果在当令节气再受到风寒湿,就会加重病情。

*所谓五臓之痹者,各以其五臓所合之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盖皮肉筋骨内合于五臓,五臓之气外合于四时,始病在外之有形,复伤在内之五气,外内形气相合,而邪舍于内矣。所谓舍者,有如馆舍,邪客留于其间者也。邪薄于五臓之间,干臓气而不伤其臓真,故曰舍曰客,而止见其烦满喘逆诸证。如入臓者则死矣。张兆璜曰:首言以冬遇此为骨痹者,谓痹病之多深入也。故先言骨而筋,筋而脉,脉而皮肤。

四十三-3、痹在五臓及预后

原文: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解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倪师注释:

凡痹病之居于五臓,而产生了病情。如肺伤于痹的,会造成胸满、呼吸气短且呕吐。心伤于痹者,令血脉不通,胃中胀满心烦,气志强烈上冲,呼吸短促、咽干、容易打嗝;气上冲时,令人心生恐惧。肝伤于痹者,令人夜眠易惊醒,喝水多,小便次数多、量少,腹部胀满如怀孕一样。肾伤于痹者,易生水肿,从屁股直下到足踝,从背部向上至项部。脾伤于痹者,四肢倦怠乏力,易咳兼吐白液出,易阻塞咽喉。

肠伤于痹者,频频喝水,小便不通,呼吸浅短,肠呜则腹泻。胞伤于痹者,用手按小腹膀胱位置,会感到里面痛,好像热水烫炙一样;外证是小便困难、鼻流清涕。

阴之性为静,正常时精神内敛。阴津竭则生躁,节制饮食则胃气自生。暴饮暴食,肠胃必伤于痹之气。

病邪入侵造成喘息,乃因痹之气聚于肺所致的。病邪入侵而造成情绪忧郁者,乃因痹邪聚在心所致。病邪入侵造成小便失禁,乃因痹之气聚于肾所致。病邪入侵造成四肢无力又精神不振,此因痹气聚于肝而致。病邪入侵造成肌肉消瘦,此因痹气聚于脾所致。

所有痹之病,若久而不愈,必进转移入五臓也。凡风、寒、湿三者,风气最盛之行痹,是最容易痊愈的。

黄帝问,痹病之人,有些因之死亡,有些却久病不愈,有些却能痊愈,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痹气入臓则死;若只流连在筋骨之间,会造成疼痛很久不愈;若停留在皮表上的,容易痊愈。

课堂笔记:

1.“凡痹之客五藏者”,上节讲的是当痹在关节上的症状,此节讲的是风寒湿跑到内臓去,越来越深了,会看到哪些症状、应该怎么办。

*此论五臓之气受邪而形诸于病也。兆璜曰:臓气受邪则病在五臓,五臓受病转及于经脉形层。

2.“肺痹者,烦满喘而呕。”风寒湿进入肺的时候,病人会烦满喘而呕。因为肺是气机与阳气之所在,很活跃的,它像天幕一样把全身的臓腑盖住。现在风寒湿进来了,就自然会产生气逆,会烦满喘而想呕吐。

3.“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这里的“心下”指的是胃,即胃会鼓起来。五臓相生相克,当心臓受损时,水马上就会过来克火,没有间歇休息的时候。所以我们常会说,心臓一发生问题,首先要注意肾臓,看看它有没有进来。肾主恐,当心发生恐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肾水进来克心火了。

4.“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肝经络在人体横膈的两肋之间,也络在阴器的地方,故当风寒湿进入肝臓时,就会引起这些现象,例如一直跑厕所小便。

*肝气痹闭则木火郁热,故在上则多饮,在下则数便,上引于中而有如怀妊之状也。

5.“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这个“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指的是人本来是用脚走路,而不是用脚跟走路,即现在不能走路,需要坐下来。原因是人的下半身已经水肿了。肾如果受到风寒湿,身上就会有积水。

*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胃气不转,故善胀也。脊椎尽处为尻,肾主骨,骨痿而不能行,故尻以代踵。阴病者不能仰,故脊以代头。

6.“脾痹者,四肢解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脾是土,脾土本来就主湿。现在风寒湿再进来,就会湿上加湿,湿盛到堵中焦,此时人吃的东西下不去,会反呕出来。

*肺气不能通调,故上为大塞。

7.湿很盛造成的呕,光开止呕的药而没开去湿的药,还是止不了呕。所以开处方时你要知道,这个恶心是从哪里来来。我们有很多专门治呕的处方,里边的内容都不一样。诸位从这里读过《黄帝内经》以后,以后听我讲《伤寒金匮》就会觉得很简单的,一看到处方就知道张仲景在想什么。

8.“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如果风寒湿跑到肠子里了,造成湿很盛,人喝的水就会堵塞在那边,小便有时候排不出来,有时候下痢。即前面排不出来时,就会从后面排。

*肠痹者,兼大小肠而言。小肠为心之府而主小便,邪痹于小肠,则火热郁于上而为数饮,下为小便不得出也。大肠为肺之府而主大便,邪痹于大肠,故上则为中气喘争,而下为飧泄也。

9.“胞痹者”,这个胞即女子胞和男子的精宫,在小肠和膀胱中间的那个胞户。它络在心包络。所以看到A片或者脱衣舞很亢奋,导致精子出来的,这是正常人的反应。因为心包与胞的经络是连着的,心意会影响到胞,就会产生精。

倪海厦内经课笔记(72)
*胞者,膀胱之室,内居少腹。邪闭在胞,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水闭不行,则蓄而为热,故若沃以汤,且涩于小便也。膀胱之脉从巅入脑,脑渗则为涕。上为清涕者,太阳之气痹闭于下,不能循经而上升也。

10.“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当风寒湿跑到胞中去时,就会上面流清涕,下面的小便排不出来。

11.“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阴主静。如果一个人能静静地坐在那边,神很稳,神就能内藏阴。如果神很躁的话,阴也随之消亡。

*此言臓气不藏,而邪痹于臓也。阴气者,臓气也。神者,五臓所藏之神也。五臓为阴,阴者主静,故静则神气藏而邪不能侵,躁则神气消亡而痹聚于臓矣。

12.“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如果遇到风寒湿的时候,加倍地吃东西,肠胃就会受伤。

13.真正的养生之道,是要节制食欲,不要吃太多,让胃气生起来。一定要等到肚子很饿时再去吃饭,肚子不饿不要吃。常常保持一点饿是最好的,让胃气一直在那边,胃气就是饿。也不要吃太饱,吃到适中、不饿了就可以。

14.“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痹聚在肺,会有喘息;痹积在心,会令人忧思;痹积在肾,会遗尿;痹聚在肝,会令人全身倦怠无力;痹聚在脾,会令人肌肉没力量。

15.“诸痹不已,亦益内也。”任何的痹症,久不治的话都会影响到内臓,会越来越严重。

16.“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风寒湿三气杂至时,风气盛的证是最好治的。因为病最浅。

17.“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黄帝问,有的痹症会死人的,有的痹症很久也治不好,有的痹症很容易治好,为什么?因为风寒湿的深浅不一。

*此节论邪中臓腑之俞,循俞而亦进益于内。先言阴气消亡痹聚在臓,故后止言六腑亦各有俞云。

18.“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痹证的风寒湿如果入臓,则死。其留连筋骨之间者,疼痛的很久。风寒湿留在皮肤与肌肉之间或里面的,很快就可以好。如果留在筋骨中间的,会疼痛很久。如果进入臓的,病人会有生命危险。即风寒湿进入人体越深,病会拖得越久、越危险。所以我们很忌讳痹入臓。

*此言五臓之痹循俞而入臓者死也。夫风寒湿气中其俞,其臓气实则邪不动臓,若神气消亡则痹聚在臓而死矣。按邪从皮肉筋骨而内舍于五臓者,此邪干臓气而不伤于臓真,故痹客于臓则为烦满喘呕,脉不通,心下鼓,嗌干善噫诸证。其留连筋骨间而不内舍于其合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随气而易散。若中其俞则内通五臓,兼之阴气不藏,则邪直入于臓而为不治之死证矣。

四十三-4、痹在六腑

原文:

帝曰,其客于六府者何也?

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

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chōu)也。

帝曰,善。

倪师注释:

黄帝问,病邪居在六腑消化系统中,又会知何呢?

岐伯答道,这是饮食不知节制,居处不适所造成的。六腑也同五臓一样,各有各的背俞穴。当风、寒、湿三气中伤于俞穴时,适逢此人不知饮食节制,或居所不良,使腑功能衰弱下来,病邪必顺俞而入侵内腑也。

黄帝问,如何用针法来治疗呢?

岐伯答道,治痹在臓,取其俞穴;治痹在腑,取其合穴。痹病循着不同经脉,各有其症状,用针调适其过与不及,则病易痊愈。

课堂笔记:

1.“其客于六府者何也?”黄帝问,刚刚讲的是痹在五臓,如果痹跑到腑呢?即风寒湿在消化系统,会有哪些症状现象?

2.*“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此言六腑之痹乃循俞而入内者也。夫居处失常,则邪气外客,饮食不节,则肠胃内伤,故食饮居处,为六腑之病本。
足太阳膀胱经上有五臓六腑的俞穴,病邪会从这些俞穴循经进入相应的臓腑

3.“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都有腧穴。如果平时饮食不知节制,大饱大饥的话,风寒湿一样会通过腧穴入腑,即进入消化系统。所以如果你随时饮食保持节制,风寒湿就不容易进入你的身体。

*张兆璜曰:邪中五臓之俞,而阴气淫躁应之;邪中六腑之俞,而食饮应之。再按《灵枢·口问篇》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夫风寒雨湿,合而为痹矣。居处失常,则邪中臓腑之俞矣。喜怒病臓,惊恐伤阴,则阴气消亡矣。饮食自倍,则肠胃乃伤矣。是以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和于阴阳,故能形与神居,度百岁乃去。

4.“五藏有俞,六府有合。”五臓有腧穴,六腑有合穴。当五臓中风寒湿时,下针相应的俞穴。六腑中风寒湿时,下针相应的合穴。

5.“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chōu)也。”病瘳(chōu),疾病痊愈。人体背俞穴是专门治疗臓病的,肝心脾肺肾都有。合穴则是治疗腑病的。其他的经络上的病证,则按照相应经络来取穴就可以了。

四十三-5、痹与荣卫气血

原文:

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

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帝曰,善。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

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小,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倪师注释:

黄帝问,那人体的气与血,也会有痹病吗?

岐伯答道,血者,是来自饮水与五谷的精华,能协调五臓之关系,分散在六腑之中,故能入全身之经脉,上下全身贯通五臓,连络六腑。卫气者,是水谷产生之热气,其性慓悍,散走迅速,无法入于血脉中。它顺延皮肤肌肉之间,使体内三焦油膜充满其肠热之气,分散在胸与腹腔之中。使血与气生病的,乃因其逆行所致。只要使其顺行,则必愈。此血与气皆不会与风、寒、湿三者结合,所以没有痹病。

黄帝说,答得好。痹病有的痛,有的不痛,有的会麻痹,有的会时冷时热,有的会很燥,有的会很湿,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答道,疼痛的症状乃因寒气盛也,此因寒则生痛。有的无痛感却麻木不仁的,此表示病已久且深入体内,使气血行走生阻涩,但经脉仍通,所以不痛。皮表没有气血的滋润,所以麻木不仁。

感觉冷的,是因病人本身的阳气就少,阴气过盛,而与病邪相抗产生的。感觉发热的,是其人素为阳气过盛,阴气不足。此时如病邪胜过阳气,阳热之气必遭受压制,此热因痹而生的。

此人多汗且皮表湿濡者,表示湿气很强,因为阳气不足,阴气过盛,又感受湿邪造成的,所以会多汗且皮肤过于湿润状。

课堂笔记:

1.“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荣卫,指的是气血。黄帝问,风寒湿会不会进到气和血里去?

2.“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气和血,统统来自于水谷。食物里阴的部分形成了人体的血,食物里阳的部分形成了人体的气。

3.“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气不会入脉,而是在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这里讲的是气走三焦。

4.“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风寒湿的痹症不会入血分,也不会入气分。它只会在皮肤和肌肉之间,或骨和筋之间,或在臓,或在腑,但是绝对不会跑到血脉里去。

5.“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痹证有的痛,有的不痛,有的不仁,有的寒,有的热,有的燥,有的湿,为什么有那么多症状?

*不仁,不知痛痒也。燥者谓无汗,湿者多汗而濡湿也。

6.“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痛绝大多数是来自寒。当然也有热,只有一种,就是操劳的人。所以如果遇到病人腹痛,你光开一些活血化淤的药,病人还是会痛。因为你没有开祛寒的药。

*寒气胜者为痛痹,故痛者寒气多也。《终始篇》曰:病痛者阴也。人有阴寒,故痛也。上寒字言天之寒邪,下寒字言人之寒气。盖天有阴阳,人有阴阳,如感天之阴寒而吾身之阳盛,则寒可化而为热,如两寒相搏,凝聚而为痛痹矣。

7.“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不痛不仁的,即浅痛的病证,是已经病很久了,风寒湿跑到更深处的地方去了。

8.“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风寒湿不会进入卫气,但它会让流行的气受到阻塞,速度减缓,从而造成经络不通畅,这种症状称为不仁。

9.“其寒者,阳气小,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人的体质分两种,一种是素热,比较肥胖,喜欢吃膏粱;一种是素寒,比较瘦弱,饮食清淡。素寒的人天生阳气少、阴气多,当其受到风寒湿时,其中的寒与寒相通,会加重病情,出现极痛的症状。而素热的人天生阳气多、阴气少,当其遇到风寒湿,则会出现热证。

10.“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湿证的病人很好玩,并不见得你会看到他身上流很多汗。但在诊脉时,你一摸脉就会感受到病人身上的皮肤黏乎乎、湿哒哒的一层,这是湿太盛。

11.“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阴阳应该是平衡的,阳少的话阴就会盛。阳的作用是固表,人体皮肤里有很多水分,它不会丧失掉,是因为有阳在固它。当阳一虚、阴一盛的时候,阴的津液就会跑出来。这种人在受到风寒湿时,寒气会加重,因为阳少阴盛。

12.《黄帝内经》不讲药性,他只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即八纲辨证。但中药也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的药是走表,有的药是走里,有的药是阴药,有的药是阳药,有的药祛寒,有的药祛热,有的药补虚,有的药去实。《神农本草经》就是按照《黄帝内经》的八纲辨证来选择用药治病的。

四十三-6、不痛之痹

原文: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倪师注释:

黄帝问,有的痹病不痛,是为什么呢?

岐伯答道,痹附在骨,令人身重。痹在经脉,则令人血凝结而无法舒畅地流行。痹附在筋上,令人四肢伸展不顺。痹留于肌肉,就会麻木不仁。痹留至皮肤上,令人生寒意。凡以上五者,都没有痛症。

素有痹病之人,遇寒气入侵,则必生拘急状;遇热邪入侵,则四肢会弛缓无力。

黄帝说,答得好。

课堂笔记:

1.“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有的痹证病人完全不痛,为什么?

2.“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痹在骨,身体会感到很沉重。痹在脉,血脉会凝住。痹在筋,脚不能伸直——当你看到有人脚不能伸直,就知道是筋的问题。痹在肉,就会感觉麻木不仁。痹在皮,人会感觉寒冷。这五种痹,都是不痛的。

*经云:气伤痛。此论邪痹经脉骨肉之有形,而不伤其气者不痛。夫骨有骨气,脉有脉气,筋有筋气,肌有肌气,皮有皮气,皆五臓之气而外合于形身。如病形而不伤其气,则止见骨痹之身重,脉痹之血凝不行,筋痹之屈而不伸,肉痹之肌肉不仁,皮痹之皮毛寒冷,故具此五者之形证而不痛也。

3.“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这个“虫”,《甲乙经》作“急”。意思痹证遇到寒,则聚集、整个连起来、缩起来。痹证遇到热则松弛。虫和纵,意思刚好一正一反。

*孙诒让《札迻》对这个“虫”还有过校勘,他说“虫”当作那个“痋(téng)”,“虫”当为“痋”之借字。

4.例如有人中风,手不能弯起来,一直是张开的状态,这就是“纵”,即风热。热证的处方就跟寒证的不太一样。

*此承上文而言,凡此五痹之类,如逢吾身之阴寒,则如虫行皮肤之中,逢吾身之阳热,则筋骨并皆放纵,又非若病气之有寒则痛,阳气多则为痹热也。兆璜曰: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如逢寒则阳亦阴寒,故皮肤则虫,逢热则阴亦阳热,故筋骨驰纵。

注:标记*的句子为补充译注,摘自张志聪版《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