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长刺节论篇
五十五-1、针寒热、治深专者与腐肿
原文: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
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阴刺,入一傍四处,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藏。迫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藏,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
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
倪师注释:
针家如不依靠脉诊,完全以问病情方式来作诊断,此时须注意:
针头病之患者,下针须深至骨边,病方能除。针不可刺入骨中,或在皮肉间穿刺。皮部是针必经之道,迅速通过不可滞留其间。
针刺寒热病时,主针下后,必须在上下左右各加一针方可尽除病邪。
若遇病邪深入臓者,则须刺臓。背部五臓之俞穴乃是其与外界交流气机之所在,针刺背俞可强迫内臓之病邪外出,俟腹中寒热现象停止而出针。其无论何种刺法,都采浅刺,且出针时泻血。
治疗脓肿疮家者,直接刺肿部放出脓。深浅及针孔大小全视其脓肿状况而定,刺大脓则多出血,刺小脓肿则下针要深,直到皮表回复原状,则停止治疗。
课堂笔记:
1.“刺家不诊,听病者言。”针灸家、下针的人不诊脉,但你要注意听病人讲话。
2.四诊合参中,望、闻、问已经很足够了。真正的中医摸脉,只是为了确定望、闻、问得出来的答案。若脉证不同,则舍脉取证。
3.“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病人头痛,则埋针、刺到骨边,病人就好了。
4.“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扎头部,就是扎到皮和骨的中间。
5.“阴刺,入一傍四处,治寒热。”如果是病人出现寒热的症状,全身发冷或全身发热,我们一针下去,然后在下针穴道的上下左右的一寸处再各加一针。
6.什么叫针寒热?在不摸脉的情况下,你问病人,你的冷是从哪里来的,是里面冷还是外面皮肤冷?如果病人回答是皮表冷——当然我们一摸脉就知道皮表冷是浮脉——肺主皮毛,皮毛合肺,你就下一针身柱穴,再在身柱穴的上下左右一寸处各下一针,这时病人的寒就会散去。如果病人说他的冷是从骨头里出来,肾主骨,那你就挑治肾的穴道下针。所以针寒热没有一定的穴道,但都是在主症穴道旁的上下左右一寸处各下一针。
7.“深专者,刺大藏。迫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藏,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这是针对病情很深、深到骨头旁边的刺法。
我们的背上有所有臓腑的俞穴,例如心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也有胆俞、小肠俞、胃俞、大肠俞、膀胱俞。如果深病是从臓发出来的,我们就要在病人背上相应的俞穴下针,比如胃病就扎胃俞,肾病扎肾俞,三焦病就扎三焦俞,诸如此类。当针刺了相应的臓腑俞穴时,病人腹中的寒热就会自然就会停止。
8.“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黄帝内经》一再强调,膀胱经是少气多血的经。所以一般来说,当你在膀胱经上治病时,不论是气喘、癌症还是肾病都一样,不仅可以在俞穴上下针,还可以点刺放点血。但一定是在病人还有正气、还可以跟病邪做抗争时才放血,这样病邪才会往外走。如果病人元气大虚,放血只会让病邪更深入。
9.“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治疗腐肿,即痈肿、化脓时,我们就直接扎针在脓肿上。针刺的深浅看痈的大小。如果痈很深,就刺得深,痈浅就刺得浅。
10.如何知道痈的深浅?很简单,你把它捏起来一摸就知道了。
11.“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一般扎脓的针都很粗。扎的时候还要把针孔摇大一点,让脓化出来。如果脓还不出来,你还需要用火罐把它吸出来。32号的毫针没有用,治不到位的。
12.只要是皮肤开口的脓,通通要把脓放出来。你不用管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因为已经化脓了,代表病就在里面。只要把脓抽掉,病人的恢复就会快很多。
13.“必端内针为故止。”针要一直往下,碰到底,扎到好的肉为止。
五十五-2、少腹有积与华佗夹脊
原文:
病在少腹有积,刺皮腯(tú)以下,至少腹而止。刺侠脊两傍四椎间,刺两髂(qià)髎、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
倪师注释:
如病在少腹中有积时,则下针在脐下有脂肪的穴位,至少腹积病位而止。再加刺华陀夹脊第四椎位与膏肓穴,并在居髎与季肋中取穴位下针,如此则能导出腹中积气,俟热退后即止针。
病在少腹,引起腹痛无法大、小便时,此病名曰“疝”。此病由中寒而来的。可针刺少腹及两股间与腰骨间之穴位,必有压痛点,待其感觉热时,病就好了。
课堂笔记:
1.“病在少腹有积,刺皮腯(tú)以下,至少腹而止。”皮腯(tú)即脂肪。如果少腹有积块,针就直接穿刺脂肪,一直到少腹的痞块为止。针不要穿到硬块里面去,针只扎到硬块上,扎完后留针。这是治疗少腹有积的正面穴道。
2.临床上,你会发现妇人如果肚子有硬块,站着时摸没感觉,躺下一摸就摸到了,很大一块硬硬的。
3.“刺侠脊两傍四椎间”,侠脊即华佗夹脊,在督脉外开五分处(外开一寸半是膀胱经)。下针拿一寸的针直着扎下去没关系。督脉的第一椎——大椎算的第四椎,从这里开始两旁各两针,还有在膏肓穴扎针。这是治疗少腹有积的背面穴道。
4.在人体背部第十四椎(命门穴)往上一截(即第十三椎外或第1腰椎棘突下),外开3.5寸的地方,有个奇穴,叫做痞根。
5.“刺两髂(qià)髎、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在针灸的观念里,所有的病都是从外面进到皮肤表面,没治好的话,病邪就从孙络就跑到主经,再从主经跑到臓腑,病越来越深,“百病风之始”。这里的“两髂髎、季胁肋间”的穴道,讲的就是痞根穴。在这里下针,导腹中的气,让热往下走,少腹就会开始热,热排出来就好了。
6.这个热并不是从阴部排出来的,而是上焦的热直接进入少腹,让肚子热起来,热起来以后肚子里的肿瘤、硬块通通会消掉。这是扎少腹硬块的针法。
7.所有的积块全部是来自寒。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下焦是热的。灸也很好,例如灸关元非常好,会长命百岁。
8.“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所有的疝通通是寒。寒疝很强的时候,病人会吐白精出来,肚子也很痛。这种情况我一味药就好了。越重的证,药越少。
9.“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黄帝内经》不讲药,只讲针灸,疝气用针灸也可以治得好。寒疝发作时,腹痛会很强。这时你就压病人髋骨的少腹两股(腹股沟)之间,哪边痛就扎哪边。你在病人后腰的腰骨之间,即第十四椎周围,也可以找到压痛点。
10.按照压痛点来下针是最标准的治疗穴位。痛点就是阿是穴。因为每个病人寒的位置都不一样,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所以压痛点会稍微有转移。
五十五-3、病在筋、肌肤、骨
原文: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
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倪师注释:
病生在筋,令人抽筋关节痛,无法行动,此名“筋痹”。可针刺痛部,针入筋与肉间,不可刺中骨,直俟筋热起时出针,病愈。
病在肌肤间,会令肌肤疼病,名为“肌痹”。针刺在大小肌肉间,下针多且采深刺,此为伤于寒与湿气,待病人觉针头热时就出针。不可刺伤筋骨,一旦伤及筋骨,日后会生痈肿或引起其它病变。
病在骨时,会使人觉得骨重,无法抬举重物,骨中髓部酸痛,阵阵寒意由内而生,此名“骨痹”。针刺必深。但通过肌肉血脉时,不可误伤。针从大小肌肉间下,直达骨边,俟觉得骨部发热,表示病愈,则可止而出针。
课堂笔记:
1.“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筋有病的时候,会关节痛,筋也痛,没办法走路,我们称之为筋痹。
2.“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所谓不可行,筋病一定发在膝关节的地方,就是不能伸直和弯曲了。筋会阳陵。所以我们下针阳陵泉来治疗筋病,从阳陵泉一路透到阴陵泉去。这个透针不是在扎到骨上,而是扎在筋的中间——筋也很深,从阴筋、阳筋一路透过去。
3.如果仅以腿部来说,膝盖以上是气街,是阳,膝盖以下是阴。针从阳陵泉透到阴陵泉透,阴阳就交接起来了,病人会恢复得很快。这就是临床上,阴陵泉和阳陵泉的两个穴,各扎两针和一针透两穴的效果完全不一样的原因。
4.“不可中骨也。”不要随便刺到人家的骨头上。
5.“病起筋炅,病已止。”针扎了一段时间后,病人就会感到膝盖上穴道的地方整个热起来了,这时你就可以拔针出来了。
6.“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脾主肌肉,脾管劳动,管四肢。所以湿和冷很盛时会伤到脾。
7.“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治疗肌痹,针要下在两个肉的中间,不要扎得很深,会伤到筋骨,更不要碰到骨头。
8.“以热为故。”你捻捻针,针发热了停在那边就可以了。
9.“无伤筋骨。”如果病明明在肌肉却扎到骨边,伤到了筋骨,就是扎太深了。
10.“伤筋骨,痈发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过去的针因为消毒得不好,才会产生那么多病变。实际上现在的针会消毒得比较好(一次性针),稍微针扎得过一点,也不会严重到哪里去。
11.“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病在骨,人就没办法举重物,因为人能够抬重物就是靠骨。
12.“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治骨病时,深刺不要伤到脉和肉,针直接扎到骨头旁边。
13.“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针下到骨旁边后,病人会感觉下针的地方很热,即感觉骨很热。
14.我们在扎针时,病人常常会有发热或发寒的现象,看你的手法再动。
五十五-4、狂证和大风
原文:
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
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止。
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
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倪师注释:
病生在阳经时,呈现出忽冷忽热、分肉间亦有忽冷忽热的现象,此名曰“狂”。可刺盛大的阳经脉,使之虚弱下来,俟全身觉得发热则停止,病必愈。
又有病始发时一年一次,不治好,则成每月一发;再失治,则成每月发四、五次,此名“癫病”。宜刺各分肉间,及各经脉之穴位。如遇只发热、不恶寒之病人,则只宜针刺调和,发作停止,则针亦停止。
如果因风邪致病,且忽冷忽热,一日出数次的热汗,此时可先刺肌肉分肉间及络脉位。多汗且忽冷忽热者,探用三日一刺,须满百日方愈。
受大风而病之人,其证是骨部沉重,须及眉皆落,此名“大风”(痳疯)。针法在肌肉中即可,使之汗出。满百日后,待脱落之须眉再生出时,即可停止刺法。
课堂笔记:
1.“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如果病在阳脉上,忽冷忽热,我们称之为狂。
2.“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所谓刺子虚脉,即病在阳经,则针下阴经。比如病在胃经,则扎脾经。人阳盛时,阴就会虚,所以我们要用阴把阳导下来。因为扎阴经时,阴会上去,阳就会下来,阴阳是一个循环。
所以看到病人平常有一点热的时候,我们用一点寒药下去他就好了。但是,有的病人是极热极热的,我们用寒药下去好不了,得用热药下去马上冷下来。因为热极生寒,寒极生热。所以治疗狂证(病在阳脉)时,我们常常在阴经上扎。
3.“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狂证刚开始发在诸阳,为阳亢,一年发一次。如果没有治好,病人会一个月发一次,进而一个月发四五次,这是癫痫。这个病针灸可以治的。
5.“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癫痫证为风、寒、热,热时汗出,一天发作好几次。这种情况除了弱脉者,都是表证。
6.“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有寒有热,指的是病气在转变时,人体阳气的进退。阳进病退时,人就感到稍微热,病进阳退时,人就感到稍微冷。流汗是因为表虚,因为病在表。此时针下得很浅,扎在腠理和络脉中间。三天扎一次的话,一百天就好了。
7.“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当病大风,会严重得眉毛和头发都掉下。像麻风病才会有这种症状,眉毛掉下来,鼻子也掉下来。
8.“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治疗大风要用深针,要刺肌肉和骨髓,针要扎到骨头旁去。扎两百天,才能让他的头发和眉毛通通长回来。
注:标记*的句子为补充译注,摘自张志聪版《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