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游园会#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在浙江省东阳市,有一个名叫花园的村庄,40年前的花园村,却是一个连邻村都不愿嫁女儿来的穷乡僻壤。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的穷山村,如今已经成为了年营收725亿元的’超级村’?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村的村长,身家竟高达165亿元。
花园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它又是如何成为盛产’亿元户’的聚宝盆?
花园村的崛起,离不开村书记邵钦祥的带领,正如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邵钦祥的创业故事堪称传奇,从一个贫困山村的普通村民,到身家超过170亿的企业家,他的成功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智慧。
当年,邵钦祥的婚礼成为了他创业的起点,当时的花园村极度贫困,村民年人均收入仅87元。
为了让婚礼体面些,邵钦祥从邻村借电用上了电灯,婚礼中途电被人为掐断,这件事激发了邵钦祥让花园村富起来的决心。
从创办一个小小的蜡烛厂开始,邵钦祥带领村民一步步走向富裕,他不断将赚来的钱投入到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解决了村民的用水、用电等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修建机耕路,办电厂,通自来水,建影剧院,每年做一件事,花园村的面貌逐渐改变。
邵钦祥做了一件大事,他将村里40多家个体商户集合起来,成立了花园工业公司,这一举措大大增强了村民的抗风险能力,也为后来花园集团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花园集团正式成立,年营收规模达到了3亿元左右,已经成为当地知名企业,而邵钦祥的眼光并不局限于此,他与中科院合作,投资维生素D3项目。
这个决定堪称神来之笔,经过5年时间,4000多万的投入,2001年产品研发成功,2003年打入海外市场
如今,花园生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企业,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
邵钦祥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个人财富的积累上,更重要的是他始终没有忘记带领全村共同致富,据他自己所言,自从做了村书记后,四十多年来他前后给花园村投入20亿。
这为花园村带来了1家上市公司,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如今的花园村,贫困户的标准是家庭资产500万元以下,这个数字足以让人惊叹。
从两年开始,邵钦祥掌舵的花园集团营收382亿元,利税合计16亿元,他本人在胡润全国百富榜上排名第336位。
从一个贫困山村的普通村民,到如今的亿万富翁,邵钦祥的成功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带动了整个花园村的发展,将其打造成为了浙江第一村,实力不亚于闻名全国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在花园村的发展历程中,红木产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传统产业,在花园村人的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村民开始尝试做红木家具生意,起初,这只是一个小打小闹的副业,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其中。
他们从最初的简单加工,逐步发展到设计、制作、销售一条龙服务。
花园村的红木产业发展,得益于村集体的前瞻性规划,村里建立了完整的红木产业链,从原木市场、板材市场到雕刻油漆中心,再到生产基地和展示销售,一应俱全。
随着红木产业的壮大,花园村逐渐成为’中国红木家具第一村’,直到去年为止,全村3056家个私工商户中,红木相关行业占比高达58.02%。
花园红木家具城更是成为了行业标杆,50万平方米的市场面积吸引了2300多个品牌进驻。
但花园村人并没有固步自封,他们深知,传统产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于是,他们开始在红木产业中融入新技术、新理念。
‘花园购’线上平台的推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平台采用3D复刻和AR增强虚拟现实技术,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360度全方位欣赏红木家具。
这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也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花园村的红木产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村里走出了一批木雕大师,他们的作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红木产业的成功,为花园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形成了独特的产业文化。
仅仅依靠红木产业,能否支撑起花园村的长远发展?面对这个问题,花园村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发展之路】
经过多年发展,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企业,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0%,公司成功上市后,成为花园村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除了生物医药,花园村还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花园集团旗下的50多家全资和控股公司,涵盖了生物与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红木家具与木制品、建筑与房产、教育卫生与旅游文化等五大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花园村还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花园村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70万人次。
红木文化、乡村风光、现代化建设,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为村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多元化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管理模式的创新,2023年6月,花园村成立了市政管理委员会,下设7个部门。
这一举措标志着花园村的管理模式向城市化迈进,为村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花园村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使得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19年,花园村全村实现营业收入60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3.5万元。
这个曾经的穷山村,如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浙江第一村’。
花园村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是村民们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村领导前瞻性决策的成果,更是改革开放政策红利的体现,花园村的发展模式,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无独有偶】
花园村的成功引人瞩目,但它并非孤例,在浙江省,像花园村这样的富裕村庄还有不少,譬如,位于宁波的周巷村,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4亿元。
温州的南浦村,202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1亿元,这些村庄的崛起,折射出浙江乃至中国乡村振兴的光明前景。
富裕并不意味着发展的终点,花园村和其他富裕村庄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留乡村特色?
对此,花园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传统产业中融入新技术,在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
同时,花园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如何在快速发展中保护环境,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如何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等。
花园村的未来之路,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保持创新精神,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花园村就一定能够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在前列。
花园村的经验,为其他村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每个村庄都有其独特之处,不能简单照搬,关键是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花园村的崛起,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从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到年营收超700亿元的’超级村’,花园村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国农村的巨大潜力。
它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花园村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正确的发展理念,勇于创新,善于把握机遇,任何一个普通的村庄都有可能创造奇迹。
澎湃新闻————走进全国首个“村域小城市”,看穷山村如何变成“绿富美”
中朝俄电子贸易网————浙江东阳花园村:“点木成金”让富民产业持续“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