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欧洲第一次被文明之火点燃,仅仅过了200多年,这团文明之火就熄灭了。在公元前1350年左右,迈锡尼人撤离了克里特岛,克里特岛随即崩溃。之后,希腊大陆上的迈锡尼、梯林斯、底比斯和皮洛斯也陷入了长期的衰退。宫殿和防御工事被破坏和被放弃。到了公元前1200年,希腊大陆的人口锐减了90%,文字也失传了。

2、因为文字的失传和宫殿的毁灭,公元前1200-公元前800年这段时期,就被称为欧洲的“黑暗时期”。

3、公元前1200年的这场大崩溃,波及的并不仅仅是希腊,而是埃及和两河流域人类第一个青铜文明,整个都崩溃了。除了埃及勉强维持了下来,巴比伦、亚述和赫梯这几个著名的古代帝国,都毁灭了。

4、为什么各地的青铜文明都在这一时期消失了?是谁终结了青铜时代?今天的历史学家们基本上有个共识,就是全世界青铜文明的终结和海上民族的入侵有关。

5、比如,在这个时期当政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率领古埃及人就和海上民族进行了三场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全部获胜。在拉美西斯三世神庙整座建筑的墙壁上,有一幅图就描绘了拉美西斯三世开弓拉箭,击败入侵者的画面。

6、关于海上民族是谁,今天至少有七八种说法,学界并没有一个定论。美国华盛顿大学考古学教授埃里克·克莱因。在其所著的《文明的崩塌》中给出的解释应该更为可信。他认为,所谓的“海上民族”,其实是3000多年前东地中海那个贸易网络崩溃后形成的流民。

欧洲史笔记 3 :欧洲长达400年的所谓“黑暗时期”

7、公元前1479年,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为了解决其统治合法性不足的问题,大兴土木,东地中海这一区域贸易的规模和范围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贸易网络的建立和大提速当然会增加社会的总财富,但它并非没有副作用。公元前12世纪的这个贸易网络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8、首先,贸易所带来的财富,被用于修建神庙和宫殿,以及精英阶层的奢侈品消费。大规模的贸易导致了大规模的社会动员,这增加了统治者对全社会的榨取率,也使得同一个政治实体内部的贫富差距加大。

9、其次,在一国之内收入差距增大的同时,国与国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会增大。由这个差异而导致的怨恨和觊觎,会逼得比较富的那个国家要拿出很多钱来修城墙和养武士,这极大地提高了社会运行成本,最终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战争和经济的衰退。

10、3000多年前,东地中海那个贸易网络崩溃后的结果就是:偏远的希腊大陆,表现为精疲力竭后的放弃。在希腊港口城市皮洛斯,人们只是简单地离开了,甚至懒得对宫殿和城墙进行破坏。而在埃及和赫梯等中心地带,则是表现为帝国之间的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流离失所、生活无着的人群蝗虫般惊人的破坏力。这些蝗虫般四处游荡的人群,被泛指为“海上民族”。

11、为什么贸易崩溃了,欧洲人的线形文字B就会失传呢?这是因为线形文字B主要是用于记账,它就像公司食堂发行的饭菜票,公司倒闭了,那么它也就失传了。

12、其实,这四百年所谓黑暗时期,即使是在希腊地区也并非漆黑一团。塞浦路斯人顽强地保留了线形文字B的火种。而几乎就在迈锡尼衰落的第一时间,位于优卑亚岛的勒夫坎第就开始繁荣起来。在那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宏伟的宫殿、炫耀性的墓葬和巨大的城墙。

13、《希腊3500年》的作者罗德里克·比顿教授推测,公元前12世纪贸易崩溃后,希腊世界的重心确实发生了从西向东、从南向北的转移。具体说来也就是,从伯罗奔尼撒半岛转移到了优卑亚岛上的勒夫坎第,紧接着阿提卡平原上的雅典先后崛起,说明了希腊人第二次加入中东贸易时,已经不再需要假克里特岛之手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产业链已经发生了转移。

14、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中东地区慢慢恢复了稳定和繁荣,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再一次扬帆起航,到处寻找商机。希腊人从腓尼基人那里又一次学会了文字。

15、这一次,希腊人对文字做了智力含量极高的改造。腓尼基人的字母只有辅音,没有元音。希腊人去掉了一些他们用不上着的辅音字母,添加了五个元音字母。元音字母的发明,这个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因为口语天生具有离散性,希腊又是多山地貌,有了元音的字母表,就有效遏制了方言进一步的离散倾向。

16、从此,希腊语就成了塑造希腊人共同体最强有力的工具。不说希腊语的人,就成了所有希腊人共同的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