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我们讲得明白!

我们在前面的《走进神秘术数之王:奇门遁甲》《奇门遁甲实战讲解:一招学会阴阳二遁的排局起局》这两篇文章中知道了奇门九宫八卦阵里阳遁有九局、阴遁有九局,阴阳二遁加起来是十八局,十天干在每一个奇门局里都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我们将十天干恢复它的时间含义,配以十二地支,那么一个干支代表一个时辰,全部配完刚好是六十个时辰(六十甲子),这六十个时辰里,由元帅甲子戊带头,刚好全部演完一个阵局。

六甲大将每一个都带班十个时辰,比如一甲元帅甲子带班的十个时辰分别是:甲子时、乙丑时、丙寅时、丁卯时、戊辰时、己巳时、庚午时、辛未时、壬申时、癸酉时;二甲大将带班的十个时辰分别是甲戌时、乙亥时、丙子时、丁丑时、戊寅时、己卯时、庚辰时、辛巳时、壬午时、癸未时。以此类推,实际上刚好是六十甲子一个轮回。

图片

在这个六十个时辰中,三奇六仪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六十个时辰刚好演练完一局,那一年中能演练多少局呢,我们算一下就知道了,一天是十二时辰,六十个时辰也就是五天,那么就是五天演练一局,所以古人就把五天一局称作一元。

一年中有二十四个节气,一个节气十五天,刚好能演练完三局,古人就把第一个五天一局称为上元;第二个五天一局称为中元,第三个五天一局称为下元。也就是一个节气配上、中、下三元,三个局,所以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有七十二局。

同时又根据九宫八卦的空间位置与二十节气上的时间关系,坎卦一宫正北方位对应的是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艮卦八宫东北方位对应立春、雨水、惊蛰三个节气;震卦三宫正东方位对应的是春分、清明、谷雨三个节气;巽卦四宫东南方位对应的是立夏、小满、芒种三个节气;离卦正南方位对应的是夏至、小暑、大暑三个节气;坤卦二宫西南方位对应的是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兑卦七宫正西方位对应的是秋分、寒露、霜降三个节气;乾卦六宫西北方位对应的是立冬、小雪、大雪三个节气。

图片

从上面的对应关系,我们可看到,在奇门遁甲中,九宫八卦的方位采用的是后天八卦,而且对应二十节气在月份上跟周易古典蓍法、梅花易数这些有区别,奇门遁甲里,根据的是“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的原理。阴阳二遁以夏至和冬至作为分界线,基本上每卦对应的节气都往后顺延了一个节气。每卦对应三个节气,刚好将二十四节气分配完。

所以,在奇门里,八卦和干支的阴阳属性都因节气时间上的顺延和分配有了一些调整,四阳卦指的是坎、艮、震、巽,四阴卦指的是离、坤、兑、乾。十天干中前五个甲、乙、丙、丁、戊为五阳时,后五个己、庚、辛、壬、癸为五阴时。古人所谓的阳时利客、阴时利主里的阳时、阴时就是这个意思。

图片

按照“冬至一阳生”,所以从冬至开始,用的都是阳遁,一直到夏至,又根据“夏至一阴生”,从夏至开始,用的都是阴遁,如此循环往复,也就是从坎一宫对应冬至节阳遁开始,离九宫对应夏至节阴遁开始,形成了一卦一宫三个节气的格局。

那在每个节气里分别用什么局呢?古人规定了,从冬至开始,冬至一七四,小寒二八五,大寒三九六,啥意思呢?意思是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中元为阳遁七局,下元为阳遁四局;小寒节气中的上中下三元分别为阳遁二局、阳遁八局、阳遁五局;大寒节气中的上中下三元分别为阳遁三局、阳遁九局、阳遁六局。从夏至开始用阴遁,夏至九三六,小暑八二五,大暑七一四,意思与上面阳遁局同理。

图片

为什么会像上面这样来确定呢?每个节气的上中下三元用什么局,看起来是如此的眼花缭乱,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当然是有的,我们要从本质上去看问题,去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能一清二楚了。

看第一个基本的规律,先从冬至阳遁一局开始看,从上面我们知道,以冬至节开始的三个节气对应的是北方坎卦一宫,所以冬至上元就从阳遁一局开始;以立春节开始的三个节气对应的是东北艮卦八宫,所以立春上元就从阳遁八局开始;以春分节开始的三个节气对应的是东方震卦三宫,所以春分上元就以阳遁三局开始;以立夏节开始的三个节气对应的是东南巽卦四宫,所以立夏上元就以阳遁四局开始。综合来看,与我们上面提到的坎艮震巽四阳宫相互呼应,也就是只要经过这四宫,都是用阳遁局。

同样的推理,夏至从阴遁九局开始看,夏至开始的三个节气对应的是南方离卦九宫,所以夏至上元就从阴遁九局开始;立秋开始的三个节气对应的是西南坤卦二宫,所以立秋上元就从阴遁二局开始;秋分开始的三个节气对应的是正西兑卦七宫,所以秋分上元就从阴遁七局开始;立冬开始的三个节气对应的是西北乾卦六宫,所以立冬上元就从阴遁六局开始。也就是只要经过离坤兑乾四阴卦,都是用阴遁局。

图片

在第一个规律中我们已经说完了坎艮震巽四阳宫、离坤兑乾四阴宫中每一宫对应的第一个节气上元用什么局,那么这一宫里第二个节气、第三个节气的上元分别又用什么局呢?以及每一个节气里的中元、下元用什么局?为什么是冬至一七四、夏至九三六呢?这些规律的解读我们留在下一篇文章。欢迎大家点一下关注作者,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篇文章的讲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