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说实话,《秋天的怀念》的思路没想好,第一节课便开始了。

每一节课,我的课堂板书都是正标题 副标题的形式。

这一节也不例外。

因为找不到更特别的开课点(个人自造词,类似能激发兴趣的导入),就跟孩子们说,读完课文,你特想把那一个句子转化一下,作为课堂的“主标题”?

我拟定的是——一个平凡母亲的期许:好好儿活。

图片

好像不太费劲,不大一会儿,跟我共鸣的读者晞玥就出现了。

然后我们继续读——母亲的哪一个细节特别打动你?

图片
图片
“挡在窗前”怕我触景生情;
“忍住哭声”以安抚我为主;
“偷偷听着我的动静”的小心翼翼……
图片

很快,聪明的孩子们,已经捕捉到了这课后提示的句子里的动人之处。

对不对,肯定没问题。但又好像觉得少了什么。

《秋天的怀念》最动人的细节到底是什么?

上完课,脑子里盘旋的就是这个问题。“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不知怎么地,脑子里冒出来这一句话。

回忆性散文最独特的地方就是情感内蕴丰厚,作品里其实有两个“我”,一个是“回忆时的我”,一个是“写作时的我”。入学课程共读《朝花夕拾》我还曾提及。

那么《秋天的怀念》,除了读母亲,还有一个就是要读那两个“我”啊。

是我的起头——那个主标题,无形中限制了孩子们的阅读范围!

于是,新的一节课,我们继续“读读《秋天的怀念》”。

我觉得这篇课文不是拿来看的,就是要我们来好好读的。看,编写还提醒我们,体验着读。我提醒他们看课后“五”。

又说,本来觉得我比较适合扮演母亲,因为生活中,我毕竟有真实的母亲身份,但今天,我也想让你们借住这个文本体验下母亲的角色。有了体验,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于是体验开始了。看着画面,我有点担忧。这个作品的基调的低沉的,但是体验母亲和瘫痪的儿子的角色对于十二岁的他们多新鲜啊,所以他们的合作还是很热闹的。

展示前,我诚恳表达了这层忧虑,也强调“分角色”朗读的目的。

实际呈现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那个小心翼翼的母亲,那个暴怒无常的儿子,那个压抑隐忍的母亲,那个虽有回应但面无表情的儿子,他们都能注意到,尽力通过语气语调的调整呈现出来。

然后,我们再聊——最打动你的细节到底是什么?

全班再齐读时,突然一个词跃入心头……

不着急,先听他们说吧。

说了好几处课后题提示之外的,下面具体出示一处——

老师,最打动我的是“那就赶紧准备准备”,“赶紧”是母亲自知自己时日不多的催促,这个太动人。

图片

多么新颖的发现!

合作学习“站立法”被运用起来。认同这个细节的都站起来一一补充。

“赶紧准备准备”,说了那么多次,儿子难得答应,母亲希望去公园的儿子更加舒适,所以就想多带点东西,希望儿子在外面多待一会儿。

就像小时候爸爸妈妈带你去公园,做了很多准备,对吗?

不,他们很少带我去,更很少带很多东西去。是我希望的画面。

哦,史铁生的母亲是多么理想的母亲啊。

孩子们,老师也有分享——你们注意到了吗,母亲这一句热烈的话的后面是儿子的不耐烦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这个热烈渴望的提议为什么会得到这样一个反应?是儿子的情绪依然暴怒无常的原因吗?

我想提醒他们读读那个“回忆时的我”。那个也能让人感动的“我”,那个不容易的二十岁上瘫痪的“我”。

母亲会准备什么呢?母亲一定会准备一个“瘫痪者”必备的物品吧,这些东西会一样一样的拿出来,收拾起来吧。

对,这些都会是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让那个心思敏感的“我”,莫名烦躁起来。

是啊,多么不容易的“我”,多么让人能理解“我”!开头片段里刚刚瘫痪时不愿意去看花的行为也就理解了——不愿意成为别人眼里的“异类”啊。

本来以为已经可以收束,又有一只手举起来。

老师,还有,这篇文字是作者后来回忆而写,后面母亲因为我的拒绝,推我看花未成,想“赶紧准备准备”被我拒绝,所以从这里也流露出来他的愧疚和自责。

是啊,回忆起母亲的这一句话,就回忆起母亲生前少有的欢快时刻,可这个时刻竟然因为自己的拒绝那么的不完满,哎,如果还有时间,如果还有下次……

我想,我该分享那个“发现”了。

孩子们,最打动我的是——我没想到。

这四个字,是回忆者史铁生先生所有情感的合集,也是老师想给大家的温馨提醒——

在自己的亲情世界里,在爸爸妈妈给予我们爱和善意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无论情绪多么不好,要尽量耐心接受;甚至在生活中,在老师和同伴为我们付出时,要学会诚恳回馈,不要在已经失去或者突然得知真相时,用这一句:我没想到……

“我没想到”是作家史铁生用自己伤痛的怀念给我们的温馨提醒,希望他的提醒能在你的人生中有意义和价值。

就这样,我们在《秋天的怀念》里读母亲,读儿子,从一望而知之处,读到了离作家更近的地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