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肱骨髁上突(supracondylar process)或肱骨下端钩突,是一种正常的解剖变异,见于约1%的人口中。位于肱骨下段前内侧,内上髁近端约5cm,朝向内上髁,通常考虑为残迹结构。一般单侧发生,偶见双侧发生。多无自觉症状。
病例二:骨软骨瘤,又名骨软骨外生性骨疣,是指发生在骨表面,表面覆以软骨帽的疣状骨性隆起。影像特点:好发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尤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最为多见,其次为肱骨上端,而位于手足骨者极少,常背向关节生长,基底部较宽,且瘤体的骨皮质和髓腔的骨小梁结构与母骨相通,即皮质相连,髓质相通,尖段稍圆钝多有软骨帽。
骨软骨瘤结构较特殊,一般可分为三层①表层为一薄层纤维组织组成,即软骨膜,和相邻骨膜相连;②中层为软骨帽盖由灰白略带蓝色的透明软骨组成,其厚度随患者的年龄而异,年龄越小,软骨帽越厚;③基底部为肿瘤的主体,常占肿瘤的大部分,由海绵状松质骨组成,骨小梁间多为纤维组织,有较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基底部下方与正常骨相连。
比目鱼肌腱的腓骨附着点牵曳征
病例三:牵曵(yè)征,牵曳征是在骨骼发育过程中,因肌腱过度牵拉,刺激局部成骨细胞生长活跃,而形成的骨性突起。
最常见的部位是比目鱼肌腱的腓骨附着点,其他部位也发生于该征象。
牵曳征之骨性突起形状各异,典型X线表现有:
1、鸟嘴状,见于腓骨近端、股骨远端及尺骨鹰嘴突;
2、丘、帽状 ,见于胫骨近端内侧;
3、钝刺状,见于胫骨近端内侧;
4、突起部骨皮质致密,骨小梁结构正常、清晰,牵曳征的基底部及尖部均为肌腱附着点,它的尖部背向肌肉牵拉的一侧。
5、骨骼发育过程中,牵曳征的形状、大小可发生改变。
病例四:鹅足骨赘,又称鹅足腱骨刺;发生机制不明,可能与鹅足肌腱摩擦炎性刺激、鹅足肌腱滑囊炎刺激周围成骨有关特征性好发部位: 鹅足腱附着点周围,男性多见,临床可有症状 (鹅足滑囊炎);影像特点:骨皮质及骨髓腔和长骨体相延续/不通,无软骨帽,逆鹅足腱牵拉方向生长,逐渐变细,末端鸟嘴状、尖刺状。背离关节面生长、皮质髓腔母骨延续,远端逐渐变细,末端乌嘴状,与牵曳征不同,骨赘逆鹅足腱的牵拉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