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儒风君

中国有句老话:“贫穷患难,亲戚相救。”

亲戚之间,本是同根生,骨肉相亲,血浓于水。

遇大事互相援手,碰难事彼此关怀,才是情分所在。

但有的亲戚,处着处着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甚至反目成仇。因,你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亲戚间也不外如是,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谁都逃不过!

1

  • 种下来往的因,收获情深的果

常言道:“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人和人之间,没有平白无故的情分,亲戚自然不例外。

茶会凉,情会淡,再亲近的亲戚久不来往,也会名存实亡。

毕竟,感情要用心经营,亲戚要“走”,双向奔赴,有来有往。

唯有如此,才能将血缘的牵绊升华,让亲戚情分细水长流,情深隽永。

平日惦念时,要经常串门拜访,即使分隔两地,也别忘了电话联系。

逢年过节时,要走亲访友,聊聊近况,拉拉家常,增进彼此的情谊。

身体不适、生病住院时,要主动体贴慰问,嘴里有关怀,手中带礼物。

在婚姻嫁娶的大事上,身为亲戚,亲戚间也应请客送礼,赠以最真挚的祝福。

如果遇到丧葬白事,更当亲自上门帮扶,该出力就出力,以表哀思与心意。

若是有人陷入低谷,切不可袖手旁观,雪中送炭,急人所难,才是亲戚情分。

《礼记》有云:“礼尚往来。”

亲戚间,三年五载不通音信,断了来往,就是断了情分。

种下来往的因,收获情深的果,你来我往,互帮互助,情谊才能生生不息,愈发深厚。

2

  • 种下分寸的因,收获舒服的果 

作家周国平在书中写: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想突破这界限。”

深以为然,没有边界感的亲戚,总自以为熟,不懂分寸,不守规矩。

或许一次两次可以忍受,可长此以往,日渐反感,早晚会分崩离析。

亲戚之间再亲密,分寸也不可差失,种下分寸的因,方能收获舒服的果。

关于说话,要出言有尺,不窥人隐私,不说人是非,不揭人短处。

就像工作收入、感情状况、学习成绩……无论出于好奇还是关心,都要适可而止。

关于举止,要行事有度,不提逾越的要求,不做非分的举动。

比如不把亲戚的帮忙当成是理所应当,狮子大开口;不滥用好客之情,在亲戚家肆意妄为动人东西。

曾国藩说:“与人相交,疏疏落落。”

保持分寸感,是人和人相处约定俗成的礼节。

任何缺乏分寸感的行为,尽管以亲戚之名,也无异于是一种越界和冒犯。

摆正自己的位置,将心比心,熟不逾矩,才能舒服融洽,走到久处不厌。

3

  • 种下攀比的因,收获隔阂的果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这世上,总有人过得比你好,也总有人不如你。

但还是有很多人热衷于盲目攀比,尤其是在亲戚面前。

从工作到家庭,从孝心到孩子,比谁过得好,比谁赚钱多,比谁有未来。

亲戚过得好,衬托他们的不堪,就心生不甘,耿耿于怀,阴阳怪气。

亲戚不如意,彰显他们的优越,就得意洋洋,趾高气昂,不可一世。

为了一时之气,比来比去,最后相看两生厌。

可亲戚之间,如果种下攀比的因,太过争强好胜,势必会埋下隔阂,走向穷途末路。

正所谓:“血浓于水。”

血脉亲情,是最难得缘分,理当相互帮衬,而不是一味攀比。

要知道,给亲戚难堪,不是本事,拉亲戚前行,才最厉害。

收起攀比之心,亲戚风光欣然祝福,亲戚落魄不吝援手,方为智者。

 

4

  • 种下共财的因,收获疏远的果

谚语有云:“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

亲戚间,一定要明算账,别涉及利益钱财的往来。

比如:一同出资创业、开店、投资等,都要尽力避免。

亲戚是亲戚,金钱是金钱,一旦混淆,就是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

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利益面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

再亲的血缘,再近的关系,也抵不过钱财的摩擦,经不起人性的考验。

你得利多,对方心怀不满,你吃了亏,自己心里难受。

时间一久,争议矛盾必不可免,彼此间也日渐疏远,甚至会老死不相往来。

同时,不是大事,别轻易开口向亲戚借钱,或是随便往外借钱。

因为债务里惨杂了人情,不仅可能失去本金,也可能失去亲戚。

谈钱伤感情,共财断关系。

尽量不要和亲戚产生利益上的纠葛,才是对亲戚情分最大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