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都隶属于青海海东市,是两座相邻的县城,历史上,两地的百姓友好相处,亲密往来。1933年,美国牧师海映光携妻女从循化出发,前往化隆,沿途用相机拍摄了数十张照片,生动记录下了沿途所见风景和百姓的生活。
牛车
积石镇是循化县府所在地。1933年的某日,一辆牛车走出海映光在积石镇居住的大院,车上拉着他的行李。循化与化隆之间虽只相隔百余公里,受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这已经是一次远行了。
西城门
离开积石镇之前,海映光站在西关门前回看镇内的景象。坑洼不平的土街的两边是低矮的商铺,商铺门前有露天的排水沟,街头行人不多。
清真寺
这是坐落在积石镇西关城门外的草滩坝清真寺,围墙为干打垒的土墙,土墙之内是宏伟的礼拜大殿。
黄河
草滩坝村附近的黄河,两名男子赶着驮着水桶的马匹正在河边汲水,远处的河边,还有几匹马正在河边饮水。向对岸眺望,群山连绵。
加鲁村
黄河对面山脚下的加鲁村,当时这里村内只住着九户藏族人家,他们与对岸的撒拉族百姓隔河相望 ,关系也非常融洽。
大女儿
骑着毛驴站在黄河岸边的小女孩,她是海映光的大女儿默特尔·露丝。在当时的中国,骑驴是一项必备的生活技能,连洋孩子也学会了。
小女儿
小女儿罗拉的年龄太小,只能和母亲一起乘坐马车旅行。这是中途休息时,罗拉坐在路边玩耍的情景,身后是两名穿着传统服装的加鲁村藏族女子。
路遇
在途中遇到一对穿着藏族服装的撒拉族夫妇,丈夫留着大胡子,十分健谈。 妻子挎着篮子紧跟在他身后。
公伯峡
公伯峡又名古什群峡。当黄河进入两山对峙的峡谷后,突然变狭的河道与河中的礁石使得原本平缓的河水变得奔腾咆哮,景色十分壮观 。“什群急湍”亦为循化古代八景之一。
拱北
公伯峡又名拱北,这是峡口黄河南岸悬崖处的拱北(先贤陵墓) 。公伯峡(拱北峡) 便是因此得名。现在,这里已建成一座大型梯级水电站,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坠河
当年这里地势险峻,道路难行,往来的马车稍有不慎,便会滚落悬崖坠入河中。图中的男子正冒着生命危险,在黄河里打捞坠落的货物。
木桥
架设于峡口之上的一座桁架桥,是当年西北地区军阀头目马步芳主持建造的,桥头两端有牌楼式建筑,两岸的桥基为巨石垒砌,颇为坚固。
客栈
海映光一行中途留宿的客栈,地处山脚之下,因为有大量车马入住,院子很大。围墙外有一亭子型建筑,不知是凉亭,还是清真寺的宣礼楼。
羊群
客栈附近的草地上,放牧着一大群的羊,周围的环境看上去很糟糕,远处山石耸立,光秃秃的没有一棵草木,地上的草也并不茂盛。
甘都镇
化隆县甘都镇集市上的藏族妇女,戴着耳环和戒指,打扮得花枝招展。 头饰也别具一格。当时各地方藏族女子都有其典型而独特的头饰和装饰品风格。在女子们脚下,放着一个造型精美的坛子,里面装的是刚从集市上买回的葡萄酒。
一家人
甘都镇的一个藏族穆斯林家庭,穿着当时汉族的典型服饰。两口子很有夫妻相,妻子衣服上新鲜的折痕说明她是为拍照专门换上的。
德恒隆
德恒隆黄吾具清真寺。周围的民居建筑是以清真寺为中心搭建的。在图中,可以看到清真寺的宣礼楼和礼拜堂。在围墙之外,可以看到村民活动的身影。
头人
三名德恒隆男子的合影,中间拿着拐杖的人是这个藏族穆斯林村落的头人。站在他其左手边的是当地的一个富商,也是身后房屋的主人。
到达化隆
海映光到达化隆后,一群藏族穆斯林孩子用特殊的方式迎接他们的到来。尽管有的孩子衣衫褴褛,但精神状态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