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位于孔庙的西侧,站在孔庙大殿的高处,透过宫墙,已经能看到隔壁的屋顶。不过,作为景区,这两处并不相通,而且还需要单独购票,游客通常会购买三孔套票。

从孔庙的东门出来,来到宫墙外的一条老街,名为阙里街,由此可进入到孔府景区。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居住的府第,现存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

大门上方悬挂“圣府”匾额,大门后还有二门,上面挂着“圣人之门”,然后是一座屏风样式的仪门,称作“重光门”。绕过重光门,后面为大堂,是衍圣公迎接圣旨、处理重大公务的地方。大堂前的天井十分宽敞,里面的苍松翠柏看起来颇有些年头。

大堂后面为二堂,又称退堂,是衍圣公大堂礼毕后的小憩之处。大堂和二堂之间的通廊两侧摆放着红漆靠背长凳,为明代遗物,已存放数百年。严嵩的孙女嫁给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贤,是孔家的姻亲。严嵩因贪腐被御史弹劾,曾跑到孔府请衍圣公向皇帝说情,坐在长凳上等待接见被拒。严嵩人称严阁老,后人便将此凳俗称为“阁老凳”。

二堂后面还有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宗族内务的地方。再往后就是内宅门,它是前衙和后宅的界限,门内就是衍圣公家眷居住的地方,以前外人是不得擅入的。如今已变为景区,游客这才有幸目睹。

内宅门后面的第一栋为前上房,是孔府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举办婚丧嫁娶礼仪的场所。向西拐入到花厅,此处是眷属活动的地方。

穿过花厅、学屋来到后堂楼、后东楼和后五间。后堂楼原为衍圣公内眷居住的地方,现被布置为七十七代嫡孙孔德成婚后生活的场景。后东楼是女仆的住处,后五间则为衍圣公读书处。

孔德成也是三十一代即最后一代衍圣公,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被打破,衍圣公的爵位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民国二十四年(1935),孔德成主动请求南京国民政府撤销“衍圣公”爵号,国民政府认为道统不可废,将其改作“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孙府的后部还有一座后花园,始建于明代,里面有假山水池、古树凉亭。孔子七十三世孙孔庆镕曾运来形似山峰的铁矿石,成为园中一景,所以又称铁山园。

孔子死后,其后裔住在阙里简陋的故宅奉祀孔子,并依庙建宅。随着孔子地位的抬高,孔府的规模也日益扩展,特别是到了宋仁宗时期。宋至和二年(1055),仁宗采纳大臣的建议,封“衍圣公”爵号,并令世袭,衍圣公府也由此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