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生 2024-08-08 09:10 发布于:北京市
看点
AI时代,创造性思维变得尤为可贵。特别是最近一份全球范围内的调查报告,再次用数据揭示了创造力培养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那么,面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我们到底该如何培养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呢?在这点上,国内知名艺术教育专家丽娟,给出了她长达二十年的思考。
文丨庄晓 编丨Lulu
最近,外滩君刷到一个视频。
在网易新闻《C位观察》节目中,“网红”教授储殷提出:“很多时候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天生的,大多数人是培养不出来的。”
那么创造力和想象力真的就无法培养吗?
就在今年6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PISA2022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结果,这是全球范围首次对学生创造力进行测量。
数据显示,OECD国家15岁学生平均成绩为33分,其中,新加坡学生平均分41分,在所有参加创造性思维测评的64个国家及经济体中排名第一;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平均成绩均为32分,低于OECD国家均值。
图为《PISA2022学生创造性思维》,共有74个国家及经济体完成了相关问卷调查。
在对比不同国家、不同项目的数据后,报告指出,每一名学生都有发展高水平创造性思维的潜能。而一定的基础素养水平是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必要保障。
那么话又说回来,既然创造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
在清华大学2023级计算机系学生刘一铭妈妈的讲述中,外滩君获得了不少的启发。
明明可以靠学术,
为什么却坚持学艺术?
身为一位海淀妈妈,一铭妈妈既有对孩子学习的独到见解,也有北京妈妈身上特有的爽朗和洒脱。
从一个普通的北京男孩,再到成长为清华校园的一份子,回头来看,一铭妈妈觉得,在教育这条路上,她做得最正确的,就是坚持了整整十年的艺术学习。
4岁的一铭在课堂上做几何拼贴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一铭妈妈在选择艺术这门学科时,看重的从不是传统观念中“画得像”以及“画得好”。
向来关注海外教育的她,早早就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学校的课程。“像海外在孩子小学阶段,都会格外看重孩子的手工制作,和各种不同的体验。但这种玩,其实也是一种学习。”
在一铭妈妈看来,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真谛——让孩子跳出固有思维定式,在各种各样的艺术的创作中,学着动手,学会创造。
六岁一铭在课堂上制作立体作品
而四岁就接触艺术的一铭,也获得了超出想象的回报。
艺术的浸润让他从小就对图案、图形格外敏感,在大量手工创作中,他的专注能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总有巧思妙想的他,不时能用身边的物品做出艺术作品,给同学、老师们带来惊喜。
一铭更大一些后,艺术赋予他的创新能力,也再次放大了他在学业上的优势。
因为创意能力出众,一铭的语文作文不会一尘不变,总会在文体上有所创新;
物理、化学的复杂实验,他也能轻松上手。
更令一铭妈妈感到惊喜的,是儿子在艺术学习之余,也挖掘出他数学学习的天赋。
一铭小时候创作就有着对称的美感
到了中学时期,一铭的作品开始褪去稚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数学元素和自己对日常的观察及思考。
一铭设计的带有数学元素的作品。
此外,PISA创造力思维测评报告也揭示了创造性思维与阅读、数学等基础素养存在互补关系。
一铭妈妈也感叹:“学艺术跟学数学好像是两个思维方式,一种是理性思维、一种是发散性思维,我之前觉得这两个思维还挺冲突的。但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两种思维也可以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因而就算是到了升学的关键节点,一铭妈妈也没想过让儿子放弃艺术,而是极力帮着儿子在数学竞赛与艺术教育上取得平衡。
为了鼓励儿子继续艺术创作,一铭妈妈还特意申请了公众号,保存儿子在课间十分钟时随意发挥的作品,记录一闪而过的艺术灵感。
一铭设计的艺术图腾
最终,一铭以701分的高分,走进了清华校园。
此时的他,除了学业的成功外,还有不少艺术带来的强劲的“软实力”。
“像他身上细心、观察能力强、感情细腻等等特质,都是艺术学习沉淀下的,学习紧张下,他也能通过艺术创作,让自己的心灵更愉悦,实现情绪的释放。”
“创造”也能落地生花
由此可见,艺术对于孩子成长的滋养。不过,一铭妈妈的想法虽然美好,但现实却很骨感。
那时还是2012年,目光过于超前的一铭妈妈,在面对着清一色以素描、色彩考级、培训为主的艺术教培机构时,也着实犯了愁。而一些机构里,“老师画一笔,孩子跟着画一笔”的“打卡式”绘画,也和一铭妈妈最初的想法,相差甚远。
多方打听下,一铭妈妈终于找到了当时能把4岁儿子,放心托付的丽娟实验艺术创造力中心。
丽娟实验艺术创造力中心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铭妈妈的眼光确实很好。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丽娟虽然小众、低调又不追求速成,但现今早已被北京海淀顺义的妈妈们抢破头:
每个加入丽娟的孩子,都要通过充满挑战的设计项目的面试体验课,在设定的主题和规则下完成从想法到实践的创造过程,之后才能得到正式报名和入学的资格。
丽娟4-18岁实验艺术创造力课程体系,精准匹配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及艺术创作的特点;
教室设备材料也是砸了重金,几千种材料和工具包,都整齐罗列在教室中,从细节处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和创作。
家长中既有郝景芳、凯叔这样的育儿大V,也不乏中科院博士,海淀重点小学的老师,媒体主编,艺术家……
不以扩招为目的,做精致小众的丽娟实验艺术教育,创办多年来,仅在家长的呼声中,开设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这四个城市的八家分校……
那么这所实验艺术学校,究竟有着怎样的魔法,让孩子们宝贵的创意,不被时间偷走,而是真正落地生花呢?
同样是在丽娟度过了大半个童年,如今在全美服装设计TOP1的帕森斯服装设计专业深造的若曦同学,还记得当时第一次走进丽娟教室的情景。
打开教室大门,仿佛走进了一件超有魔力的实验室。每间教室的货架上,都整齐排列琳琅满目的艺术材料和创作工具。
教室墙壁上,还满满挂着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切割工具、甚至是电子设备,仿佛下一刻,孩子们点亮魔法,开始造梦之旅。
也是在这节面试课上,若曦第一次知道,原来艺术创作还能和游戏体验,产生紧密的联结。
在这堂“猫和老鼠”的艺术体验课上,若曦兴奋地玩起了抓猫的游戏,趁着新鲜和激动,若曦顺手就“刷刷刷”,挥动着画笔用线条动态捕捉下猫咪灵动的身体和动作。
若曦的“捉猫图”
看到女儿新鲜出炉的画稿,若曦爸爸深感震动,甚至内心还有一些小窃喜。
“孩子们的笔触看似很幼稚,但却有一种天真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很强的。虽然孩子整体上可能达不到大师水准,就某一个线条来讲,我女儿比一些大师都不差。”
第一次试课的冲击,让若曦父女深深感受到了丽娟和传统美术机构最大的区别——在丽娟,提笔画画不算什么,相反,这里实验是核心,艺术仅是载体。
在丽娟,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不可以说自己画得难看、别人画得难看或幼稚,不可以给出负面的主观评价。
重要的,是深入探索不同的学科,让创意从发生,到演化再到落地的全过程。
因而,在丽娟创意无限的课堂上,师生们可以尽情打开脑洞,从平面或是立体、从文本、影像、音频甚至是戏剧中,感受当下最前卫、最具创造性的艺术风格。
比如孩子们可以在丽娟的课上,体验从剧本编写到舞台美术、制作,导演等一套系统的完整表达,切身感受到艺术和表演的关系。
丽娟孩子们创作的戏剧表演,其中道具、化妆、假发、衣服、配饰都是孩子的作品。
也可以用各种材料,模拟大脑中想象的声音,探索巧妙有趣的发声方式。
在一步步动手探究中,孩子们自然就获得了有关数学、物理和工程的学科知识,产生有关声音的灵感碰撞。
最终他们将不同的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丰富和独特的作品,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开放性创造思维。
这些巧思背后,是丽娟老师们严谨系统的教学梳理和思考。
老师们从宏观的艺术知识体系中,精心提炼出适合青少年学习的四大课程模块——艺术通识、材料实验、概念设计和观念实验,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有比例有侧重地贯穿到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中:
4-7岁
以艺术材料的体验为主
让孩子们刮、撕、剪、泼、触摸、拼贴、缝纫……尽量让他们尝试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艺术方式去表达,去探究。
其中,光是认识色彩的课题就有8节课,孩子们需要从矿物、谷物、光与影等生活中常见或不常见的物品里“寻找颜色”,以此来建立孩子感官和色彩间的联系。
8-10岁
深度思考,构建“创造方法论”
这阶段,孩子们开始初步学习设计思维。比如在共生建筑的课堂,孩子们需要来探讨人文和建筑生态的关系。
这是一个倡导团队合作精神的探究式学习的项目。孩子们需要一起头脑风暴,进行观察式调研、思维导图制作、草图设计、材料实验、工具使用及制作、展示和复盘等环节,直至形成完整的思维闭环。
在共生建筑的进阶课上,孩子们会通过事先抽签决定每个地形图的主题,再通过资料搜集,以及故事脚本的创作,齐心合力共同制作一个立体的,带有机理的沙盘,表达自己创作的故事。
11-12岁
提升表达设计能力、学习技法
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完成四大系列“实验素描”的创作。
和传统的素描不一样,这些更具实践性的素描,除了对孩子基本绘画技巧的掌握外,更强调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与此同时,孩子们在上一个阶段形成的设计思维,也将在这个阶段进一步得到强化。通过设计技巧,孩子们将更有能力阐明自己的设计和观点。
13-15岁
观念艺术:高纬度的艺术探索
通过头脑中已有的观念和认知,进行新的探索,进而产生新的创造的过程,被称为“观念实验”。
丽娟会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批判性思考,并不断刷新固有的认知。
比如在《我受伤了》的课题中,孩子们就被鼓励用各种艺术手段,将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转变为艺术表达的手段。
15岁以上
从丽娟,走向世界
如果确定要走艺术路线,丽娟的孩子们也能进入丽娟国际预科班进行学习。
虽然不会给孩子们组织各种考级、各种大赛,但每三年,丽娟都会送给孩子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给每个孩子制作的作品集,呈现他们从头脑风暴开始,一点点推演调研,一次次失败后的思考总结,到最后成功的全过程。
也正是这些作品集,有的孩子成功以此拿到北京四中的自招名额;也有孩子仅凭从三年级到初中这共六年的作品集,成功拿到了海外四家著名设计学院全部的Offer。
如今,丽娟也有近30多名学生,像若曦一样,进入诸如罗德岛、普瑞特、帕森斯、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等国际知名艺术院校就读。
可以说,丽娟丰富系统的艺术课程,不仅把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该要发展的艺术探索,安排得明明白白;同时,这些有趣生动的艺术浸润,也让孩子们的未来,拥有不被设限的创作自由。
这也难怪在丽娟的课堂上,小到幼儿园的孩子、大到即将出国深造的高中生,都能全神贯注坚持3个小时的艺术课,甚至下课还会意犹未尽。
丽娟孩子们从设计到建模再到最后创作的一艘木船
不少家长也感叹,因为社会和学校规训而被压抑的天性、创造和快乐,都在丽娟的课堂上,全部补回来了。
让每个孩子都能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不同于浮于表面的“知其然”,丽娟的老师从不会给孩子提供标准的答案,而希望孩子们扎根知识火花迸发的逻辑底层,做到“知其所以然”。
要的就是“剥掉禁锢在孩子身上那层魔咒,让孩子们有机会真正去做自己,来表达他们的思想。”
让外滩君印象深刻的是,实验艺术领域耕耘了二十六年的丽娟,不仅注重孩子艺术实验的跨界探索,还更注重通过艺术重塑孩子内心,甚至温情疗愈心灵的创伤。
用艺术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内核
在给青春期孩子设计的艺术实验课程上,丽娟老师特意设计了“超负荷”的主题。
“不少青春期的孩子进入叛逆期,就喜欢把房门一关,拒绝和家长沟通。但这样,他身上承担的压力就会减轻吗?其实不是,反而会更重。”
因而在这个主题的设计上,丽娟特意给孩子留出了发泄的窗口。
“比如有孩子说,我妈妈逼我弹钢琴,我就真想把钢琴给砸了,于是他就把那个画就画出来了;也有孩子在画纸上画了不少飞舞的试卷,甚至分数全部在他的画面上呈现出来了,这其实就是压力。”
还有一个女孩告诉丽娟老师,每晚妈妈加班的时候,她都能看到家里有四个鬼,这些鬼总是困扰她无法看书学习,直到她妈妈走进家门,这些鬼才会忽然消失。丽娟也给女孩出主意,让她试着画出这个困扰她的场景。
“画完之后,我们还要求孩子把画里的内容再做出来。因为画出思想仅是第一步,这是一个模糊的二维平面画面,没有触感,也没有空间真实的体验感,它只是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这时女孩就发动创意,找来了黑布包裹着泡沫球,并找来一个架子,将这些做出的“鬼怪”,用拉绳一高一低地挂起来。
“实际上在制作的过程中,她手握泡沫球,也有着抓取的暗示,进一步感觉到鬼被我抓住了,最后呈现的效果,就是她能通过拉绳,来控制这些’鬼’,一高一低地上下跳跃。”
女孩的作品“鬼”
神奇的是,这副作品完成过了没多久,女孩跑过来告诉丽娟,说我家的鬼没有了!
“这种时候,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将困扰他们内心看不清的东西落地,这样他们内心就没有更多的纠结和焦虑,也更有面对未来的信心。”
要想创造,先给孩子破坏的勇气
在丽娟的课上,还有一个特殊的主题,那就是“死去的机器人”
老师们会找来各种旧的电脑手机、电子零件,在安全的保护下,把锤子、锯子、螺丝刀递给孩子,让孩子们大胆利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得拆掉这些零件。
“像拧螺丝,拧不开的地方可以拿锯子锯,实在弄不开还可以拿斧头砸。但往往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让从小就被要求不去破坏的孩子,做到这点,也是需要勇气的。”
当整个教室因为孩子的破坏而变得一片狼藉的时候,“孩子们除了爽,最先感受到的是慌乱。这时,老师就会要求他们从大到小找出各个零件,再通过胶枪、胶布等各种形式,重新制作一个他们心中的机器人。”
一番操作下来,孩子们对于“破坏”的概念,也有了直接的升华——孩子们将重新认识到破坏的定义,以及破坏的价值。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方能晓喻新生。而这份始于破坏的勇气,在循规蹈矩的日常,也显得尤为珍贵。
回顾在丽娟学习的日常,在帕森斯如鱼得水的若曦同学,也对“敢于破坏”的训练,感受颇深。
“像我在拿到材料后,不害怕出错,还能很自如地在脑海里,很快成型一套’我想要它变成什么样子’,但是,我有些大学同学就会觉得困难,如果对于一些不会使用的材料,他们开始都会非常谨慎,经常不敢大胆去做。”
若曦在帕森斯的布艺探索,其中不少元素都在丽娟的课堂上有所接触
PISA 2022的数据报告曾提及,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的特征是:
第一,自主性,即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提出创造性的想法或解决方案;
第二,冒险性,即学生敢于摆脱常规思路,提出新的想法或原创性的解决方案。
而这些都早已发生在丽娟的课堂。
作为丽娟实验艺术的开创者,丽娟早早定下了这间画室所承载的使命和希望——涵养孩子的人格和内心,培养独具创造力、驱动力以及生命力的孩子们。
这也是她在中央美院攻读美术教育系研究生时,和哥伦比亚大学朱迪斯·伯顿教授碰撞下燃起的艺术教育理念。
她希望在这个画室里,也能依托实验艺术的实践,培养出独具创造力的中国顶尖人才。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创造的过程当中,实现自我快乐成长,获得更加自洽,更加高级的人生,去爱,去创造,并为这个世界带来他们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