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个惨它究竟是怎么来的?给大家梳理一下来龙去脉。我们整个建筑行业的“蛋糕”是怎么去分的?这三张图代表了建筑项目的三方势力。
第一块,室内景观专项设计。它在整个建筑行业里分到蛋糕最小,相对产值是最小的,而且分布最离散化。
第二块,地产(住宅)设计。地产的项目里面其实不止有住宅,还有一些商业地产。但是体量最大、资金流转最快的还是住宅设计。
第三块,大型的公建设计,这些公建设计往往以国有资本的投资为主。大型公建设计往往由大型的设计集团来承包的。
总体来讲,就我观察而言,大型的设计集团受到的影响不是特别大,所以我划分了重灾区和轻灾区。
-
重灾区:中小型民营设计院、地产外挂的设计公司、地方性国有设计院。
-
轻灾区:大型的国有设计集团,如同济院、华东院、上海院等;一些著名的外资企业,如gmp、kpf、som等;还有一些中小型的精品事务所。
现在好多同学都跟我说,页哥,我想转行。转行的试错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那么这个我从本体和环境这两个角度来讲,读研是一个契机,能让你去到能级更高的城市,去到能级更高、牌子更大、资源更多的学校,接触能级更高的人。
第一点,规避风险,提升自我抗周期能力。如果,你想让自己在建筑行业里面,有一个强抗周期的能力,你的目标就是要进入大型的设计集团。读研了以后,你可以更稳地进入优质的设计公司。
第二点,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周期,都会有高峰和低谷。现在读研,既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为行业反弹做准备;也是更好的度过低谷期,在学校里面至少还是一个受保护的状态,时间比较自由,压力不会特别的大。
第三点,提升履历,平视高层次职业门槛。从高校老师、高校博士后到公务员,提升了履历之后,选择的范围大大提升。
第四点,保持自由,为转行创造缓冲空间。研究生的三年,给我们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缓冲时间。转行的标准化路径是怎么样的?
-
-
考上一个高层次院校,也是你学习能力和进取心的证明。
-
学习目标行业的专业技能。既然是转行,很多专业技能是不如人家的,研究生三年正好是一个学习期。
-
提升目标行业的认知。这个行业到底是不是我之前想的那样?到底是不是和别人说的那样?
-
所以要转行,一定要有自由的心态,才能从容不迫去思考问题,不会陷入焦虑和被动。
-
能够沉下心来做好一件事。个性浮躁、沉溺空想、行动力弱的同学考研会比较艰难。
-
内心比较安静笃定的。如果你特别容易被外界的看法影响,心态不稳定,做事情三分钟热度的话,考研也会比较艰难。
-
后方稳定。如果家庭环境不稳,长辈的意见和你是相左的话,也会有些困难。
总而言之,大家都说现在行业不好,我也总看到互联网上各种视频文章的吐槽,但似乎更多是在哭喊和厌弃。很少有人告诉大家,专业学习者和从业者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形势。希望本场公开课,能够帮助大家调整心态,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答:转行的话,我觉得专硕更好。专硕的培养目标:面向市场培养建筑学市场化的人才。学硕的培养目标:希望你继续去深造,然后留在学术界,为学术做贡献。
答:总的来说,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它的设计院业务做的比较大,能做到全国性、政府性的业务。在牌子做大了以后,项目相对好接。如果是一些很普通的省院市院,相对对来讲,它们的住宅地产项目比例就会比较高,更容易受到波及。
答:完全可以,考学硕都没有问题。考研这件事情是不分专业的,只要通过了院校的分数,你就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到这个学校去读研。
Q5: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交互设计选哪个比较好呢?
答:从这三个专业本身的特性上来讲,建筑设计会比另外两个要更综合。建筑设计号称是设计之王。你学了建筑设计,一样可以去做工业设计和交互设计;但是你学了工业设计或者交互设计,你绝对做不了建筑设计。
答:同济的交流项目分成两块,第一块叫做双学位,双学位是你必须出国一年时间,完成规定的课程之后可以拿到国外院校的学位,回国后参加同济的硕士答辩,你又拿到了同济的学位,相当于用三年时间拿两个硕士学位。除此以外还有简单的交流项目,一般是半年时间,不拿学位,相当于出去旅游玩一圈。
Q7:复试之前需要把所有建筑设计的专业软件学完嘛?
答:考研和软件的关系不大,考研不考软件,是很明确的四门课:政治、英语、建筑学理论和快题(或技术/历史)。都是笔试,不需要计算机操作。
每年的考研形势会有一些变化,经验贴也会有所差异,比如21年以前初试有技术、历史、设计方向,大综合有小快题……但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学长学姐们成功的方法论+精神,都是值得阅读的~今年备考的同学,需要了解最新的形势,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式。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