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堪堪亦澜澜
Life.Experience.Inspiration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Experience is not what happens to you 

it’s what you do with what happens to you

·The Past Lives·

小时候我是喜欢热闹的孩子。那时,家还在南京西路。每年的国庆,南京路是上海最热闹的一条街,游行庆祝的卡车一辆接一辆,上面载着敲锣打鼓的人群,好不热闹。 游行过后,南京路就会进入交通管制,行人可以走在只有车才让开的马路中间,那感觉好像自己就是这路的王,无比得意。 弄堂里的小伙伴们会结伴从家一直步行去外滩看国庆节燃放烟花。

夜晚的南京路,商店都延长营业时间敞着店门,卖气球和充气玩具的小贩们也都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隔不多远就是几个摊位。很多同龄人回忆,那时最热卖的应该就是充气榔头。孩子们举着榔头,嬉戏追打,快乐无忧。道路两边张灯结彩,树上挂满了一串串的灯珠。那火树银花让大家都忘记了时间。焰火的升空是徒步人群的一种奖励。人头攒动,随着一朵朵烟花的升空和开放,人群激动地欢呼雀跃,像顶礼膜拜般对着夜空的璀璨欢呼。一阵阵欢呼声和焰火升空的啸叫声共振着,把国庆的气氛推向高潮。或许那个年代太过蓝灰色,步调一致,所以这偶尔的纷繁就成了一种向往。

因为空气污染和安全隐患,上海市区私自燃放烟花爆竹在很多年后被禁止了。而盛大的户外庆祝用烟花压轴却层出不穷,设计也越来越有噱头。可惜那种美好没有再现反而时时怀念,也许那就是“物以稀为贵”的年代留给我们的精彩。

在回忆中最难抹去的都是那些“第一次”。和大多数人一样,第一次之后的每一次经历,又会不自觉地再让我回忆起第一次的各种片段。有的时候,连似是而非的恐慌也会让我瞬间秒回。有个老同学曾经告诉我,人是可以和大自然的非常能量连接的。也许,我也曾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连接过了。可当那些能量让我不安时,我也希望它们离开我的身体,不然总让我觉得自己非常胆小和无知。

LOOK
01
  高桥的骇浪

高二那年的初秋,有一天,我跟着几个比我年长的哥哥姐姐们一起骑自行车去高桥。那是个阴天,我们出门都没有看气象预报,等骑到高桥海滨浴场时,天空已是乌云密布,开阔的水边风力极大。海滨沙滩早已没了人头攒动的盛夏景象,剩下的就只有风、浪、阴沉着脸的天空和无人的沙滩。生在上海的我,一直喜欢水景,可那天,当我见到咆哮的海水时,我害怕 了。不平静的海面失去了往日蓝天白云下的可爱,只有一副狰狞的面孔。水面下好像有一个猛兽,力量无穷,他狂吼着把水一个劲儿地往岸边推。随着风起,水被带起一个比一个更高的浪,冲着岸边狂奔而来,溅起更多的浪花射向我。我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好几步,而且闭上了眼睛。可即便如此,那强劲的风依然使劲儿地摇着我的身体,好像要把我拖走,头脑里出现了被风卷起来抛进大海的恐怖画面。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大自然的阴暗面,记忆深刻。之后的几年后,曾遭遇过一次人为暴力,那种对暴露的阴暗面的恐惧不知为何也会让我回想起那些可以吞噬我的浪,可以摧毁我的能量。世界万物,连阴暗面都是共通的。

      LOOK
02

布鲁克林的大雪

自打到了纽约,就开始了四季分明的日子。尤其是冬天,几乎年年都有雪。这对一个30多年一直住在上海的我来说,雪是特别的。我终于体验到了曾经只有在电影里才见过的场景,手捧着热腾腾的咖啡隔着玻璃窗看雪。当然,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罗曼蒂克太少也太短暂。冬天大部分时间,我都在被迫接受大雪带给出行的种种艰难。

硕一的时候,我住布鲁克林,在离校园步行不远的地方租了个地下室的房间,和一对年轻的印度学长夫妻住一起。我的房间是他们俩分租出来的,整个公寓是在公寓楼的地下一层,但庆幸,虽然公寓的地面在户外院子地平面以下一尺多,但窗子都在院子地坪面以上,阳光勉强可以照进来。

硕一的那年冬天,纽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一场大雪。雪停以后,校园外的大街,大雪积深过膝。公寓那儿,雪已经到了窗台高度,在那么深的雪中前进才真叫一步一个脚印(坑)。因为大雪,学校停了课,主课老师发邮件说他也被大雪困在家里,他的房子在一个很大的property上,房子离property入口有很长一段路,街上更是人烟稀少,连扫雪车都没有开上去。他在邮件里半开玩笑地问,是不是有同学可以去他那儿把他挖出来。羡慕大房子的同学当时都唏嘘,还好自己没有住在这样无法自救的深宅里。

可这也不尽然,贫富在大自然面前完全是平等的。像我这个只租了个地下室10多平米一个房间的学生也是需要有人挖出一条“雪”路才能走出公寓的。印度大哥是当仁不让的“掘”路人,他拿着雪铲一阵劳作,终于铲出了一条通往院子大门羊肠小道。这条雪路拯救了地下室的3个大活人。 

平常从家走去教室不过10多分钟的路,那天我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将近40多分钟。虽然有雪鞋,但到了教室,裤子和鞋也基本都湿了。只能脱了鞋,把它放在教室的热水汀上烤,不一会儿,教室热水汀上就开始烤鞋排队了,房间里多了一堆穿着袜子走路的同学。那天世界在这个大教室楼里是平等的,不论是韩国,中国,哥伦比亚,西班牙还是美国同学, 都一样。

室外,一切都被白色覆盖了,那纯净的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除了那些常去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食堂, 其他大街上的建筑,树和车都只剩下外形,没什么辨识度。有个朋友后来回忆起这场雪时说,那天他打工迟到了,因为自己的车被雪完全盖住了,花了好大一阵儿才刨出来,结果定睛一看发现不是自己的,又可气又可笑,他向才刨出来的车狠狠几铲子雪,恨不得把它再埋上。

像这样的大雪之后几年又有过一两次,但都不如这次记忆犹新,也许因为那时就是穷学生,生活很简单,周围的人也很单纯。虽然是灾难天气,但一无所有的我们似乎并没有那么多仇怨,反而在停课的喜悦中有唯恐天下不乱地幸灾乐祸。

LOOK
03
   2003大停电

911给曼哈顿带来过很大的精神创伤。人们谈恐色变。经历过的人多少都有些后遗症。以至于之后有一次突发的曼哈顿大停电也让很多人突发奇想,以为恐怖组织占领了电厂,导致大部分曼哈顿的楼宇不得不启动应急发电机。很多市区低层办公楼被迫提前关楼。底商冰激淋店的业主都上街做顺水人情,免费请客路人,消耗掉一些即将面临融化的冰激淋。很多十字路口都处于“无政府”状态,喇叭声四起,因为交通灯也停运了。警察也不知去哪儿了,那时应该早已进入警力不足的状态。绝大部分的手机同时失效联系不到家人,只有Verizon还有一部份的线路可以通畅。地铁,火车都停了,自行车成了香饽饽。酒店里不少狼狈的客人,有些披着被单坐在酒店门口,或者和他们的行李一起坐在路边不知所从。5个大区和上州,哪儿哪儿都是一片混乱。

当时的我还在实习,因为平时坐火车进出曼哈顿,所以最后是打工的那间Studio老板把我捎回家的。整个地区逐步恢复电力将近用了两天的时间。虽然从后来的媒体报道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焦虑,质问,指责,但在当天混乱发生的几个小时中,除了混乱,我感受到周围人群的很多淡定和互相之间的帮助和关怀,有的时候甚至还有点苦中作乐和无奈下的幽默,焦虑和内耗并没有主导整个局面。

  LOOK
04
飓风Sandy

我不记得纽约遇到过有极大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天气,除了2011年的飓风Sandy。为了应对这次飓风,政府还颁布了政府令,强制要求个别地区居民搬去应急灾难中心居住直到一切恢复正常。

这对于一个充满人权自由口号的国度是极其罕见的,执行力度可想而知。政府通过各种媒体通知大家严阵以待飓风正面袭击纽约市的各个大区。市区商铺不仅给大橱窗上了门板,入口周边还堵了一大堆防水沙袋,连时代广场也实行了管制和清场。时代广场的交通管制只有新年倒计时才会有,清场几乎没有在我住的那些年里发生过。那个闹腾的满是世界游客的广场清到只剩路障和警察了。2022年上海大街上也有过几个月不见人影只见路障和警察。相隔11年,似曾相识。政府令让所有居住在离水边近且地势较低的住家都搬到预先准备好的灾难应急中心去。新闻里报道了执行政府令时遇到的很多抵触。尤其那些老人,很多都抱着与房子共存亡的决心,坚决不去应急中心。虽然政府令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在这个自由国度,生死依然无法用强制令去强迫,人们知道“at your own risk”意味着什么。

我那时已经住在上州,整个飓风经过的时候,只听到那些和我一样年纪的外墙窗户在大风中颤抖的声音,大雨把视线完全遮住了,外墙以外就是另一个世界,而我与它是隔绝的。当电池收音机宣布飓风已离开之后,心里的那份紧张放下了。一个小时后,我出门去勘察路上的破坏情况,想知道还有没有可能和其他方式次日进公司。路面上满是凌乱的树枝树叶,路障也横七竖八。进曼哈顿的唯一一条铁路线早已停运,基坑里注满了雨水。抢修队只能用小马力的抽水机抽水,因为马力一大可能造成局部结构的坍塌。可那样的速度,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抽完。正当我要离开车站的时候,突然不知哪儿来了一阵妖风,风之突然和猛烈,把离我两米远的两个由警戒线连着的木制路障一把拎了起来,直冲我的方向扔了过来,我吓得猛得往后倒退了几步。惊魂未定,头顶上方又突然飞下来一根折断的树枝,就在我眼前掉落在地。老天爷就用短短几秒给我上了一课,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全打消了,人与灾难往往可以只有一步之遥。

大自然是需要人类敬畏的, 而人类对它的理解往往是大打折扣的。电视不遗余力地报道了各个地区的灾情和救援。曼哈顿和周边很多地区包括新泽西和上州都严重淹水,交通被阻断,不少地区断电断水,房屋被大水的冲击和树木的倾倒严重破坏。这些都比预料的要严重许多。住在不同地区的朋友和同事也都从相互的关心中了解到了各式各样的灾情。在美国凡是有家有房子的都是Handy Men and Women,灾难造成的很多破坏都得亲力亲为自己修缮,这一点和在中国内陆的国人还是很不同。人们自食其力地生活着,学习每一次灾难带来的教训,把自己的家打造得更能抵御自然灾害的袭击。

2024年的世界,自然灾害在每个国家都越发严重,很多政府都想通过环保来挽回,可绝大部分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于是,环保倒成了一些新经济的机缘。这么看来这号称“高等”动物的人类在很多事上也并不那么高明。

LOOK
05
 感悟与启示

大部分人都是在年轻时鲁莽,活在高能和情绪上。到了中年,挣扎,批判,情感重塑,理性谨慎,注重自我。等到了老年,精神能量趋于守恒,物理能量急剧下降,思考多于行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和世界也有类似的青中老年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在回味总结上一个阶段的经历。我常在想,人,社会,世界的发展是有明确方向的吗?其实答案也许可以有很多。有的时候是茫然停滞的,有的时候是清醒向上的,有的时候是倒退着向前……活着就是继续。但愿我们都能精神充盈,面对人类的阴暗面(无论周遭还是自身)都保持坦然,有过惊惶的第一次后,我们都是“老资格”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