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本人三者皆修而且精通,第一个放弃的将会是儒家,最终选择的会是道。

如果一个人同时精通儒释道三种哲学,他最后会信哪个?

儒家由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孔子早年靠为富贵人家主办丧事葬礼(即 “儒”)维持生活,后来他以博学多识、有政治主张并参与政治活动,使 “儒家” 成为其学派专名。

儒家在先秦时期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战国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孟子和荀子两派占有重要地位。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宣扬 “仁政”,最早提出 “民贵君轻” 思想,其著作《孟子》是孟子言论汇编。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 “荀卿”。儒家代表人物还有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等。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重新兴起。朱熹是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大儒,强调 “格物致知” 等思想。

儒家起源于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思,孔子出生于士族家庭,面对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道德崩溃,积极研究历史、文化、政治等问题,提出以 “仁” 和 “礼” 为核心的学说,旨在通过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改变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儒家核心思想包括 “仁”“礼”“忠恕”“中庸之道” 等。“仁” 强调关爱和尊重他人,如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 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包括人际交往、行为举止等方面,认为通过遵守礼制可以培养良好行为举止和品格。

儒家提倡 “德治”“仁政”,重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在政治上,主张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学术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在教育方面,重视教育,创造了 “因材施教” 等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差异,启发教学。在道德方面,强调真和善,注重礼教、仁义,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

如果一个人同时精通儒释道三种哲学,他最后会信哪个?

在政治上,提倡 “以礼治国”“伦理政治”,忠于国家,抵御侵略,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儒家思想早熟,贯穿中华民族大部分时期,对社会历史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作用。

然而,儒家思想却存在一些缺点,一是被认为 “有道无术”,道理多但治国策略缺乏。实际上,中国历代王朝多采用 “外儒内法”,表面以儒家为宪法,行仁政,实际靠法家思想施行绝对权力。二是有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的迷信思想。三是其封建伦理道德如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压抑人性,钳制思想,阻碍科技发展。四是对女子持贬斥态度,有一定封建迷信色彩,如陈朱理学提倡寡妇不再嫁,不符合如今的婚姻自由,具有时代局限性,还衍生出大男子主义等。

如果一个人同时精通儒释道三种哲学,他最后会信哪个?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 6 – 5 世纪的古印度,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释迦族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乔达摩・悉达多觉悟后被称为 “佛陀”,意即 “觉悟的人”。佛教在当今世界的传播范围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北亚及东南亚地区。

进入 20 世纪以后,佛教在欧美国家的影响扩大。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大体在公元前后两汉之际。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慧能大师等。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指生命中充满痛苦和不满;集谛指痛苦的根源在于贪、瞋、痴三毒;灭谛指通过修行可以消除痛苦,达到涅槃的境地;道谛则是指通往涅槃的方法,即八正道。

佛教还倡导中道思想,避免走向极端,寻求平衡和谐。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强调道德责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学术上、风俗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行为中,丰富了中国的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科学、哲学等各个方面。

佛教的经典有很多,其核心教理遵循缘起性空的原则,认为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都是虚妄不实的,但这种虚妄不实的现象又是实有的。

如果一个人同时精通儒释道三种哲学,他最后会信哪个?

佛教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态度消极、悲观、颓废,认为人生就是苦海,否定人世间的一切正面价值,使人不思进取。二是有大贪,追求不朽、获得永生,被认为是最大的贪念、执念。三是骑劫物理学上的因果理论,建立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体系,蛊惑群众信教、成佛以脱离该体系。四是伪善狡黠、诡辩、自圆其说能力极强,一旦陷入其理论体系,学习起来很难回头,甚至可能断绝一个人的七情六欲,使其变成没有感情的表面道德高尚的傀儡。

此外,汉传佛教被指出最大缺点是碎片化教学,每个法师基于自己所宗的法门和经典自我发挥,难以构建体系化、次第化的修行体系。

如果一个人同时精通儒释道三种哲学,他最后会信哪个?

道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按道家说法可追溯至盘古伏羲等上古时期,但现有道家典籍最早起源于春秋。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和开创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春秋末期楚国人,被道教奉为 “太上老君”。老子主张 “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等,著有《道德经》。庄子,名周,字子休,也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是介于老子和庄子之间的承转型人物,著有《列子》。

道家在先秦时期逐渐演化出老庄道家、稷下道家和杨朱道家三个学派支流。秦汉时期经过两次学术大综合,稷下黄老之学成为道家学说主流形态。魏晋时期,道家学说以魏晋玄学为主要表现形态。隋唐之后,道教哲学成了接续道家学说的主要形态。

道家核心思想是以 “道” 为中心,强调自然无为、贵柔主静、轻物重生等。

“道” 被看作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或本原,也是自然规律或法则。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以 “道” 论为理论基础,以 “德” 论为处世根本方法。

道家思想在政治上提倡 “无为而治”,即不要过分干涉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让自然和社会自然地运转。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哲学方面,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思想,为观察世界提供了客观方法。在文学艺术方面,强调追求自然和和谐的生活方式,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医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道家思想还催生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其学说影响深远,阴阳鱼作为道教重要符号,与道家学说密切相关。

道家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缺少理性思辨,更注重直觉和经验,与其他思想注重理性和分析不同。这种以直觉和经验获得的认识不具有确定性和普遍性,容易陷入经验主义误区。

二是更偏向生存智慧,缺少对人性的抗争和突破精神。道家强调人要尊重和敬畏自然,顺其自然,但这束缚了人作为独立自由个体突破自我、改造自然的冲动和能力。

如果一个人同时精通儒释道三种哲学,他最后会信哪个?

此外,道家作为一个宗教,其终极目标是修仙长生、肉体飞升,这在注重实际的中国人看来较难实现。而且道教的理论不够严密,存在许多肤浅和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创教理论来自众多源头,不免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儒释道三者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儒家的“道”,是世俗之道,佛家的“道”,是解脱之道,道家的“道”,是自然之道。三者对比,儒家的道最小,道教的道最大。

虽然道家思想也有不足,但相比之下,其更注重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更符合一些人对人生的追求和价值观。所以本人如果同时精通儒释道,一定会选择道家,不知大家会怎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