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人际关系及其特点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在交往中关系的深度、密切度、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联系程度。它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因素构成。人际关系具有以下的特点:
(1)个体性: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2)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越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3) 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
2.人际关系的分类
人际关系分类方法有多种,按性质可分为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按固定程度可分为固定关系与非固定关系;按相容程度可分为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等。
根据李维奇的研究,把人际关系分为以下八种类型:
(1)主从型:其特点是: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这是人际关系类型中最基本的一种,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有主从型因素。
(2) 合作型:其特点是:双方有共同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彼此能配合和容忍对方。
(3) 竞争型:其特点是:双方为实现各自目标常常竭尽全力,因而充满活力;由于竞争时间长,又使人感到筋疲力尽。
(4)主从——竞争型:这是一种混合型的人际关系。双方相处中,有时是主从型,有时是竞争型的人际关系,这种变换使双方难以适应,往往无所适从。这是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
(5)主从——合作型:这是一种互补与对称的混合型人际关系,双方在其中能和谐共处。如果其中合作因素超过主从因素,则关系更为融洽。
(6)竞争——合作型:双方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时而竞争,时而合作。为维持这种类型的人际关系,双方需要保持定的心理距离,避免交往过频。
(7)主从——合作——竞争型:这种混合型的人际关系兼有三者的特点,矛盾较多,双方易于陷人困境。
(8)无规则型:这种人际关系较为少见。特点是:双方关系毫无规则,不清楚要做什么。
3.人际关系的建立发展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个过程,从互不相识开始,到开始互相注意、进行表面接触、彼此互动增加、形成亲密关系,一般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2)情感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随着双方共同的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3)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彼此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或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2
1.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
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HO)理论。其要点是:
(1)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和感情需要(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
(2)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二者互补。由此形成六种人际关系的取向: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主动感情式(表现对他人喜爱、友善、同情亲密);被动感情式(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3)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1)包容需要: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参加群体活动等;如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则会形成高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群居或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能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较好。
2)支配需要: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则易于形成专制式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独行;或者形成拒绝式行为方式,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儿童焦虑过重,防御行为明显。
3)感情需要: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切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关系中,长大后会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对待自己。
舒兹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的过程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最后难以包容,导致群体分解。
2.维持与协调人际关系的交往原则
(1)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
(2)交换性原则: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人际交往是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投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此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3
1.人际交往健康的标志
(1)乐于交往:这是指交往的态度,愿意与他人交往,也清楚地知道交往对个体发展成长的积极功能。
(2)敢于交往:这是指交往的行为,主动积极与他人交往,不消极被动地等待。
(3)善于交往:这是指交往的方法,了解并掌握交往的原则和方人际关系。
(4)具有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质:自信、热情、谦虚、善解人意等。
2.运用大际沟通的技巧
(1)善用语言的技巧。
(2)善用三种表情,即管语表情、身体表情和面部表情。
(3)善于倾听。
(4)学会欣赏与赞美。
(5)具有幽默感。
(6)确立良好的第印象。
(7)遵循良好沟通原则:真诚待人;平等待人;宽容待人;乐于助人。
(8) 提高自身的修养。
3.改善人际关系的具体技术
(1)敏感性训练在团体中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交流,了解他人和自己的问题和当时的反应,通过自我意识水平和移情能力分析,改善沟通技巧,增进社交能力。
(2)角色扮演:通过充当和扮演某种角色,站在一个新的立场去体验、了解和领会他人的内心感受,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改变过去的行为方式,使自己更适合于所承担的社会角色。
(3) P-A-C 分析:又称互相作用分析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柏恩1964年提出的。P代表父母状态、A代表成人状态、C代表儿童状态。柏恩认为,人们在互相交往中常常以不同的人格状态出现,构成了人际关系中的不同人格类型。如果交往的双方都能按对方期望作出反应,人际关系就是“互补型”或“平衡型”,可以加深人与人的感情,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关系;相反,如 果交往双方的反应呈现“非互补型”或“交叉型”,容易引起冲突,导致关系恶化。通过P A-C分析,可以改善人际关系。
END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