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笔樵夫
耘笔樵夫

2024-10-13 14:56

续原《经藏智慧100讲》 作者:樵夫

头条百度独家版权,谢绝授权任何机构作盈利性商业用途,如有受 益 可收藏、转发、分享。

人生有三见:

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见众生易,内在种种,外在种种,无一不是众生!

见天地不难,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本具良知良能即是自在天地!

唯独见自己难,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心如止水之时,那团真性方才呼之欲出……

故庄子于《德充符》中有云:

仲尼曰: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鉴,是镜照之意;止水,即静止不动之水。鉴于止水,即是月照澄潭的意思。

所以者何?

莫急,且听樵夫如下一一细细道来:

如何见自己?心如止水,了了分明

图片来自网络

唯止,心地无非自性戒!

唯止,即是返观内照,以戒为师。

时时觉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合道?

合道则自然而然,生趣活泼,妙用无边……

不合则分别思量,自我迷惑,辗转系缚……

持戒,对中下根者来说有五戒十善,对上根之人只有一戒:心地无非。

那心地如何无非呢?

能如止水,不打妄想,其非自断,一尘不染。

就是契入自然而然的真如实性当中去啦!止水只是一个譬喻而已,喻指二六时中,不杂用心。

只是,常人要想做到二六时中不杂用心,这是难如登天的事情!

但事虽难,做则必成。

可以一点一滴的去做功夫,慢慢去做积蓄成一线,再慢慢汇聚成流,直到最终打成一片,等到形成湖泊了,则时时刻刻皆成应照……

故《信心铭》有云:

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不落动止二边,心地常清常静,不被是非对错所扰,即是唯止。

唯即是一,抱元守一,常住真心,故六祖慧能名为自性戒。

自性之戒,戒无所戒,是名为戒。

如何见自己?心如止水,了了分明

图片来自网络

能止,心地无痴自性慧!

能止,即是真常应物,以慧为觉。

以随缘应照仗境方生为自渡舟楫:

随缘是随顺世缘,来什么缘就受什么缘,都能欢喜接受容纳……

仗境是仗当下境,当下无心全一无所住,如光如电如实相应……

慧觉,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造化能量,只有心地无痴没了任何执念,方能如实契入!

那心地如何无痴呢?

痴,即是有放不下的情缘,或过于迷恋的执念,要懂得放下释然,从中解脱出来!

须知,情缘和执念,皆是障道泥尘,不应被其牵扯纠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去来无碍,道自流通。

只是,常人要想做到无住生心去来无碍,这是难以割舍的机缘!

不破情关,难出梦境。

需要去尘缘俗世当中去深入打磨一番,历尽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方能看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痛到极致之时,方才能够释然放下……

故《坛经》有云: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悟了无生法,方成大罗仙,去来无碍,无牵无扯。

能即良能,应用随作,无所住心,故六祖慧能名为自性慧。

自性之慧,本具之能,无量无边。

如何见自己?心如止水,了了分明

图片来自网络

众止,心地无乱自性定!

众止,即是烦恼自了,以定为力。

以一如既往不动不摇为造化神通:

造化就是心无杂念的去做自己的事情……

神通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到出神入化……

定力,是一种矢志不渝永无退转的力量,不受任何挫折的屈服,和任何坎坷的阻拦!

那心地如何无乱呢?

乱,是因有疑惑未断,或烦恼未了,要懂得自净自修,打破无明,豁然开朗!

须知,万般境遇现前,都是前来考验你的真心和定力,只要心无分别不作思量不理不睬,方能烟消云散。

只是,常人要想做到不理不睬烟消云散,这需要愿力支撑!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如果你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所做的事情又具有利他性质,那大可问心无愧,只管坚持到底,相信老天自有安排……

故有经云: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心之所向,即是身之所往,终会烦恼自了,心想事成。

众即种种不善之心,这种种不善之心即是烦恼的根源,菩提的种子。

自性之定,不离本心,恒常寂照。

如何见自己?心如止水,了了分明

图片来自网络

见自己,就是把自己从后天欲望当中解脱出来,契入先天本自具足的真性中去……

这需要心如止水般的镜照,以唯止、能止、众止为修持,契入戒定慧三无漏学中,

方才能够逐渐清透澄明,月映天心……

您又怎么看呢?

我有一支笔,带您品经纶;

百卷轻灵过,三教笔尖寻。

——关注樵夫,带您遨游不一样的国学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