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凯明
瞿凯明

2024-08-10 13:29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镇守荆州的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战事进展非常顺利,关羽围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不敌,曹操派大将于禁督七军救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吓得曹操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

就在关羽战事辉煌之际,作为刘备的盟友,孙权坐不住了,眼看关羽取得如此大的战绩,眼红了,吕蒙也趁机劝说孙权,借此机会,偷袭荆州,抄关羽的大本营,不仅能夺了荆州,还可以擒杀关羽,于是,孙权便同意了这一阴险的计划。

三国最为人不齿的两件事,白衣渡江和洛水之誓,带来了严重后果

随后,吕蒙便假装生病,要求回去休养,孙权和吕蒙演了一出双簧,孙权便公开发公文,宣布召回吕蒙,让书生陆逊替代吕蒙,吕蒙随后抽调精兵强将,埋伏在商船之中,冒充商人,袭取了荆州,这就是三国历史上的“白衣渡江”。

《三国志 吕蒙传》记载:后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蒙上疏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

关羽对东吴这个盟友的偷袭,毫无防备,在吕蒙假装生病,回去休养的时候,关羽把镇守荆州的兵力,全部调到了樊城前线,因此,荆州空虚,吕蒙偷袭顺利得手。

三国最为人不齿的两件事,白衣渡江和洛水之誓,带来了严重后果

《三国志 吕蒙传》记载: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糜芳皆降。

此事,造成了关羽兵败麦城,被东吴的擒杀的严重后果。

这一后果,使得本来可以攻下樊城的关羽,迅速败亡,本来可以在曹魏的心口插上一刀,变成了曹魏毫发无损,刘备方则元气大伤。

三国最为人不齿的两件事,白衣渡江和洛水之誓,带来了严重后果

不仅如此,更严重的后果是,引发了夷陵之战,刘备率军东征,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而最终刘备全军覆没,病死在白帝城,蜀汉岌岌可危。

也就是说,本来刘备可以吃掉曹操的一部分地盘,威胁到曹魏,变成了刘备方衰落,而曹操一方相反变得更强了。

要知道,在当时三国时代,孙权和刘备加起来,实力都比不上曹操,只有孙权和刘备联合,才能勉强和曹操抗衡。

而白衣渡江,则改变了三国格局,蜀汉衰落,曹魏强大,孙刘联盟破裂,曹魏从中坐收渔翁之利。

孙权只有和刘备联合,才能长久,反之,则只能迅速败亡。而孙权不仅不联合关羽一起攻打曹操,反而在背后偷袭关羽,狠狠地捅关羽一刀,背叛了孙刘联盟。

三国最为人不齿的两件事,白衣渡江和洛水之誓,带来了严重后果

最终,曹魏灭了蜀汉,西晋又灭了东吴,两个都被吃掉了,走向灭亡。

从这点来看,白衣渡江引发的后果是严重的,所以,为人所不齿。

还有一个洛水之誓,也为人所不齿,引发了严重的后果。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陪同皇帝曹魏出城祭拜高平陵之际,关闭了洛阳城门,占据武库,屯兵洛水浮桥,控制了京城。

司马懿派人劝大将军曹爽放弃抵抗,返回京城,并欺骗曹爽说,他已指洛水发誓,只削曹爽的兵权,保留其爵位,并无他意。

三国最为人不齿的两件事,白衣渡江和洛水之誓,带来了严重后果

《三国志》注引《世语》记载:宣王使许允、陈泰解语爽,蒋济亦与书达宣王之旨,又使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谓爽,唯免官而已,以洛水为誓。爽信之,罢兵。

曹爽居然相信了司马懿的谎言,果真放弃了抵抗,向司马懿投降,幻想交出兵权之后,做一个富家翁。

结果,等到曹爽交出兵权后回到京城,便被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诛灭三族。

同时,司马懿还大肆杀戮,将曹爽的亲信全部杀光,灭三族,一时间,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三国最为人不齿的两件事,白衣渡江和洛水之誓,带来了严重后果

《三国志 曹爽传》记载:於是收爽、羲、训、晏、飏、谧、轨、胜、范、当等,皆伏诛,夷三族。

司马懿的洛水之誓,就是一个卑鄙的谎言,欺骗了曹爽,也欺骗了世人,将曹爽及其亲信斩草除根,一网打尽。

由此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司马氏专权,司马氏不仅可以废立皇帝,甚至,还公然弑君,杀了皇帝曹髦,留下千古骂名。

最终,双手沾满鲜血的司马氏夺了曹魏的江山,鸠占鹊巢。

司马氏毫无信义,举起屠刀,大肆杀戮,给后来者开了一个坏头。

更严重的后果是,司马氏建立西晋后,不思进取,朝政乌烟瘴气,引发了“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使华夏文明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带来了灭顶之灾。

所以说,洛水之誓,引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为人所不齿。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