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5日,我有幸参与行动源国际发展研究咨询中心主办的社会企业交流学习营,与来自菲律宾、印尼和广西的社会企业从业者交流对话。
第一天,便被印尼慈善组织BAZNAS BAZISDK扎卡特资金管理雅加达部副主席Rini的分享震撼,“印尼是全世界捐赠人占比最多的国家”。“不是美国,不是欧洲,确信是印尼?”,这种惊讶的置疑,来自于我周遭皆是学习“欧美慈善”的语境。印尼是伊斯兰文化人口大国,信仰伊斯兰的人每月都会拿出收入的2.5%进行捐赠。印尼非营利组织Dompet Dhuafa社会企业部市场经理Dessy分享,他们协助农民种养殖,帮其打通超市渠道,同时又给低收入群体赠送生活物资,实现了可持续。在国内社会组织帮农民做“市场”十有九败的情况下,印尼的这个案例显得弥足珍贵。
基于本土文化价值,动员社会资源,融入市场渠道,关怀弱势群体,我们的眼睛向外寻求更好的“慈善制度”时,印尼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根植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天,又被菲律宾乡村建设协会执行主任Marlon分享的数据震撼,“菲律宾社会企业数量占企业数量的17%”。菲律宾乡村建设协会秉持晏阳初的乡建理念,以生计、健康、教育、治理、环境议题支持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从菲律宾乡村建设协会离职创业的Gio,分享了他创办的社会企业Weekend Wildchind,他是如何联合农户销售农产品、开展自然教育、建立小型蘑菇厂。
出发点和目标是社会发展,企业不只是单一业绩衡量的“经济组织”。在经济利润的基础上,将视野扩展到社会价值的倡导。
什么样的企业算社会企业?社会企业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亚洲社会企业研究所主任Lisa分享了社企的三个核心理念,使命驱动、持续造血、分红限定;社企星球创始人刘玄奇分享的三三制社企,1/3股权锁定为社会资产、1/3利润投向社会目标、1/3共创来自社会参与,正好与其意趣相应。
当国外友人提出社会企业注册程序繁琐、难以获得资金支持时,我分享的成都市新都区的社区社会企业运作体系,让其感慨。
成都市新都区相关部门颁布了支持社区社企发展的文件,社区社会企业居委会100%控股,法定代表人为居委会主任或两委成员,社区社会企业的收益除了留足企业发展以外,全部回馈到社区的发展治理中。成都市新都社区发展基金会设立了社区社企孵化专项基金,以项目形式孵化区内社区社企,又设立了社区社企支持中心,从社区社企注册、孵化、认定、人才培养、智力引入、资源链接等方面构建社区社企发展生态。在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涌现了不少社区社企案例。
新都区正因社区常住人口7千多人,每天在社区的流动人口近2万人,面对由此带来的社区管理难题,正因社区居委会于2018 年注册成立了成都市新都区正因金瑞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为解决小商贩占道经营问题,投资建设了7个售卖亭,并公开进行市场招租;为解决流动菜贩占道经营问题,街道办事处配置了一块300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并出资建成临时便民市场,交付正因金瑞公司采取商业化招租、运营。正因金瑞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年营业额近百万元,所得利润用于开展帮困助弱、扶残助残、应急能力培训等社区服务。面对辖区内的垃圾问题,正因金瑞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拟链接外部资源开展智能化垃圾处理,在解决社区具体问题基础上,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社区社企形成的资源、资产、资金,纳入到社区协商议事的治理体系里,又在探索社区社企新的三资管理制度。
从正因社区社企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社区社企一切围绕着“在社区中、关于社区、为了社区”开展业务拓展和运营,社区居委会发挥上承下达的角色,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接收政府在属地的“资源授权”;挖掘社区内的金角银边创设“新资源”;立足社区具体问题,通过做深做实做细,走出“吃租业务”,开拓“新业务”;在多方合作、多主体协商的情境中,又探索“新管理”。社区社企运营有两个核心,一是需要社区社企的负责人有全情投入的社会企业家精神;二是在运作过程中,创设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社区社企的角色类似于社区“商管”公司,整合资源、规划基建、搭好平台,公平招商、做好服务。
听完我的介绍,国外友人开玩笑,了解到成都新都区的社区社企支持政策,特别想在成都开展社区社企合作。
山水涅槃的猫
第二天参访的山水涅槃生态农庄,一直在做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传播,与会嘉宾都觉着这是一个社会企业,但创始人认为自己是“草根”,算不上“社会企业”。基于此,我联想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算不算“社区社会企业”?虽然业内不承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由其成立的企业是“社区社会企业”,但如果我们暂时抛开社区社会企业的标准认定和体系化建设,若从“社会企业”是个价值理念的角度来看,面对乡村发展中沉淀的资产,如何以市场的方式,招引年轻人返乡,形成乡村与个人的合力运营,以此增加乡村集体经济收入,创设乡村社区的共同福祉。
山水涅槃的考拉
社会企业,一方面在厘清和构建概念、标准、体系、理论;另一方面,又需秉持其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拓展其概念标准体系理论,且行且探索。
两天研学,时间虽短,收获颇多,视野望向了“东盟”。每个地方都有其特色的本地经验,期望以后“中国—东盟”这种区域性的交流成为常态,让“中国—东盟”成为世界社会企业发展中具有其特色的一极,若能参与其中,虽贡献微薄,也甚感荣幸。
本文收录自公众号《“社会企业交流学习营” 纪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