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许多流行病学和临床的研究表明, 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好发在清晨, 与清晨高血压密切相关 。因此, 近年来高血压患者清晨高血压的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什么是清晨高血压呢?如何有效平稳控制清晨高血压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 。大量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显示, 脑卒中、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等最易发生在上午6 :00-12:00。清晨血压升高可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因此在选择降压治疗方案时, 必须有效控制清晨血压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1、那么什么是清晨高血压呢?
清晨高血压是指早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家庭自测血压测量结果,或24小时动态血压显示起床后2小时或清晨起床后6-10点间的平均血压≥140/90,也称为:“血压晨峰”。
清晨高血压包括两种情况:1)清晨时段血压>140/90,其他时段血压也>140/90,即全天血压都超过目标值,也称广义的清晨高血压;2)清晨时段血压>140/90,其他时段血压正常,即全天血压只有清晨时段血压超过目标值,称为狭义的清晨高血压;
前者对心脑血管以及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清晨高血压是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可增加严重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率。
2、清晨高血压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对于清晨高血压的重要性,《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是这样说的——“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血压是不断变化的。其中,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的清晨时段,一般指早上6~10点这个时间段,血压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较高水平,绝大多数人会达到一天内最高水平。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恰恰正是与清晨血压的升高密切相关:清晨时段血压的增高会导致血凝状态的异常和肾脏的改变,以及微血管和大血管的异常,而这些都会引起心血管事件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所以,管理清晨血压,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意义重大。”
3、高血压的分型
正常人体的血压是随着白天和夜晚而不断规律地变化的。正常人24小时动态血压在白天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而夜间处于较低水平,呈现“双峰一谷”昼夜节律变化的杓型曲线(如图),称为“杓型血压”;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全天变化曲线则不一样:1)非杓型——夜间血压不下降,仍保持较高的水平;2)反杓型——夜间血压较白天不降反升;深杓型——夜间血压比白天血压下降>20%。人的血液在血管里流动,若血压过高或不正常的血压波动和昼夜变化,会导致全身血管内皮、血管壁的损伤、老化,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但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会有清晨高血压。
4、清晨高血压的治疗
1)控制清晨高血压的方法有两种:①早晨在服药长效降压药的基础上及时服用短效降压药。 ②晚上服长效降压药 。
2) 哪种降压药好? 应该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的具体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服药方法: 如果是非杓型, 长效降压药较好。如果是超杓型, 不宜晚上使用长效降压药, 而早上使用短效降压药较好。如果是杓型, 可以使用长效降压药。
3)药物选择:①如果清晨服用单一药物,次日清晨出现高血压晨峰,而其他时段血压均在正常范围,也就是狭义的清晨高血压,则可能是由于药物谷峰比值较小所致,也就是这种药物不能达到24小时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即药物降压疗效持续时间不够长,可换用其他谷峰比值大于50%或更大谷峰比值的长效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等。
②如果24小时各时段血压都较高,也就是广义的清晨高血压,可加用另一种长效降压药;如果仍不能满意控制血压,可加服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或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两种长效降压药物联合利尿剂,大多数情况下都可控制血压达标,并能够控制清晨高血压。
联合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以防止血压降得太低。有前列腺肥大的男性患者,可在睡前加服长效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既可治疗前列腺肥大,又可控制高血压晨峰。但对于那些呈杓型高血压的清晨高血压患者,也就是夜间血压偏低的患者,不能睡前服用,以防夜间血压降得太低。
4)调整服药时间:对于没有清晨高血压的普通高血压患者,长效降压药一般在起床或醒后服用。如果服用一种长效降压药后,出现清晨高血压,而其他时段血压均正常,可将服药时间后移6~10小时;如仍然出现清晨高血压,在药物未达最大推荐剂量的情况下,可以在晚上再加服一次;如果药物已达最大推荐剂量,可在傍晚加服一次另一种作用机制不一样的长效降压药。但在调整服药时及联合用药之前,必须先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当夜间血压下降不到白天的10%时,才可使用上述方法,否则会使夜间血压下降过低,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