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机制币“大清铜币”背龙币太过复杂多变,令许多收藏爱好者为分不清版式而烦恼。在众多的背龙图中,有四种龙图是常用的,则①部颁龙,②仿部颁龙,③平身龙,④地方龙(各省造币局自选的本地龙图,有差异)。

      用AI搜索,可以查见下面一些信息:

     一、部颁龙与仿部颁龙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1、字母N的右侧特征:

      部颁龙的铜元背面字母N的右侧下部有一个小圆点,而仿部颁龙则没有这个小圆点。

       2、龙纹火焰特点:

      部颁龙的内圈龙纹火焰云相比其他版别更长,且火焰有明显的下垂姿态,而仿部颁龙的火焰云则没有这种特征。

      3、龙口下方的云朵:

      部颁龙的龙口下方的云朵更加平整,表现出的感觉也更加饱满,而仿部颁龙的云朵则没有这种特征。

      4、龙角中心点:

      部颁龙的龙首正中上方龙角中心点处有内凹,而仿部颁龙则没有。

      5、字母H的特征:

      部颁龙的左侧字母“CH”中的“H”中间横杠很弱,而仿部颁龙的“H”中间横杠则没有这种特征。

      二、 平身龙与部颁龙的主要区别

      它们是大清铜币中两种不同的龙型版别,它们在设计上也有各自的特点,存在一些细微但重要的区别。

      以下是部颁龙与平身龙的主要区别:

    1、 水波纹数量:

   – 部颁龙:通常具有四水波纹。

   – 平身龙:一般右边第一波为两水波,其余最多为三水波纹。

     2、龙尾形态:

   – 部颁龙:龙尾呈曲尾。

   – 平身龙:龙尾为直尾。

      3、字母特征:

   – 部颁龙:在铜元背面的字母“N”右侧有小圆点,位于字母“N”的左下角。

   – 平身龙:没有上述的小圆点特征。

      4、火焰云特征:

   – 部颁龙:内圈龙纹火焰云更长,且火焰有明显的下垂姿态。

   – 平身龙:火焰云相对较短,没有明显下垂。

      5、龙口下方的云朵:

     – 部颁龙:中心龙口下方的云朵更加平整,表现出的感觉也更加饱满。

      – 平身龙:云朵相对不够平整和饱满。

      6、龙角特征:

      – 部颁龙:龙首正中上方龙角中心点处有内凹。

       – 平身龙:龙角中心点处无内凹。

      7、字母“H”特征:

       – 部颁龙:左侧字母“H”中的横杠较浅。

       – 平身龙:字母“H”的横杠相对较深。

       从上述比较,仿部颁龙无平身龙确有许多相似处,有时难以区分。

      以我看,平身龙的尾部龙身弯曲弧度要小得多,与钱币水平线较平行些。而部颁龙龙身近尾部有下垂。

     三、部颁龙、仿部颁龙和地方龙的主要区别

     从互联网下载了以为泉友的载图如下:

      但碍于币图清晰度太差,不能从钱币的细节上区分地方龙与部颁龙的不同。我相试着用自藏的“户部丙午川字五文大清铜币”(地方龙版)为例,做一个细节和微观比较。

      中心“川”的户部丙午“大清铜币”五文只有两种龙版,分别是部颁龙和地方龙,接下来就一起来看一下两种龙面部的区别。

      在周沁园先生编著的《中国机制币铜元目录》中,载有这两个版SC.88,SC.89的币图。

     中心“川”五文“大清铜币”共有两个版,“地方龙”版被评为一级币,价值50万以上;“部颁龙”被评级为2级币,价值仅35万以上。二者价值差巨大!

     从币图粗看,可感觉到部颁龙的面部庄重而不缺乏威严,具有皇家尊贵气质,霸气外露,盛气凌人,非常像统兵的将领。而在中心川的地方龙的面部,则比较和蔼可亲,像极了慈祥的老人。

     下面我们从细节上对五分铜币之“部颁龙”与“地方龙”两个版本的不同处进行比较:

试比较“部颁”,“仿部颁”,“平身”,“地方龙”之差异,以准确区分大清铜币版别

     下图左为“部颁龙”,右为四川“地方龙”。

         上为部颁龙,下为地方龙。

     1、龙面部的不同特征:

    ① “部颁龙”的龙身较为粗壮,并且有云朵覆盖,龙上部左右两个爪子伸到龙身外。龙脸较大,面部庄重而不缺乏威严,更具有皇家尊贵气质,霸气外露。

       头骨隆起较高,成矛状三角形,

      龙角较粗壮,龙首正中上方龙角中心点处有内凹。龙角尖分叉成羊角形,中部只有三朵短云珠。

       龙眼凸出无睛,眼眉毛长而上翘。

       龙鼻梁长与眼球平。

       龙口下唇为U形,龙口中含珠,5颗龙牙。口部左右和下部均有龙须。

       整体显得盛气凌人,非常像统兵的将领。

     ②中心川的“地方龙”面部 ,龙脸宽稍窄,面相慈祥,微带笑意,比较和蔼可亲。

       头骨隆起较低,成尖桃状,

      龙角较细,角尖分叉成羊角形,但端部成圆点中部只有四朵云珠,上长云由三朵连珠,中两朵,下一朵。

       龙眼微凸有下视睛,眼眉粗短微翘。

       龙鼻梁较短低于眼球。      

      龙口下唇为近直线,口中有牙7颗,唇左右及下部无龙须。

     2、火龙珠

     ①“部颁龙”的火龙珠是半圆形的,上有深刻顺时针阴刻旋纹,珠上火苗为六苗。

     ②“地方龙”的火龙珠是椭圆形的,上有略浅刻顺时针阴刻旋纹,珠上火苗有七苗。

      3、云朵

      1)火龙珠下云朵

     ①“部颁龙”火龙珠下的钉耙状云偏火球左边。四条耙齿较长,最右边一耙齿向伸长,几乎与火球右边缘接近。

     ②“地方龙”的火龙珠的钉耙状云在火球下,略向左下斜。四条耙齿较短,方向均向上。

      2)、龙下唇周边和火球上下的云朵形状不同。

     4、龙尾特征:

     ①部颁龙的龙尾则是曲尾,共14尾。 

     ②地方龙的龙尾为直尾,仅10尾。

     5、龙头右侧龙身右边的龙云形状不同。

      6、龙鳞不同:

      部颁龙有八排,地方龙仅为六排。

       见下图:

      7、龙身底部水波纹   

       波纹数量都是六波纹,但:

     ①部颁龙水波纹有四层浪花。

     ②川地方龙水波纹仅具有二,三层浪花。  

       8、龙身下部周边的云朵不同

     龙身下部左右侧的龙云形状大小有异。

     ①龙身右下侧钉耙云,部颁龙是四齿,地方龙仅三齿;钉耙云左下的云部颁龙的云短,地方龙的云长;

      ②龙身左下侧的钉耙云,部颁龙是四齿向上,地方龙只有三齿。靠左下侧龙爪的云二者也不一样。

      9、英文书写的不同:

     ①部颁龙在币背珠圈外侧中下环书英文“TAI – CHING – TI – KUO  COPPER COIN.” 部颁龙的字形稍大,笔画整体要纤细些。而地方龙的英文字母整体要小点,但笔画稍粗。

     ②其部颁龙在英文字中间的间隔符比地方龙的要细长些,另外,在“CHING”的“H”右上方多一个上飄的点。

      ③在上述全部英文字母中,部颁龙与川字地方龙在“I”“E”“U”“C”上的书写细节上也有差异。虽说都似英文花体,但书写镌刻还是有差异的。仔细看看,部颁龙的“I”字母顶部是横笔,而川字地方龙顶部是“Y”状;“E”字母中部一横,部颁龙写成一短竖,地方龙是正统的书写“E”;字母“U”部颁龙的顶上写成两“Y”,而川字地方龙是按正统书法为“U”;“C”字母的部颁龙书写起笔都有顿点,川字地方龙没有。

     另外,许多省造币厂的地方龙在“COIN”英文字母“N”后无点,但这款川字五文铜币的英文字母“N”后有点。

      这可能是川字地方龙大清铜币的一个特征别之处。关于这一点,我在大清铜币川十文钱币中也找到了印证,确实有点特别。

     如周沁园先生《中国机制币铜元目录》中的一币,N后有点:

     笔者自藏的川字十文币,N后也有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大清铜市”中,并非每个局采用的部颁龙、仿部领龙和地方龙,都是一样的。其实,各省铸币局用的部颁龙、仿部颁龙和地方龙都不一样,每个局都有自己的区分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以上辩识仅为个见,难免因藏品不同而出现缪误。作文仅供参考,给出一个比较方法,泉友可结合自己所藏寻找高清部颁龙,仿部版龙,平身龙与地方龙作更细微的比较。不为其他,就是求真,以准确区分“大清铜币”版别。

      文末,必须感谢文中引用币图的互联网提供者。

            2024年11月3日撰稿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