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二十四节气

立冬·冬之始

立秋·秋之始

立夏·夏之始

立春·春之始

      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很容易受气候影响,人体随四季昼夜节律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何调整饮食更加符合气候变化呢?

饮食总则

      饮食总的原则为:全面膳食,均衡饮食。《黄帝内经》中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意思是谷物、水果、肉类、蔬菜都要摄取。然后依据身体情况饮食有所舍取和偏向。

图片

图片
图片

      春季包含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气候逐渐变暖,但初春仍会乍暖还寒,正如王安石描述的春天: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可见早春气候不定,但还是一日暖过一日,万物复苏,草木萌芽,一片欣欣向荣。

      在中医中我们认为春属木,生发条达,位于东方,对应人体肝脏。春季应季水果蔬菜有:枇杷、圣女果、樱桃、石榴。胡萝卜、西兰花、圆白菜、春笋、香椿、荠菜、韭菜。因此春天应多吃辛甘发散的食物,比如春笋、香椿、荠菜、韭菜等辛香温性的食物。仲春可进食山药、红枣等平补脾胃的食物;晚春可进食百合、鸭肉、海带等平补的食物,

      虽然春天天气逐渐变暖,但人体阳气在外,阴气在内,可以饮食清淡,适当祛暑,所以建议少食黄瓜、绿豆、冬瓜等性凉的食物;晚春时节少吃辛辣、生冷、肥腻的食物。

图片
图片

      夏季包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天气逐渐变热,万物生机勃勃,树木郁郁葱葱,古人这样描述夏季: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夏天是四季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此时的水果蔬菜也最丰富。

      中医认为夏属火,炎热向上,位于南方,对应人体心脏,此时是养阳气的最佳时机,特别是最热的三伏天,可以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但夏季也是暑气最重的时候,易耗气伤津,需要避暑,适当吃些西瓜、苦瓜,但身体本就有寒湿的人少吃,主要以物理防暑防晒为主。饮食宜清淡,应季蔬菜如茼蒿、芹菜、番茄、苦瓜、黄瓜等都可。

      我们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以养阳。夏季阳气最旺,很多有寒湿关节炎、虚寒痛经、胃寒腹痛的患者是养阳最佳时机,因此生冷瓜果少吃或者不吃,而阳气旺盛的人建议适当食用西瓜、冷啤酒、雪糕各类冷饮等,不可过量。

图片
图片

      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天地间阳气逐渐减少,阴气逐渐增加气候逐渐转凉,万物肃杀凋零、但又硕果累累,是丰收的季节。诗词描述秋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中医认为秋属金,沉降、肃杀、收敛,位于西方,对应人体的肺脏。应季水果蔬菜:苹果、雪梨、柿子、李子、沙棘。白菜、菠菜、百合、土豆、豆角、西兰花、玉米。肺位于人体偏上的位置,容易受邪气侵袭,肺脏娇嫩而喜润恶燥,干燥的秋季很容易伤肺,因此应多吃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梨、藕、银耳、百合、荸荠、香蕉、苹果等。

      秋季天气干燥,容易出现咳嗽,感冒等疾病,应少吃辛辣煎炸和燥烈的食物如干辣椒、炸鸡、麻辣烫、烧烤、桂圆、大枣、羊肉。

图片
图片

      冬季包含: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天气寒冷,树木枯竭,动物潜藏冬眠,白雪皑皑,郑燮诗中描述到: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冬天白天短黑夜长,人们活动减少,天地一片肃静。

      中医认为冬属水,下行、寒冷、闭藏,位于北方,对应人体的肾脏。应季水果蔬菜有:橘子、甘蔗、红枣、白菜、红薯、金针菇。此时人体的阳气也潜藏在内,顺应季节特点适当进补有助于人体健康,饮食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比如羊肉、甲鱼、虾、鹌鹑、海参、韭菜、胡桃、糯米、黑木耳、芝麻等。

      大家都知道冬季需要进补,但是不能顿顿大鱼大肉,红烧肉、烤鸭等太油腻,滋腻的食物适量,同时还要吃些白菜、萝卜素菜搭配。

图片

微信号|胡升芳博士工作室

图片来自小猪君插画师及网络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