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书法作品能称得上“最美中国字”呢?有人说是王羲之《兰亭序》,它是“天下第一行书”,但此作真迹已失,且存在真伪难辨的问题,后人的摹本、刻本也都有败笔和瑕疵。而有一件书法,被称为“唐之兰亭”“大唐最美行书”,不仅受到历代名家推崇,如今更是因为太美太珍贵,而不再公开展出,它就是陆柬之的《文赋》。
明代孙承泽认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晚年笔法全从此帖中来“赵文敏晚年书法全从此得力”,而赵氏对《文赋》的评价非常高:“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
在他看来,陆柬之水平完全不输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只是因为传世作品太少,才导致世人不了解。陆柬之出生于一个书法世家,他的舅父虞世南、儿子陆彦远、外孙张旭都是大师名家。
陆柬之自幼跟随虞世南学书,还曾得到过贺知章、欧阳询等人的指点,天赋高、学力勤,又取法得当,仅用数年,他就有“出蓝”之誉,舅父直言已经教不了他了。此后,陆柬之专心研究魏晋诸家法帖,尤其是王氏家族,是唐代为数不多学到羲之用笔精髓的大师。所以,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中将他列为笔法传承的二十三人之一。
“草圣”张旭幼时多次临摹《文赋》,并在陆柬之、陆彦远指点下学习前人,打下了坚实的功底。不夸张地说,张旭正是因为学了《文赋》,积累了诸多笔法,才能在草书领域纵横挥洒,成为一代“草圣”。
《文赋》全卷纵27厘米、横720厘米,共144行、1658个字,字径大小约2厘米,卷后还有赵孟頫、欧阳玄、沈度、宋濂、刘基、董琰等人的跋文。《文赋》本是西晋文学家陆机的名篇,而陆柬之正是他的后裔,为了不辱没祖宗,陆柬之直到晚年书艺大成之时,才敢下笔书写。
此作用笔精进细腻,晋人气息充盈纸面,起笔尖锋而入,笔尖落纸后衄挫、调锋,以中锋行笔,笔画苍劲有力、骨肉匀称,书写过程中有提有按,轻重、疾徐、虚实变化明显。转折处以圆笔为主,锋芒内敛。
《文赋》结字欹侧多姿,楷、行、草三种字体皆有,呼应有序,俯仰、揖让灵巧。章法疏密得宜,用墨枯润相济,一派自然天成之美。每个字都写得精到古雅,既有晋人之妍美,又有唐人书法之严谨。把它临摹透彻,笔法、结字这两关也就过了。如今《文赋》藏于台北故宫,是该馆禁止对外展出和外界的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