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林小英在十三邀中的访谈内容,火了。

我聊访谈内容的视频,爆了,几十万的播放。

教育问题,向来是一个全民讨论的话题的热点。

而林小英的观点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讨论度,是因为她揭开了一个谁都知道,但又谁都无解的问题:

教育的内卷问题。尤其是无效内卷。

图片

与此同时,日前网传广州番禺一位女中学生跳楼,留下的遗书也火遍了全网,

图片

在这封遗书中,孩子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太累了”,“这个世界我还有好多事情没做,但是我已经没力气去做了”。

她自责没能做得足够好,虽然老师都说“先苦后甜,读书才有出息”。
但她清楚地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出息的,她累了,实在做不到了。

重压之下,孩子绝望了,家长崩溃了。
再回看林小英的采访,每一句似乎都说到了家长的心坎里。

当一名学生问“国内教育是否真的太卷了”,林小英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
“现在的教育系统似乎只为升学做预备。”

图片
同为母亲,我看得心酸,难受,愤怒,想骂人但都不知道骂谁。

谁都知道教育的问题从来都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而已。

而作为个体,在体制面前,如此之渺小。说得再多,又能改变什么呢?

但我还是忍不住发了声,一吐为快。

在家长、老师、学校、用人单位组成的这个巨大怪圈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而真正最无辜的是孩子。

他们来到这世上,并没有亏欠父母什么,他们唯一真正应该做的,就是成为自己。

就算是学习不好,不代表就不配活在这个世上。


没想到视频号下几百条家长们的留言,竟然如此旗帜鲜明地分成了三派:

甘当受害者,分不清爱和溺爱,愿做孩子的减压阀。

图片

第一类留言代表大多数家长,属于”无奈派“,认为教育体系不改,家长只能跟着狂奔。

图片
这些家长很有可能在看完视频之后,长叹一口气,然后默默地给孩子再加一份卷子。

‘反对内卷,但如果不卷,未来怕会更内疚。’
心里总会有一个声音:他要是考不上好大学,未来没出路咋办?

卷,的确很不好,
但卷,最起码更安全,因为这是大多数人的选项。
当家长们面对这样的难题,内心也需要寻找一种稳定的自洽。

然我无法改变现状,就只能更好地适应现状

图片

在做事的时候倾向于选择最安全的那条路径,可以理解。

我也能理解很多父母在常年和体制battle中早已耗尽了最后一份呐喊的力气。

但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会有人讥讽那些敢于发声的人?

其实我的这个视频录完以后在我手里压了整整一天,都没敢发,就是怕被骂。

怕和林小英一样被人骂“既得利益者”,“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上了车,就不让别人上“…….

图片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倒下的人无力发声的时候,恰恰需要站着的人发声啊!

发声,不代表会改变。
但不发声,则代表永远不会改变。

也有人说,只说问题,又没说怎么解决问题,有什么用?

可你别忘了,林小英的职业是学者,学者的任务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如果提问题的人,就一定要负责解决问题,那永远都不会有人提出问题了。 

而且,她提出这个议题也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多年严谨的调查研究,并将其思考收录在《县中的孩子》。
正是这本书让她火出了圈。

图片


为什么她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呢?

在谈话中,林小英说:

因为童年时期自己所住的村落没有小学,只能“违规”去上别的学校的小学,所以每个学期都会把她薅出去。

这种羞耻感,让她觉得,等长大了,这“仇”得报。

所以,在后来选专业的时候,她就填了教育管理。

图片

她说:’我对权力没有兴趣,但是我受害了,我就得研究他,不能白白受害。’

身为一个成年人,面对不公平,自己付出努力去研究它,并呼唤更多人来解决它,这难道不值得钦佩吗?

图片

第二类家长的声音是:

图片
这些父母担心的是:我现在无条件爱他,他未来到社会上怎么办?

现在的卷虽然不好,但总比以后跟家啃老强。

但这里很多家长没弄清一个概念:

爱不等于溺爱。

溺爱,满足的是家长自己的补偿心态,
爱,满足的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需求。

图片

溺爱很容易,只需要一味地说’Yes’,和拿物质上的东西去堆积就行;
而爱,尤其是无条件的爱,则很不容易,因为你需要不断地说’No’。

你要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对无效的卷说不。

还要给孩子选择权和犯错权,让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经验。

图片


所以,爱和溺爱不是一个事情程度上的深浅,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是控制、占有、自我满足。

伊能静曾经因为哈利穿女装还为他说话而备受争议。
很多人都说她溺爱孩子,让哈利成了不男不女的样子。

而这两年风评又变了,大家突然发现伊能静的育儿观才是大局观。

图片

伊能静曾经在一次访谈里说过,有一次哈利过生日,伊能静提出到儿子家里庆祝,

接到电话的哈利问:“你和妹妹也要过来吗?”

伊能静很敏感地察觉到了儿子的话外之音,

她在电话里说:“我跟妹妹过来切了蛋糕就走。”

回去的路上,伊能静在车上大哭一场。

因为她知道儿子长大了,即使是母亲,也要有边界感了。

后来,伊能静给哈利写了一句话:

“得体地退出,在你的生命里是妈妈给你最大的爱,但你只要记得,只要你回头的时候我们都在这里。”

图片
正是伊能静的接纳和尊重,让哈利可以毫无顾忌地做自己,也让他有足够的底气,去对抗外界的风风雨雨。

很多人都说,伊能静这么做是因为她有钱能给孩子兜底。 

其实,这和有没有钱没关系,这和有没有爱,更有关系。

在有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孩子的人生早早就开启了探索自我的过程。

这才是真正地赢在了起跑线。

图片
爱,和溺爱的标志之一就是是否有边界感。
每一个“啃老”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没有边界感的父母。

在孩子小的时候,手伸得越长,等他长大以后,你的手就不得不一直伸着。

其实,不论贫富,家长的愿望无非都是让孩子未来能够更加幸福。

但是缺乏边界感的父母,看似自己很疲惫,扛下了所有的负担。

但真正疲惫的是孩子。

他们的人生目标是逃离,逃离控制,逃离压力,逃离危险……
逃不走,就索性选择躺平。
图片
图片
这是第三类声音。

图片

他们是勇敢的父母,既然我无法选择大环境,但我最起码可以改善自己家里的小环境,甘当孩子的减压阀。 

面对很多事,作为父母的确是无奈的。 

但这不妨碍我们停下来质疑一下:
难道孩子一次考不好,就次次考不好?
难道孩子不能考上好大学,研究生,他的人生就凉凉了吗?

其实不一定。

甚至从教练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绝对化”的表达,都是自己给自己编的“鬼故事”。


在访谈中,林小英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教育脱嵌”。

“脱嵌”的意思是指个人在行动时不再受制于原有的社会规范和体系制度,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现在的孩子被迫按入轨道学习,过早地消耗掉了孩子的主动成长动力,

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等终于高考完了,就再也不想学了。

图片

我当年高考失利的经历,让我不得不站在轨道之外去审视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学习就是学给父母、老师的。
但恰恰是站在轨道之外,我想明白了,老娘这辈子是活给自己的呀!我可不能浪费了我这条命啊!

人生的轨道很长,在某一个节点的失利,不代表他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

图片
从教练的角度来讲,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

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里的英雄。

而自己的故事要自己去创造。

对于父母来说,父母要去写自己的故事,你要不喜欢你的故事,就改变你自己的。

而非在孩子的人生故事中寻找自己人生故事的自洽。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

人生的画卷要慢慢展开……

你现在也许觉得这是一幅什么破画啊!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完全打开呢!

图片
如果说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的人生当中做点什么,

那就是去做孩子的伯乐,
当他被质疑时,帮助他,
当他被打击时,鼓励他,

托举他的成长,让他找到自己的天空、大海、森林。

图片
在林小英的访谈里,最后有一个画面。

就是当她讲完自我解放的时候,孩子们很兴奋,踊跃举手提问,

踊跃程度都惊到了林小英。

图片
而我看到那些一个个举起的手,也有些热泪盈眶。

虽然大人们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沉重而严肃,但幸好孩子们还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不管外界如何施压,当孩子们嗅到自由的味道,

就会唤起活力,心向往之。

图片


高琳老师新书《不被定义》持续热卖中
如何破除“完美主义”的魔咒,真正过上自信、自洽、自在的人生?
扫描下方海报购买!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