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大家好,我是小星星。顺着历史学诗词更懂历史,今天我们将走进三百年风华——宋朝 (二)

故事:《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

诗词分享: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guī(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mǐn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书河上亭壁》

           【】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顺着历史读诗词:三百年风华——宋朝 (二)

注释

1.河,黄河。2.凭,靠。危,高。3.萧萧,风声。4.危槛:高高的栏杆

译文

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那河边、远处,萧瑟秋风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澶(chán)渊之盟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chán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