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斯大林的巴尔干战略
1944年5月,驻扎罗马尼亚前线的苏军第二、第三乌克兰方面军就接受了发起进攻战役的任务。斯大林的目标不仅是要打跑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夺取罗马尼亚(同时再次把比萨拉比亚并入苏联),以剥夺希特勒的石油来源。还要借此打开通向整个巴尔干的大门,冲向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为此,斯大林还必须提防他的“好朋友”丘吉尔,特别是此人提出的所谓“巴尔干”战略。俄国人担心,如果这一战略付诸实行,美英军队可能会大规模介入巴尔干战局,从而获得对当地政治的主导权。斯大林当然不打算和盟国一道分享罗马尼亚这道“大餐”。虽然苏英之间在1944年5月5日曾达成协议,规定将罗马尼亚划入苏联势力范围。而把希腊交给英国。但这种黑幕约定毕竟上不得台面,要反悔似乎也不难。
如一个美国记者所言:“巴尔干地区是一块磁铁,不论你怎样摆动罗盘,英国战略的指针都始终指向这里。”甚至土耳其与德国翻脸一事,也令苏联人颇为猜疑,认为“西方朋友”可能利用土耳其军队夺取巴尔干。但这种猜测对俄国人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拿来吓唬对土耳其心怀恐惧的巴尔干人民。
相对而言,至少在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恢复了东正教信仰并显露出“泛斯拉夫”主义苗头,俄国要受欢迎得多。
总之,如果不能早日把罗马尼亚拿到手中,斯大林是不会安心的。在斯大林的棋盘上,早就开始布局这个国家的未来政治,而首要工作就是武装一支听命于苏联的罗马尼亚军队。由于苏联战俘营里有的是罗马尼亚人,要做到这点并不困难。
1943年秋季,苏联开始着手建立罗马尼亚俘虏部队——志愿军第一步兵师,也被称为“杜多尔·弗拉季米列斯库”师。该师大约有9500人,装备98门火炮和160门迫击炮,110挺重机枪。“杜多尔·弗拉季米列斯库”师被调到扬波尔以北,编入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和同期建立的波兰部队一样,苏联人对他们的指望并不主要是军事用途,而更多是政治需要。
但到了1944年夏初,罗马尼亚战役却没有开始。因为根据斯大林的新战略,红军首要任务是在白俄罗斯吃掉中央集团军群并击溃其友邻部队(北方与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完成这一任务后,苏联将在整个东线获得全面优势。随后发动罗马尼亚战役也会好打一些。
为了满足“首要任务”的需求,就先要从罗马尼亚前线抽调大量部队(包括两个集团军和两个坦克集团军),当地红军的实力自然会大大削弱了。不过,在4~8月间,罗马尼亚苏军也获得了大量补充装备。两个方面军共计得到了87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6223门火炮迫击炮、13142挺轻重机枪。为了在罗马尼亚附近的黑海作战,还特别强化了红海军黑海舰队。为此从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调来6艘大型猎潜舰、20艘小型猎猎舰、10艘潜艇和12艘鱼雷艇。另外,考虑到将要挺进到多瑙河流域,苏联还在1944年4月重建了多瑙河区舰队。由戈尔什科夫海军少将指挥。
1944年8月初。斯大林感觉时机已经成熟。8月2日23时,苏联大本营向乌克兰第二、三方面军发出联合训令,交代任务如下:
在雅西—基什尼奥夫—宾杰里地区歼灭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主力,随后向罗马尼亚内陆推进。预定战役发起日期为8月20日。
德国人也闻到了火焰桶爆发前的气味。逐渐明朗的形势表明: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处境正变得越加危险。为了得出摆脱困境的方法,希特勒彻夜与古德里安、约德尔等人相讨对策。希特勒还秘密授权弗里斯纳:一旦遭遇红军进攻,就实施撤退。事实上,弗里斯纳的确制定了一个代号为“熊”的撤退计划,但其最终批准权依然握在希特勒手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撤退方案最早是安东奈斯库提出的,希特勒却对这位“盟友”留了一手。当然,在公开场合,德国将军们依然在强调“德罗友谊”,还作出要“誓死抵抗”的高姿态。8月18日,弗里斯纳就向摩下全体罗高级军官发出号召书:苏联人即将在南线发起大规模进攻,德罗两军务必精诚团结,死守阵地。
战役前夕,驻扎罗马尼亚前线的苏军,名义上由铁木辛哥元帅统一协调,包括2个重兵集团: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大将)和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司令托尔布欣大将)。但真正掌控战局的是斯大林本人和红军总参谋部。早已失宠的铁木辛哥元帅只是负责“监督执行”。
与苏军对峙的弗里斯纳麾下的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也由2个重兵集群组成。每个集群各包括一个德国集团军和一个罗马尼亚集团军。
为了夺取罗马尼亚,苏联红军共集中了131.42万人的庞大兵力(包括两万海军人员),装备火炮迫击炮1.6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874辆、作战飞机2200架。所谓的罗马尼亚“志愿步兵”第1师也将参战。提供给部队的物资保障相当充分。
当苏军战力提高的同时,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却变得比前更弱。虽然失去了大量兵团,但总员额却依然不少。德罗联军总兵力超过80万人,包括42万德军。40万罗军,共计829659人。
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还拥有854辆战车(424辆坦克、390辆强击火炮和40辆强击榴炮)。
根据苏联的估计,德罗军兵力为90万人,装备坦克、强击火炮404辆和7600门火炮迫击炮,配备飞机810架。比较数字来看,苏军的估计数字居然和西方资料几乎一致。
尽管困难重重,苏联红军首先想到的是打歼灭战的机会。首选目标,当然就是盘踞战线中央的德军第六集团军,如何运用优势有限的兵力兵器,在复杂地形上取得胜利,成为苏联人制定战役计划的关键。
首先,必须选定合适的重点战区。最后确定为德罗防线的“西段”,在其当面展开了兵力和坦克最多的乌克兰第二方面军主力。然后是具体突破口。总的来说,“西段”的左翼 受到喀尔巴阡山脉的保护,难以迂回,而且距离也过远,所以基本不考虑。这样一来,苏联人的目光也自然而然的投向了西段右翼的雅西。对这个地段,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而且对苏军坦克机械化集团来说,雅西一带地形也相对平坦开阔,便于展开,自然成为首选的主攻方向。
但在战区内,也存在不利于进攻的地形因素。一旦突破雅西防线,将有一片山地和丘陵。其中马雷山是德军第三道防线所在。此外,整个战区还遍布河流。除了大家已知的普鲁特河和锡雷特河,还有较小的伯尔拉德河和科吉利尼克河。如前所述,普鲁特河和锡雷特河间的走廊固然有利于红军南下攻击,但另一方面,如果德军抢先一步撤过两条大河,也可以利用河岸建立起新防线。那些山地和小河则可以用来迟滞苏军的推进。果真如此的话,红军花费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组织起来的大规模攻势,很可能会被拖延滞后。
无论是苏军还是德军,谁能先对手一步夺取普鲁特渡口,谁就胜利在握。速度成为胜负的关键。如大家所知,苏军的行进距离要比德军长20~40公里,除非他们高速推进,否则不可能先敌一步。红军参谋部经计算证明,要达到目的,每昼夜进攻速度就不能低于25公里。最后的计划规定,步兵推进速度必须保持在20~25公里,快速部队更要达到30~35公里。
作为一场战役而非赛跑,保持高速的前提并非是单纯比拼“脚力”,而取决于进攻威力。只有用强大的兵力火力,以最快速度扫清“绊脚石”,才能实现高速推进,否则将陷入缓慢而艰苦的阵地战。
在苏联人的思维里,进攻威力取决于每公里战线上摆放的大炮数量。根据马利诺夫斯基的方案。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突破地段将缩小到22公里,这样就可以在每一千米正面摆上220门76毫米口径或更大火炮。斯大林却认为这太保守了,但他也拿丶更多大炮,只好把突破地段缩小为16公里,使火炮密度增加到240门。
根据各方面的情报,斯大林早就洞悉了罗马尼亚人的动摇情绪,但他相信只有用毁灭性炮火把罗军打残打痛,才能一举摧毁他们最后残存的战斗意志,促使其早日投降并和德国人翻脸。
苏军的围歼计划。
要吃掉德国第6集团军,光靠西北面的乌克兰第二方面军一支铁钳,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从东南面伸出另一支铁钳。这就需要借助于托尔布欣的乌克兰第三方面军。
和马利诺夫斯基相比,托尔布欣的实力较弱,特别是缺少坦克,而且还受阻于德涅斯特河。只有基茨坎登陆场算得上是有利条件。托尔布欣对基茨坎非常重视。鉴于该登陆场与湖希渡口之间没什么天然屏障,托尔布欣主张就从这里发起进攻。但红军总参谋部最初却认为,德军肯定在登陆场当面做了充分准备,与其在这里硬碰,不如向基什尼奥夫发起突然袭击,或许能把德军打个措手不及。但经过更周密的侦查,苏联人发现,德军的设防重点并非基茨坎,却正是基什尼奥夫。于是,由基茨坎发起主攻的意见,最终还是占了上风。
经过一番谋划,苏军的进攻方案最终成形了:乌克兰第二、第三方面军的百万大军将从相距很远的两地发起进攻。首先用猛烈炮火轰开罗马尼亚人的防线,然后投入坦克部队迅速突向德军后方的瓦斯卢伊(位于伯尔拉德河)、胡希和弗尔丘(均位于普鲁特河),夺取上述渡口和枢纽据点,切断德军重兵集团(主要是第六集团军)的退路,随即围而歼之。如果这一方案得到实现,顶着在斯大林格勒覆灭军团番号的德军第六集团军将面临和前身保卢斯元帅一样的下场。
基什尼奥夫——雅西“口袋”之战
密谋、伪装与决断的前夜
随着苏军预定的进攻日期—8月20日的临近,无论前线还是后方,都变得越来越不平静。隐秘外交战场上的幕后交易笼照在迷雾之中。从七月初到八月初,罗马尼亚反对派向俄国人做了多次试探。他们再次介绍了自己的计划,还在8月9日提出建议:将派一个名叫阿尔迪亚的罗马尼亚将军去往苏军战线,以取得军事行动上的协调。和罗马尼亚人的急迫相比,苏联人却相当冷淡。无论对方如何请求,莫斯科发给谈判代表的指示都是:不要急于答复。耐人寻味的是,1944年8月19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第4欧洲司司长瓦·佐林就苏罗间的谈判经过作了一份总结报告。此时,苏联红军在罗马尼亚前线的总攻即将开始。
在前线,形势似乎更加明朗。按照惯例,红军希望隐蔽真实企图。为此也用了不少办法:比如在非主攻地段(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第40集团军和第7近卫集团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第五实击集团军)上制造重兵云集的假象,手法包括搞一些佯动和假无线电信号,甚至专门派出一些汽车,拖着杂七杂八的东西把地面搞得尘土飞扬。为了让对手相信自己尚未“挪窝”。第6坦克集团军和第7机械化军还在原驻地留下假坦克和假大炮,以掩盖他们已经开走的事实。
德国人可没那么好骗。8月8日,德国飞机观察到了苏联红军在普鲁特河以东的运动。给侦察员的感觉是:苏联人根本不打算掩饰他们的进攻企图。在预定的两个主攻点——雅西和蒂拉斯波尔。齐结中的大量苏军都暴露在空中侦察之下,而在靠近战线的地方保密工作更为松懈。从8月18日至20日,德军第79步兵师每晚都能看到战线对面长长的苏军卡车队开着雪亮的车灯驶过,显然在向友邻(罗第5骑兵师)当面集中兵力。对于这些危险的征兆,德国陆军总部的反应相当迟钝,甚至在13日又从罗马尼亚抽走了一个步兵师。直到8月16日,负责西段的“沃勒尔”将军才发出警告:苏军可能在1至2天内开始进攻,战斗将在特尔古弗鲁莫斯~雅西以西一线打响。不过沃勒尔似乎不怎么担心,还断言罗马尼亚人“十分自信”云云。
德国将军们准确预测到了危险到来的时间,遗憾的是,他们对红军的真实企图却只猜对了一半。弗里斯纳在战前的最后判断(8月19日)认为,马利诺夫斯基的部队将承担主攻,攻击方向是雅西以西。指向布鲁特河和锡雷特河之间。同时预测托尔布欣也将有所动作,攻击方向将是蒂拉斯波尔以南。上述估计都没有错。问题是,弗里斯纳对于托尔布欣攻势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认为这只是一次辅助行动,目标仅限于把德军赶过德涅斯特河下游。
根据这样的判断,确实没必要立刻就放弃阵地,何况他还宣称(或者说是不得不宣称)“几经考验的罗马尼亚军队将肩并肩与德军一道战斗,”但这时被时刻提防着的“朋友们”,此刻也是心怀鬼胎。8月份,一些罗军人员趁夜穿越战线去和俄国人接触。另外,还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人事变动。如罗军第四集团军司令拉科维特扎就突然被调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长,他的集团军则被交给阿弗拉麦斯库指挥。这一人事变动没有告知弗里斯纳和沃勒尔。到临战的8月19日夜里,德军观察到对面的苏军发出了诡异的火光信号和照明弹,还得到了罗马尼亚人的答复。同时,有更多罗军官兵潜越战线去投奔苏联人。大战前夜频现不祥之兆,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苏军发起进攻。
1944年8月20日,苏军的强大攻势如期而至,光临了罗马尼亚前线。毁灭性的“红色风暴”来袭。在东段战线,第三乌克兰方面军将铺天盖地的炮火和炸弹倾泻在德、罗军阵地上。重点地段的火力倾泻持续了105分钟,包括20分钟的急袭射击。无数炮弹覆盖了6~8公里的防御纵深,将其化为火海。初次见识这种场面的苏联新兵,或许认为炮击过后将不会再有任何生物存活于那块饱受铁火燃烧的土地。而老兵们却很清楚,当他们发起冲锋时,照样会有德国人出来迎击。
东段战线第一天两军对应态势:第三乌克兰方面军在漫长的右翼战线仅部署了第五突击集团军,用以对峙得第六集团军第52军(布申哈根将军指挥),力求将其牵制在基什尼奥夫附近。方面军主力(第57、37集团军,第46集团军右翼)则展开于基茨坎桥头堡,指向德第六集团军和罗第三集团军的结合部。
随后,从基茨坎桥头堡里涌出来自三个苏联集团军的密集冲击队形,裹挟着毁灭性火力重重地撞击着德罗7个师的防线。其中,从中路杀出的苏军第37集团军最为强大。该集团军沿9公里战线展开76000人、2000余门火炮迫击炮和300多辆战车。其中的绝大部分又被集中在六公里突破地段。第37集团军的第一梯队由两个军构成(第6近卫步兵军和第66步兵军)。承受他们打击的德军一线兵团主要是第306步兵师。此前,德国人在桥头堡当面埋设了大量地雷。因此当战斗开始后,苏军只能以步兵团先行攻击。待步兵通过雷场后,支援坦克和自行火炮才能投入战斗。很快,顺着狭窄的战线,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流。以平均每公里一个半步兵师、27辆战车的强大力量汹涌而下。在密集的步兵和坦克群后面,每公里地段平均摆放着242门火炮迫击炮和31门火箭炮。发射出的双层徐进弹幕覆盖了1.5至2公里的纵深。从空中杀来的苏联战斗轰炸机,逐个摧毁着德军火力点,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
在这毁灭性炮火和空袭中,德军第306师一半的兵力和几乎全部火炮化为乌有。当残存者终于透过硝烟探起头来时,滚滚奔流而来的钢铁和人海“洪流”已经涌到面前。一个德军营长企图撤走他的部队,却陷入飞机、迫击炮和机枪交织的火网中,被打得非死即散。德国空军的几个部队,包括第52战斗联队第二大队和第二攻击机联队第三大队,被匆匆投入战斗,企图拯救陆军,但在绝对优势的苏联空军面前,这些行动全然失效。德军的防线很快就被冲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