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各表一方。暂且将苏德两军南线哈尔科夫和第聂伯河的战事按下不提。

北线的战事,围困中的列宁格勒。

1941年9月后,北极海与伊尔门湖之间所发生的一切,都与列宁格勒这座涅瓦河上的城市有关。与斯大林格勒相同的是,这里所进行的激烈而又残酷的战斗,主要由政治所造成:列宁格勒是以布尔什维克世界革命之父列宁的名字命名,正如他过去的名字“圣彼得堡”是以俄国的沙皇来命名那样。革命在这里诞生,这场革命使列宁格勒这座共产主义的城市,成为红色世纪的发源地。

列宁格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的角色,始于希特勒所犯下的一个致命错误。

希特勒没有按照“巴巴罗萨”行动的构想,在进攻莫斯科前便集中“北方”集团军群的装甲力量夺下列宁格勒,而是在当年9月中旬突然中止了对这座城市郊区的进攻,并命令冯.莱布元帅将行动限制在包围这座城市上。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这是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决定,列宁格勒最后的防御阵地已被刺穿。城郊的乌里茨克及其电车终点站已被夺取。杜德尔霍夫高地上最后的防御已遭到德军第36摩步师和第1装甲师的攻击。施吕瑟尔堡也被哈里.霍佩的战斗群和来自汉堡的第76步兵团拿下。这座城市陷入了恐慌。就在这时,希特勒取消了行动,撤出装甲部队,将他们投入到攻打莫斯科的战役中,他想用饥饿来征服列宁格勒。

不攻打列宁格勒,而是通过饥饿的手段迫使其屈服,希特勒为这一命令所做的解释可能并未反映出他做出这个决定的真正原因。不过对他将围困策略付诸实施而言,这个理由可能更简单些。重要的是,这使他说服了他那些一心想夺取城池的将军们。他说:围困也是一种策略。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后来,他这个说法被证明是错误的,而这个错误标志着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一连串灾难性事件的开始,毫无疑问,这些事件将影响到这场战争的结局。

希特勒将一支德国大军摆在列宁格勒城市门口放哨。他容许敌人继续坚守这座重要的军工中心和波罗的海舰队的海军基地。

更令人无法理解的事实是,由于不夺取列宁格勒,进而与他的芬兰盟友建立起一条直接的陆地联系,希特勒自己挡住了自己的前进道路。并使苏军陷于列宁格勒和奥拉宁包姆包围圈内的近42个师得以幸免。

1941年9月24日,希特勒下令取消进攻之际,德军夺取列宁格勒只需要短短的时间。在这非常时刻,攻势的暂停以及第4装甲集群麾下第41摩托化军各快速师的后撤,这些错误与希特勒在敦刻尔克下达的停止令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

是什么原因使希特勒犯下这个错误?他为何不听他那些战地指挥官的建议?他为何会寄希望于列宁格勒的迅速崩溃?他低估了这座城市军民的坚韧和顽强。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列宁格勒地区的最高领导人是列宁格勒地区苏共党委委员日丹诺夫。1892年出生于马里乌波尔的这位乌克兰人,是个不同寻常的人。他的顽强,决心和个人勇气激励起整座城市的抵抗。日丹诺夫向全世界做出了现代历史上第一个范例:在一片狭小的区域中,残酷的总体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坚持,顽强,不屈不挠,不畏牺牲。

围困列宁格勒是德军的重要手段。

不可否认,在白天,拉多加湖上的航行要听凭德国空军的摆布,但在夜间却并非如此。因此,从列宁格勒遭到包围的第一天起,拉多加湖便为这座城市提供了一条逃生线路。1941年10月和11月,德国人试图以第39摩托化军的快速部队绕过这座湖泊,与位于斯维里河的芬兰人会合,从而彻底封闭包围圈,但这个构想未能实现。

因此,当季赫温被苏军攻占后,以施吕瑟尔堡和利普卡为基石,德国第18集团军只控制着拉多加湖南岸9英里的沿岸地带。靠近这片沿岸地带必须通过一条危险狭窄的通道:右侧是沃尔霍夫方面军,那里的苏军正不停地施加压力。左侧是涅瓦河,河后方据守着列宁格勒方面军的第67、第55和第42集团军。锡尼亚维诺的高地则控制着通道中间枯燥沉闷的沼泽地带。这条通道的南端是基洛夫铁路,该铁路线使列宁格勒经沃尔霍夫斯特罗伊通往乌拉尔。

列宁格勒被包围前不久,日丹诺夫便将城内军工产业65000名重要的技术工人送出城外,并将4万节车皮的机械设备、机床和原材料转运至内陆。这清楚地表明,1941年夏季,苏军统帅部已经预料到列宁格勒将会失守。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城内储存的原料和食物很快便被耗尽。城里的居民和20万士兵不得不通过空运获得补给,因为仅靠一些小船在夜间偷渡拉多加湖是不够的。但苏联空军无法完成如此庞大的补给任务。

在1941年冬季的列宁格勒,城内的人口超过了200万。每天仅能运入的食物限度为306t。显然,这个数量有限的食物远远不能满足守城士兵和居民的需求。

11月底,情况稍稍得到改善。这是因为拉多加湖结冰,冰面足有几英尺厚,列宁格勒与湖东岸的苏军防线恢复了稳固的联系。

穿过冰面的一条道路被苏军开辟为“列宁格勒的生命线”。夜间,卡车隆隆地驶过拉多加湖,但车上运载的主要是弹药,零部件和军工生产原料,食品被排在供应清单的最后。返回时,这些卡车会捎上城里的伤员、儿童、老人已经无法从事劳动任务的妇女。大约有80万名居民通过这种方式被疏散。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日丹诺夫派出他的劳动大军,在冰面上铺设起一条铁轨,这条铁轨与拉多加湖另一端的沃尔霍夫斯特罗伊——莫斯科铁路线相连。冬季期间,通过这种方式,每天可将4000~5000t物资运入城内。但即便这样也无济于事,因为运入城内的物质中,80%是用于军工生产的原材料,这座饥饿的城市,仍忙着为整个前线生产迫击炮、冲锋枪以及最重要的坦克。

1942年夏季,日丹诺夫的劳动大军完成了一项尤为了不起的壮举:他们在拉多加湖湖底铺设了一条电缆和一根输油管道。斯维里河上的沃尔霍夫发电站,为列宁格勒的兵工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饥饿这是极可怕的。不参加劳动和战斗的人得不到任何食物,只会被饿死。列宁格勒的损失没有被准确统计成数据,苏联方面的资料来源指出,死亡人数达到了60万~70万人。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日丹诺夫和党组织通过动员平民所完成的劳动和防御任务,令人难以置信:32000名妇女和姑娘充当随军护士。列宁格勒90%的共青团员在前线参加战斗,60万名儿童和青少年不停地投入到城市防御工作中,除了铁锹,他们没有其他任何工具。他们用树干搭建起两百英里的障碍,并构建了5000座地下掩体。官方公布的数据是,列宁格勒投入了60万名青少年。这支劳动大军,可能包括10岁的孩子。

如此大规模动员平民的方式,历史上从未有过,在其他任何地方也未曾出现过,可列宁格勒居然获得了成功。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们在努力战斗和工作,零下40度的酷寒中,这些饿得发抖的孩子们挖掘着防御工事。饥肠辘辘的工人们则在被炮弹炸毁冰冷的厂房里从事工作。每班工作在12小时以上。然后他们拖着浑身的疲惫回家。家里没有灯光,没有水。第二天,他们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场所,没有出现的人就得不到食物。

夏季,他们不会挨冻,但是食物依然很少。工作时间,甚至于超过12小时以上,除此之外,一些人还自愿顶班。夜里,妇女们排成长长的队伍,推着手推车,拉着雪橇,拖着沉重步伐向前线和支撑点而去,为部队送去弹药,并把伤员和那些虚弱得无法参加战斗的人带回城里。

在这种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日丹诺夫和党组织继续保持存在。不仅仅是如此,他还一次次拜访各位将领:“我们必须进攻,我们必须穿过施吕瑟尔堡的瓶颈地,恢复与沃而霍夫方面军的联系。”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1941年9月的战争态势

日丹诺夫不知疲倦地制定各种计划,并将其呈交给统帅部。这些计划都基于相同而又简单的原则:涅瓦河上的苏军第67集团军向东发起一次突破,与此同时,沃尔霍夫方面军的突击第二集团军从另一端发起进攻,与列宁格勒的部队取得会合。两支部队之间,最窄处不到9英里。近900天内,这9英里一直是列宁格勒战役的焦点。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未能取得成功的1942年的1月~4月的苏军攻势。

1941年12月。苏军在莫斯科、罗斯托夫和季赫温赢得的胜利使苏军最高统帅部得以将正在这些地区开展的进攻行动扩展为一场冬季总攻,几乎将整个苏德战线包纳其中。沿西北方向,霍津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和特里布茨的波罗的海舰队已构成一道密集、连贯的防线,掩护着列宁格勒及其东面涅瓦河的南部接近地,并实施有组织的反炮兵火力,打击炮击市区的德军炮兵。12月击败德军季赫温——沃尔霍夫集团后,列宁格勒方面军第54集团军和梅列茨科夫新组建的沃尔霍夫方面军辖内第4、第59、第52集团军据守着连贯的防御,从拉多加湖南岸至基里希,再沿沃尔霍夫河南延至伊尔门湖。12月间,梅列茨科夫的部队试图扩大沃尔霍夫河西岸登陆场,但由于德军顽强抵抗,苏军于1月3日放弃了这一尝试。

南面,库罗奇金中将的西北方面军以第11、第34、第27集团军守卫者伊尔门湖与谢利扎列沃之间地域,并准备沿旧鲁萨和大卢基方向向西面发起突击。沿至关重要的西方向,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迫使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从莫斯科向西退却,并构成包围该集团军群侧翼的威胁。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季赫温,莫斯科和罗斯托夫反攻进行期间,12月中旬,苏军最高统帅部开始策划一场全面冬季攻势。1942年1月10日,大本营命令红军投入一场全面进攻,扩大去年12月取得的胜利。

大本营的训令如下:

“红军成功耗尽德国法西斯的力量后,应转入反攻,着手将德国侵略者驱向西面。

为阻挡我们的推进,德国人正转入防御,并开始构设有散兵坑,障碍物和防御工事构成的防线。德国人妄图通过这种方式将我们的进攻阻挡至春季,同时集结力量,准备在春季再次对红军发起进攻。因此,德国人正企图赢得时间和喘息之机。

我们的任务,就是不给敌人以任何喘息之机,毫不停顿地将他们逐向西面,并在春季到来前不断消耗其预备队。届时,我们将拥有大批新锐预备队,而德国人却没有。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确保在1942年彻底消灭希特勒分子的部队。”

苏军大本营在这场冬季战役中的主要目标是收复 斯摩棱斯克,歼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但与此同时,大本营还希望在南方解放乌克兰的顿巴斯地区,夺回克里木半岛,在北方击败德国“北方”集团军群,打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这足见斯大林雄心勃勃的政治目的,但这些目标并不符合红军真正的军事能力。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12月17日,最高统帅部命令霍津列宁格勒方面军、梅列茨科夫沃尔霍夫方面军,以及库罗奇金西北方面军右翼部队,准备发起“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进攻战役,以三个向心突击进攻德“北方”集团军群,击败该集团军群,粉碎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

在更大攻势的背景下,列宁格勒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将遂行“列宁格勒——沃尔霍夫”进攻战役,切断并歼灭姆加、托斯诺和柳班地域之敌,并从列宁格勒攻向东南方,从沃尔霍夫河攻向西北方,将攻势扩大至施吕瑟尔堡走廊。南面,西北方面军将向西发起突击,收复杰米杨斯克和旧鲁萨,向索利齐和德诺发展胜利,与沃尔霍夫方面军相配合,切断德军撤离诺夫哥罗德和卢加的路线。由于梅列茨科夫的沃尔霍夫方面军将在打破列宁格勒封锁的行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大本营为其提供了大批援兵。

梅列茨科夫和他的方面军发起突击的时间和目标与西北方面军相同。实际上,这两场进攻行动反映出最高统帅部的意图:粉碎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第18和第16集团军。1942年1月底前使红军同时向西前出至列宁格勒——卢加——索利齐——德诺一线。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1942年1月初,红军沿整个东线发起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猛烈的突击,有些进攻行动已对德军大批部队造成危害。因此希特勒和0kh命令德军坚守阵地,对部队加以休整和补充,组建新的战略和战役预备队,并做好1942年春季和夏季恢复决定性进攻的准备。

希特勒在19 41年12月8日,签发了第39号指令。指令如下:

“东线的寒冬提前到来,补给困难随之出现,迫使我们不得不立即停止所有进攻行动并转入防御。如何实施这种防御,取决于所要达到的目的。即:

a.坚守在作战或国防经济方面对敌人具有重大意义的地区。

b.休息和补充部队。

c.为1942年重新发起大规模进攻行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因此,我命令……’北方’集团军群应在伊尔门湖以北缩短其东部战线和东南部防线,但不能把从季赫温通向外沃尔霍夫斯托伊和科尔恰诺沃的公路和铁路让给敌人,以免敌人恢复加强改善他们在拉多加湖以南地域的阵地。这样才能彻底封锁列宁格勒,并与芬兰卡累利阿集团军建立联系。

如果我们确定敌人已将其主力撤离芬兰湾以南的海岸地带,而且不打算在那里实施坚决的防御,那么,我们可以占领那里的海岸,以节约兵力。 ”

希特勒于1941年12月16日给莱布集团军群下达了具体的作战任务:

“批准’北方’集团军群将第16、第18集团军的内翼撤至沃尔霍夫河防线和 从沃尔霍夫车站通往西北方的铁路线。沿该铁路线与第28军右翼建立连贯的联系。

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坚守该防线至最后一兵一卒,不得后退一步,同时,继续封锁列宁格勒。

我特别提醒你们注意加强列宁格勒南面和东南面的对空防御。”

1942年1月初,德军沿西北方向行动的部队共计26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3个保安师和2个旅,主要集中在列宁格勒南面和东面、基里希支撑点和沿杰米杨斯克、旧鲁萨方向。屈希勒尔第18集团军编有17个师,包括第8、第12装甲师和第20摩托化师,沿从奥拉宁包姆登陆场和列宁格勒城以南延伸至拉多加湖南面的施吕瑟尔堡走廊,再向东南方延伸至基里希的沃尔霍夫河河段之防线部署。集团军辖下第26和第50军遏制着苏军的奥拉宁包姆登陆场,并在列宁格勒南面占据防御。第28军据守至关重要的施吕瑟尔堡——姆加——锡尼亚维诺走廊和东南方地带,而第1军和第39摩托化军据守基里希地域。

苏德战争(69)1941年冬.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苏德两军的战场态势

布施第16集团军编有11个师,其中包括第18摩托化师,沿沃尔霍夫河掩护着一条350km长的防线,从基里希地域至伊尔门湖,再向东穿过瓦尔代丘陵至谢利格尔湖畔的奥斯塔什科夫。集团军辖下的第38军据守沃尔霍夫河防线。第10军在第18摩托化师支援下,守卫旧鲁萨地域。第2军据守杰米杨斯克以东至奥斯塔什科夫这片地域。

两个德国集团军占据着强大纵深配置的防御,围绕前方和纵深处的诸多支撑点构设而成。最强大的支撑点位于罗普沙、红村、亚姆伊若拉、姆加、锡尼亚维诺、柳班、斯帕斯卡亚波利斯季、旧鲁萨、杰米扬斯克和瓦托利诺。德军将这些地区的许多地形障碍巧妙地结合进他们的防御,特别是河流、湖泊和沼泽。尽管冬季的坚冻降低了这些地形特征的障碍价值,但仍给交战双方制造了恶劣的环境条件。

未完待续,谢过阅读者,本篇5560

谢过新增的粉丝群,恕在下未能一一回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