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米乌斯河德军的反击

1943年7月30日上午7时10分,霍利德麾下的德军实施了炮击和空袭。一小时后,地面突击队开始前进。

德军第24装甲军负责的主攻方向南段进展顺利。该段苏军战线向前大幅突出,乘此便利,德军第23装甲师和第16装甲步兵师联合发动了一次小型钳形攻击,围住了苏军第3、33近卫步兵师。

主攻北面的第二党卫装甲军却没那么幸运,该军的“骷髅”师力图夺取斯捷潘诺夫卡以东的“213.9”高地。这个高地扼守着苏军登陆场后方的道路交会点,可以说是战役成败的关键之一。

苏德战争(80)米乌斯河德军的反击.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危机重重

此前。苏军曾在“213.9”高地击退过德军第23装甲师的进攻,现在也不打算向“ 骷髅”师放行。尽管有9辆“虎”式坦克打头阵,坦克总数近90辆。德军行进的前方依然凶险重重:高大的玉米和向日葵地成为苏联人的设伏点。t-34坦克被开进战壕充当钢铁火堡。苏军反坦克炮之间形成了互相联系的火网,可以集中火力打击任何一辆德国坦克单车。一些不怕死的红军士兵,甚至渗入德军装甲队形,用反坦克枪射击坦克薄弱的侧面。而当德军勉强克服对方的火力,继续前进后,却又陷入了雷场。

战至午后,利用德军俯冲轰炸机的一次袭击,“骷髅”师战斗工兵乘机在雷场中开出了两条道路。但德国坦克沿着通道没前进多远,又遭到了六辆t-34的反击。

苏德战争(80)米乌斯河德军的反击.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危机重重

德国坦克顺利地击退了这次可怜的反击。但“骷髅”师的89辆坦克已经有48辆受损,人员损失约500人。不过,德国坦克毕竟有坚固的装甲,48辆受损战车中,只有一辆彻底损失。

“骷髅”师不甘心白天的失败,又在夜间发动进攻,却被苏军再度赶了回来。夜袭中,“骷髅”师倒也并非一无所获,其工兵就趁乱清除了2000颗地雷。

“骷髅”师右翼,“帝国”师向斯潘诺夫卡发动攻势。经过一番炮火猛轰,德军以强击火炮为前锋,引导突击队冲入了斯捷潘诺夫卡。但红军已经把每座房屋都变成了堡垒,四面八方而来的枪林弹雨,使德军难以继续深入。“帝国”师虽然比 “ 骷髅”师收获稍大一些,85辆坦克中也有25辆损坏。

7月31日,战斗继续。第23装甲师吃掉了当面的一股苏军,俘获3000余人。并继续向马里诺夫卡方向扩展战果。

党卫第二装甲军还是不顺利。“骷髅”师向“213.9”高地的推进依然举步维艰。第三装甲师和“帝国”师也几乎无法前进。

被巨大损失震撼的霍利德,不得不改变了进攻方向,暂缓对斯捷潘诺夫卡和“213.9”高地的攻击。下午6时15分,他命令第二党卫装甲军将主力集中到右翼(“帝国”师地段)。显然,他打算利用第23装甲师取得的成果来扩大胜利。

8月1日,德军集中600门大炮、多管火箭炮以及大量飞机,对苏军防线狂轰滥炸。在火箭炮造成的烟雾掩护下,“帝国”师的士兵迅速穿过开阔地,越过带刺的铁丝网,把手榴弹扔进苏军的堑壕和掩体。上午8时30分前,该师的“元首”团夺取了“203.9”高地。

上午10时30分,德国人感到苏军的抵抗正在变弱,霍利德命令第23装甲师和“帝国”师继续攻击,至午后,德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苏军全线动摇。

苏德战争(80)米乌斯河德军的反击.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危机重重

′下午2时30分,“骷髅”师突破苏军在“213.9”高地前的主要防线。其后,他们又和苏军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血腥战斗,才最终于下午5时占领“213.9”高地。

8月1日,由于连日来的巨大损失,加上“213.9”高地丧失等一系列失败,苏军的抵抗开始瓦解,大批无法撤离的人员沦为俘虏,人数达到3600名。

8月2日早晨,霍利德命令第六集团军所有师团出击,以恢复固有阵地。在他的压力下,托尔布欣将军被迫将红军撤回出发阵地。米乌斯河之战至此告一段落。

德国人发布了胜利战报,宣称自7月17日以来,俘获苏军17895人,毁伤苏联坦克730辆,火炮703门。苏军的总损失据称达6万余人,苏军第33近卫步兵师师长塞里夫斯多夫少将阵亡。

但霍利德所获得的依然是一次惨胜。按照官方报告,他的第六集团军在战役中损失了21369人。仅仅参加了几天反击战的“骷髅”师就伤亡1500人。8月2日,“骷髅”师只剩23辆可用坦克。“帝国”师只剩22辆。刚经受过“城堡”严重摧残的武装党卫军精华,又在米乌斯河变得更为凋零。

苏军在米乌斯河遭到了损失,但是也有所收获。这就是战术的提高,他们在登陆场半个月的浴血苦战,迫使曼斯坦因先是投入了用于“城堡”的预备队和主攻军团。这不仅促进了库尔斯克防御的胜利,而且还间接削弱了德军在哈尔科夫的防御。就在德国人庆祝米乌斯河胜利的第二天,红军撕裂了哈尔科夫方向的德军防线。而党卫装甲军已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反击这次突破。

苏德战争(80)米乌斯河德军的反击.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危机重重

8月27日至28日夜间,苏军的两个快速军突破第六集团军薄弱的防线,转身向南直奔马里乌波尔,并穿过三道未设防的叶兰齐克河谷,扑向德军第29军后方。任何延误都将非常危险。霍利特的第六集团军疲惫不堪的部队沿一条长达120英里的防线苦战。

党卫军第二装甲军的军部人员、军直属部队和“警卫旗队”师已被希特勒调至意大利。“骷髅”师在哈尔科夫作战。而第 16装甲掷弹兵师、第17和第23装甲师自8月初以来,作为第一装甲集团军的救火队一直留在伊久姆地区。所以,第六集团军只剩下三个虚弱不堪的军,他们如何能阻止苏军大股部队的猛攻呢?

苏军似乎非常了解德军的状况。托尔布欣毫不担心地命令他的各个师穿过危险、狭窄的通道。霍利特缺乏预备力量,无法截断苏军鲁莽的推进,尽管这是个只有两英里宽的缺口。

注定要发生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第六集团军已无法阻止苏军的突破。8月28日,苏军席卷向南,并于29日到达塔甘罗格沿岸。

苏德战争(80)米乌斯河德军的反击.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危机重重

沿亚速海驻防的第29军被苏军包围。第111步兵师、第17步兵师和第13装甲师拼尽全力,试图避免被歼灭的厄运。第15空军野战师的残部和第336步兵师已被击溃,他们设法逃至包围圈中主力部队的身边。1943年8月30日。幸亏鲁德尔“斯图卡”联队的轰炸机全力支援,第13装甲师和第259突击炮旅,终于在费多罗夫卡成功撬开苏军的包围圈。布兰登贝格尔将军于8月31日下令突围,各步兵师从这个缺口蜂拥而过。位于最中央的是齐穆尔将军的第17步兵师。普罗伊斯上校的第21掷弹兵团突破苏军包围圈,穿过托罗皮罗夫斯基的高地。

南面,第111和第336步兵师从亚速海北岸朝马里乌波尔和梅利托波尔方向突围。这股集中起来的战斗群由雷克纳格尔中将指挥。他们成功了,付出重大的牺牲后,这股部队再度与德军主防线会合。第111步兵师作战参谋弗兰茨中校的口袋里装着一份截获的苏军明码电报。这是苏军第51集团军司令员发给坦克第19军军长的一份电报。日期是8月30日。电文说:“中午12点之前,必须俘虏德军的雷克纳格尔将军。”但这次,雷克纳格尔将军,从包围圈中溜掉了。

苏德战争(80)米乌斯河德军的反击.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危机重重

第29军的遭遇显示出米乌斯河上的战斗已变成一场不计后果的赌博。曼斯坦因元帅不想这样继续下去。在一番直率的电话交谈中,他要求希特勒批准将第六集团军后撤40英里。新防线的名称是“龟”。陆军工兵部队和托德组织的建筑工人以疯狂的速度将其修建完毕。想以此为屏障,保护斯大林诺重要的工业中心,它能守住吗?能守多久?这是关乎整个顿涅茨地区命运的关键问题。希特勒告诉他的那些部属将领们,控制这片地区,是继续这场战争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而斯大林和朱可夫都知道希特勒担心的是什么。所以,在南线,在曼斯坦因集团军群的防线上。斯大林没有给他任何喘息之机。九月初,在伊久姆地区,马利诺夫斯基对德国第一装甲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的北翼发起攻击。与此同时,瓦图京将军做好了在阿赫特尔卡地区对霍特第四装甲集团军的防线发起大规模进攻的准备。科涅夫将军的草原方面军也对德国第八集团军的阵地展开进攻。从哈尔科夫地区,从北面和东面发起打击。最终迫使韦勒将军再次将其防线后撤。

苏德战争(80)米乌斯河德军的反击.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危机重重

曼斯坦因打电话给克鲁格,这两位负责指挥东线重点地段的元帅一同飞赴东普鲁士,希望迫使希特勒做出些最基本的决定。他必须给他们增派援兵。另外,同样重要的是,他们想让希特勒放弃既影响健康又毫无益处的权力过度集中。希特勒现在身兼国家元首、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和陆军总司令数职。两位元帅要求设立一个最高指挥机构,将所有战区交由一位总参谋长全权负责。而且,希特勒因放弃他对东线战事的个人指挥,委派一位总司令负责整个东线,这位总司令将对东线战事拥有完整、独立的控制权。他们想结束希特勒对东线战事灾难性的直接干预。

苏德战争(80)米乌斯河德军的反击.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危机重重

这一举动代表着最高级别的战地指挥官,对帝国最高领导危险的权利集中所发起的一次合法攻击,也可说是一次逼宫。这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举动,但并不广为人知,最后不了了之。他们俩人未得到任何的奖和惩。

元首大本营的这场会谈发生在9月3日。但“狼穴”中的这个人,并不打算向他的元帅们作太多的让步。确实,克鲁格成功地获得批准,将“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撤至杰斯纳河后方。希特勒还同意放弃库班桥头堡,并将第17集团军调入克里木。希特勒还批准曼斯坦因将第六集团军从米乌斯河撤往“龟”防线,如果别无他法的话。但他的让步仅仅限于此。

希特勒采取这种的办法,选择短期解决方案,使用权宜之策。放弃顿涅茨盆地?绝对不行!从其他战区抽调部队增援东线也绝对不行。最粗暴的是,他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设立东线总司令部的提议。

苏德战争(80)米乌斯河德军的反击.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危机重重

两位元帅一无所获的返回他们饱受重压的前线。当天晚上,盟国军队在意大利南端登陆。

三天后,苏军的攻势猛烈。德军元首大本营为其不顾后果的漠视付出了代价。苏军马利诺夫斯基大将的西南方面军以其麾下的近卫第三集团军,对德国第一装甲集团军与第六集团军之间的结合部发起了一场猛烈的攻势,在康斯坦丁诺夫卡两侧撕开了德国人新构建的“龟”防线。苏军两个快速军冲过德军第62和第33步兵师残余的支撑,穿过一个近30英里宽的缺口,直奔巴普洛格勒而去。

弗雷特·皮科将军设法以第23装甲师和第16装甲掷弹兵师的战斗群阻挡住敌军。冯·福曼将军甚至取得了成功。9月11日、12日,他与第九装甲师相配合,堵住了第六集团军与第一装甲集团军之间的缺口。但这又有什么用呢?疲惫不堪的步兵已消耗殆尽。

苏军坦克再次强行向西突破,他们的先头部队直奔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第聂伯河渡口。与此同时,苏联中央方面军麾下的各集团军,在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指挥下,对“中央”集团军群与“南方”集团军群的结合部发起打击,以强大的部队突破了德军第二集团军的防线。

曼斯坦因第四装甲集团军的北翼遭到包抄,不得不向后退却。前线被撕开一个危险的新缺口。现在大批苏军畅通无阻的直奔第聂伯河中游。基辅受到威胁,曼斯坦因不打算任由事态继续发展下去。

9月7日。他给希特勒发去一份急电:“集团军群正面对苏军的55个师和两个坦克军,苏军正将更多的部队从其他战线调来。苏军将其主攻放在这里,南方战线。我需要援兵,或批准放开手脚,进一步后撤至防线更短,地形更有力的防区。”这份电文的语气生硬,坚决而又毫无妥协之处。

希特勒意识到曼斯坦因是认真的。9月8日,他再次登上他的四引擎“禿鹰”机,飞赴扎波罗热曼斯坦因司令部。希特勒的情绪有点悲观。在元首大本营,他早已料到意大利盟友随时会无条件投降。结果,欧洲的南翼被暴露出来,敌人出现在德国后方。出席扎波罗热会议的还有冯·克莱斯特元帅和新任命的第17集团军司令,工兵上将耶内克。曼斯坦因站在巨幅态势图前,向元首描述了过去几天里详细的战斗情形,他焦急地指出他的北翼所遭受到的威胁,苏军在那里进行着准备,打算一起包围他的集团军群。“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将损失两个集团军,我的元首,再也没什么办法能把他们带回来了。”

曼斯坦因的手划过地图,落在第六集团军的防线上,“这里的情况也不太好,马里乌波尔正处在危险中,这里的缺口有30英里宽,我没有可用于封闭这一缺口的部队。守卫“龟”防线的兵力也不够,不管是否喜欢,我们必须后撤”。

希特勒专注聆听者,“你有什么建议?”他问道。

曼斯坦因说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回答:“首先,我建议立即将“中央”集团军群撤至第聂伯河后方。这将缩短近1/3的防线。省下来的兵力可用于加强 第聂伯河防线,包括 位于第聂伯河下游的克里木接近地,并可使从扎波罗热延伸至梅利托波尔的’沃坦’防线得到守卫。

希特勒摇摇头,将“中央”集团军群撤至 第聂伯河?不,这不可能!这意味着大批物资的损失,而且,耗费的时间也太长。

希特勒在扎波罗热察看作战态势图时,他至少明白了一件事:要“南方”集团军群坚持下去,就必须派出他们急需的援兵。他答应曼斯坦因,将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出辖四个师的一个军。该军将立即投入到两个集团军的结合部,以防止曼斯坦因的北翼遭到包围。希特勒还承诺再提供四个师,这样,第聂伯河上最重要的渡口最终将得到以确保。到目前为止,第聂伯河及其桥梁尚未采取任何准备工作,以便对苏军的突破实施真正有效的防御。

无可否认,1943年8月初,okh完成了对构建“东方壁垒”(也就是第聂伯河的防御工事)的研究工作,并将报告提交给希特勒。8月12日,他下令立即开始相应的工作。但除了当地的保安措施外,没有采取任何动作。这一疏漏很快便被证明是灾难性的。

最后,他说服曼斯坦因守住第聂伯河前方的阵地,希特勒答应将第17集团军的部分兵力调给他。自9月4日以来,该集团军一直忙着撤出现已毫无作用的库班桥头堡,并退入到克里木。

曼斯坦因过去曾失望过多次,于是他提议,这些命令应该立即下达,就在扎波罗热签发。但希特勒愤怒地拒绝了这一建议。可是在他登上自己的“秃鹰”准备返回元首大本营之际,希特勒再次转向曼斯坦因,以安慰的口吻说道:“你会得到那些师来守卫第聂伯河桥梁的。命令今晚就会下达。”

命令确实下达了。“中央”集团军群接到了抽调4、第8装甲师和另外两个步兵师的命令,但冯·克鲁格元帅并未遵从命令,他认为自己不能交出这些,再次拒绝了命令。于是,所有的一切继续保持着原样。

曼斯坦因再次失望了,24小时后,曼斯坦因焦急地致电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请告诉元首,他也许应该预料到,苏军突破至第聂伯河的灾难随时可能发生。”在电传打字机发送的报告中,曼斯坦因补充了被记入历史的一句话,采取权宜之策和折中手段的人将为过去几周形势的急转直下承担责任:“如果有些远见,如果目前形势已证明不可或缺的援兵能及时提供,眼下这场有可能最终决定东线战事乃至整个战争的危机,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在此之前,从未有任何将领将东线战事的失败归咎于希特勒,他对此作何反应?元首大本营并未作出答复。但如果希特勒认为靠保持沉默,便能让曼斯坦因对自己的命令俯首帖耳,那他就误会了。后撤是唯一的选择。

军事态势已不会按照希特勒的思路走,苏联人可不会再等待。

未完待续,本篇5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