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9月至1942年4月,对于全体苏联人民而言,这是十分难熬的7个月。

苏军在经受了战争初期的失利后,终于依托首都莫斯科,经过顽强的抵抗,顶住了德军的进攻,并于1941年年底在莫斯科地区组织了局部的反攻。迫使德军后撤,莫斯科获得了暂时的安全。进入1942年初,苏联的军事形势虽有了好转,苏军在德军闪击战面前全面溃退的不利趋势得到了局部改善,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遭受失败后正调兵遣将,秣马厉兵,准备在严冬和泥泞季节过后,于1942年的春天对苏联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苏军则抓紧利用莫斯科会战胜利所争取的短暂时间进行人员、装备、后勤的补给,准备应对德军下一轮更为猛烈的进攻。

苏德战争(二十九)斯大林格勒战役.希特勒签署下发第41号训令

此时的国际形势对苏联而言是喜忧参半。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国宣战,美国终于决定与苏联、英国建立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初,包括苏美英和中国在内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共同宣言,宣布各国集中所有资源用于反法西斯同盟的斗争,决不单独与敌人媾和。之后,苏联又分别与美、英签订了反侵略战争中的互相合作条约,并且达成了于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很显然,在希特勒吞并欧洲大陆,将其主要兵力用于对苏作战的情况下,苏、美、英三国结盟对苏联抵抗德国入侵是一种极大的精神鼓舞,然而,这种结盟要转变成对苏联战场的实际支援,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及早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在西线吸引德军,迫使希特勒两线作战,从而缓解苏联的军事压力。

何时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这当然、取决于美英两国。除了美、英是否做好军事准备外,还取决于美、英是否也做好政治准备。在此方面,美、英、法等大国在希特勒入侵欧洲小国的过程中推行绥靖政策的做法导致他们也还会故伎重演,继续“祸水东引”,以最大限度地牺牲东方的利益来维护西方的利益。无论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还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他们都还没有打算立即履行诺言。在1942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罗斯福虽然在公开场合强调:“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但他私下对丘吉尔却另有说法,他之所以发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声明,“目的只是为了鼓舞苏联政府”。

苏德战争(二十九)斯大林格勒战役.希特勒签署下发第41号训令

相比之下,丘吉尔更为直截了当。他明确表示,无论罗斯福是否愿意冒这个险,反正英国政府不准备马上开辟第二战场。美国副总统杜鲁门的话说得更加露骨了,他说:“如果德国要打败俄国,我们就帮俄国。如果俄国打败德国,我们也可以帮帮德国。让他们尽可能的互相厮杀,厮杀到愈厉害愈好。

这正是希特勒梦寐以求的。这样,他可以将80%的武装力量投入到对苏战场,而不必担心美、英军队会在西线制造麻烦。同时,希特勒也十分清楚,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充裕。一方面不能让俄国人获得喘息的机会,一旦他们恢复了元气,凭借苏联雄厚的能力和物力基础,德国要取胜会变得十分艰难。另一方面,美英的坐山观虎斗政策也不会是长期的,一旦德国对苏作战中陷入困境,美英定会乘机落井下石,从俄国人口中抢夺“老虎肉”。以上两方面因素决定了希特勒已没有退路,惟一出路就是首先打败苏联,尔后才会有与美英讨价还价的政治和军事资本。

德军在莫斯科一役中吃了苦头,证明苏军已经找到了对付德军的一些作战方法,德军屡试不爽的“闪击战”战术已经难以在今后的对苏作战中发生重大作用。然而,莫斯科一战并没有使德军伤筋动骨,战场的主动权仍然在德国人的手里。希特勒仍能调集足够的兵力,打一场速决进攻战。在已经无法展开全线进攻的情况下,希特勒不得不精心策划选择重点目标,争取一役决胜负,迫使斯大林尽早屈服。

苏德战争(二十九)斯大林格勒战役.希特勒签署下发第41号训令

到1941年11月底,德军因为路程和后勤问题的挑战,导致过度拉伸,疲惫不堪的德军停下了脚步。他们在罗斯托夫遭遇败局,止步于列宁格勒郊外和距离莫斯科不远处。12月5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对莫斯科郊外的德军先遣部队发起一连串反击,其力度越来越强。终于在12月中旬演变成一场正面反攻。德军士兵在冰天雪地里被冻得半死,万万没有料到他们认为已被击败的敌人会突然发起进攻。结果在1942年1月初被苏联红军打败。对初步胜利兴奋不已的斯大林和红军最具能力的战地指挥员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将军,将这场反击扩大为一场全面攻势,沿着波罗的海到黑海近2500公里的整条战线发起。

面对这场危机,希特勒严禁后撤,命令遭受损失的德国军队原地据守。一些为强化防御而率部后撤的德军将领被解除职务。尽管希特勒率性而为他的决定,并非近乎荒谬,可是事实证明,原地据守是最好的做法。红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但这支饱受摧残的军队缺乏歼灭德军的能力。在一连串持续至1942年4月的混战中,苏军重创德军,并将对方驱离莫斯科,但没有能取得任何决定性突破,以达到他们的目标——斯摩棱斯克。

春季的雨期和泥泞的道路到来时,德国军队依然存在。从地图上看去,战线更像一团错综复杂的棉纱,而非一条直线。从北方的列宁格勒到南方的哈尔科夫地区,德军和苏联的一连串突击部向东或向西伸入对方防区。因此,德军发起新攻势前必须消灭这些突出部。

苏德战争(二十九)斯大林格勒战役.希特勒签署下发第41号训令

德军的恢复。

战斗暂时平息下来,双方都已精疲力尽。苏联红军有能力恢复自身的实力,但德国军队再也没能彻底弥补1941年遭受的损失。

截至1942年1月31日,德国陆军在东线伤亡917985人,空军伤亡18098人,这些数字还不包括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盟国的伤亡。物资缺乏的问题同样严重。“巴巴罗萨”行动最初的7个月里,德国人损失了41000辆卡车和207000匹马。当时,火炮的移动和大多数步兵师的后勤单位,主要依靠马匹。炮兵损失的反坦克炮和迫击炮超过13600门,德国空军也损失了4903架飞机。到1942年3月底,东线德军的实力已从1941年六月的300多万人下降至250来万人。外加3300辆坦克和突击炮。经历了列宁格勒、莫斯科和罗斯托夫的失利以及1941至1942年严酷的冬季后,东线德军的162个师只有8个完整无损,16个装甲师只剩下不多的尚能使用的坦克,相当于三个齐装满员的装甲师。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受原材料短缺的限制,几乎与敌军作战行动造成的影响同样严重。在1941年11月,德国人便开始熔铸教堂的大钟和生产纺织品的滚筒,以获得制造电线和炮弹弹壳所需要的铜。对其他原材料的需求,特别是石油,经常主宰德国的战略方针,这种现实使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受到重创。如果没有那些原材料,德国军工业就难以弥补德军损失的武器和车辆。

但是恢复东线德军实力需要的不仅仅是原材料。1941年12月,282300人(包括大批从事军工生产的军人)接到兵役通知。1942年1月10日,希特勒下令改组军备部,优先生产野战武器,然后是机械化装备和反坦克炮。

尽管付出了巨大努力,东线德军还是无法彻底恢复到1941年6月的实力。简单来说,希特勒这个政治家对要求德国民众实施全面经济动员犹豫不决。德国1941至1942年间,尝试了多种不够彻底的措施,为弥补损失的车辆,11月和12月间,德国人花大力气在西欧和中欧被占领地区征用民用卡车。可是,这些车辆中的3/4因缺乏零部件和冬季恶劣的气候而无法行驶。

德国官方不得不按照一套严格的优先等级分配其稀缺的补充兵源和装备。装甲部队,摩托化部队和武装党卫队的这些精锐部队排在最前面,可这些部队也无法恢复至1942年6月的实力。

1942年初春的一个清晨,在一批将军的前呼后拥下,身为第三帝国元首的希特勒出现在首都柏林的体育馆内。面对着一万名刚刚授衔的青年军官进行了一次战前动员式的演讲。

那天,希特勒身穿一套黑色纳粹制服,胸前佩戴着一枚普通的铁十字奖章。当他出现在体育馆的那一刻,场内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他用双手支撑着讲台,略微昂着面孔,发表了他那极具煽动性的演说。在他的演讲中,他并没有回避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利,而是借此机会强调说,在危机来临时,他是怎样通过一个人的力量稳住了局势,甚至还嘲弄其德军的将领,说他们一面对危机就纷纷做了辞职的懦夫。他那歇斯底里的狂呼使得体育馆内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狂热的欢呼,同时也如愿以偿的煽动起了这帮青年军官的热血与激情

希特勒不愧是难得的演讲家与煽动着。由于战争初期他的军事行动曾使得全世界眼花缭乱,也让德国民众形成了他战无不胜的幻觉。哪怕是在莫斯科惨败的消息传来后。尽管德国朝野震动极大,但他们也不认为德军是被苏军打败的,而是因为恶劣的气候和给养缺少才造成的失利。这使得希特勒终于得偿所愿的获得了国会代表们的支持。从那以后,希特勒本人就是法律,他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大独裁者。

苏德战争(二十九)斯大林格勒战役.希特勒签署下发第41号训令

恢复东线德军实力,需要的不仅仅是原材料。

那么下一个重要目标在哪里呢?它就是斯大林格勒。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斯大林格勒已成为苏联重要的工业中心,工业企业达到126家,其中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为国家提供拖拉机的数量占全苏的一半,“红十月”钢铁厂每年生产77.58万吨纯钢和58.43万吨钢材。另外还有大型企业“街垒”工厂、造船厂和发电站等。斯大林格勒成为苏联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工业重镇。

苏德战争(二十九)斯大林格勒战役.希特勒签署下发第41号训令

除此之外,斯大林格勒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陆路和水路的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陆路,有几条干线通往中亚和乌拉尔地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运输干线是连接苏联中央地区与高加索的石油运输线,巴库的石油就是通过这条干线源源不断的运往苏联全国各地。在水路,顿河和伏尔加河分别从斯大林格勒的西北和和东北奔腾而来,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并肩相依之后挥手告别,分头向黑海和里海奔去。从战略作用而言,伏尔加河比顿河更为重要,他是斯大林格勒的主要水路交通命脉。一方面,来自巴库的石油和其他工业品通过伏尔加河运达国内中部地区,另一方面,国内其他地区的物资也通过伏尔加河源源不断地运抵斯大林格勒。

苏德战争(二十九)斯大林格勒战役.希特勒签署下发第41号训令

显然,如果斯大林格勒被外敌所控制,就等于卡住了苏联的战略咽喉。对苏联而言,她失去的不仅仅是斯大林格勒本身,而且将是战略资源极为丰富的北高加索广大地区,就会在战略上陷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希特勒把进攻矛头对准斯大林格勒,他还真是有战略眼光的。

苏德战争(二十九)斯大林格勒战役.希特勒签署下发第41号训令

1941年4月5日,经希特勒签署的发动1942年夏季攻势的第41号训令正式出台。

希特勒的第41号训令显示,德军作战的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即通过控制和占有高加索地区的石油资源和肥沃的农业区来卡住苏联的战争命脉,使苏军的抵抗能力遭到破坏,同时提高德军继续战′争的能力,从而使战局向有利于德国而不利于苏联的方向转变,苏联在丢失主要战略要地,丧失战略主动权的情况下,有可能被迫屈膝投降。

第41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1942年4月5日

1942年第55616号绝密文件·只传达到军官。

在俄国的冬季会战行将结束。由于东线官兵表现得特别顽强和富于牺牲精神,德军已取得防御战的巨大胜利。

敌人在人员和物资方面损失极为严重。在这个冬季,敌人在扩大所谓初期战果的努力中,以使其准备用于以后作战的预备队主力受到很大消耗,一旦天气和地形条件具备,德军指挥官和部队的优势。就必将再次赢得行动的主动权,迫使敌人就范。

目标是,最终歼灭苏军残存的有生力量,尽可能多地夺取它最重要的战争经济资源。

为此,应投入德国国防军和盟军一切可供使用的力量。但同时无论如何应保障欧洲西部和北部占领区特别是海岸的安全。

阿道夫·希特勒。

其作战部署为:首先集中一切力量用于在战线南段(北段为列宁格勒以南一线,中段为莫斯科以西一线。南段为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一线)实施主要战役,消灭顿河以西的敌人,以便夺取高加索石油产地,并穿越高加索山脉。其作战部署为:从奥廖尔南部发动进攻,夺取沃罗涅日。从哈尔科夫地区发动进攻,向东突破。从塔甘罗格一带发动进攻,尔后与上述两路进攻的部队会师于斯大林格勒地区,最后向高加索方向实施突击。

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弗朗兹·哈尔德,针对希特勒的第41号元首令,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段话:

苏德战争(二十九)斯大林格勒战役.希特勒签署下发第41号训令

“看着第41号元首令,说实在话,我在一瞬间出现了某种不知所措的茫然和无助感。因为我心里清楚,这东西与第三帝国总参谋部在以往多年里制定出的那些传统文件都不一样。不仅以往简约明朗的风格没有了,而且内容上重复冗长、语言用词上晦涩难懂的毛病也很明显。最要命的是这东西在作战方针上与众所周知的指挥原则搅成了一团,甚至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也含含糊糊。而在次要问题上则是显得十分罗嗦。”

“在这份指令中,总参谋部几乎完全照搬了元首本人的作战思路,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要是你也亲眼看见元首在会议上暴跳如雷的样子,就会明白我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了。当然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谁能想到原本势如破竹的局势会在一个冬天之后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呢?要知道,在没有进攻苏联之前,第三帝国的军队从来都是战无不胜的,看看1942年之前的欧洲战场,就一清二楚了。就连法兰西这样的强大对手,都必须向我们俯首称臣。其他那些本就渺小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也猜测苏联可能不是一个容易征服的对手,毕竟伟大如拿破仑这样的家伙也曾经败倒在其脚下。可是我们真没想到历史的悲剧会第二次上演,而且还是出现在第三帝国的身上!”

“看得出元首本人也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意外,甚至因此而变得暴躁起来,他在会上使劲的拍打桌子,一个劲的追问倒霉的陆军元帅,说到激动的时候还会破口大骂斯大林是无耻的战争骗子和缩头乌龟。那感觉,就好像这场战争是他和斯大林两个人之间的决斗似的,所以必须用最男人的方式来面对面的搏斗,而不是采用坚守不出或是迂回战术这些不光彩的招数。很显然,这只是元首本人的一厢情愿而已,尽管我们也觉得这样作战确实有些憋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