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基辅对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来说,其意义就如同“中央”集团军群的斯摩棱斯克。这个乌克兰的首都位于第聂伯河的右岸,这里的河面约有600米宽,只有歼灭西岸的苏军,基辅这座城市才能落入德军之手。与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地区的歼灭战结束后,斯摩棱斯克便被德军夺取完全一样。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6月22日,南线的德军部队同样成功的渡过边境线上的河流,并突破了苏军沿边境设置的筑垒区域。但在北翼迅速达成突破的计划并未实现。德军欲征服像乌克兰这么庞大、防御这么严密的地区,单靠一个装甲集群作为打击力量,无疑是不够的。中央战线快速获得成功,依靠的是革命性的战术技能,两个强大的装甲集群,通过大胆的领导,合围并歼灭了苏军防御部队的主力。

但在南线和北线,由于缺乏双管齐下的攻势,因而不太可能迅速实现预期的目标,根本没有足够的装甲部队来执行希特勒沿着整个东方战线进行大规模行动的构想。南方战线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不是因为指挥官们缺乏技能,也不是因为缺乏勇气,而是装甲部队相比而言,是太少了。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经过了八天的激战后,6月30日,苏军防线开始动摇。伦德施泰德的北翼部队向前冲去。但此刻,部队再次被苏军新的阵地所阻——迄今为止不为人所知的“斯大林”防线。暴雨将道路变成了泥潭。德军坦克挣扎着向前,士兵们收集大批秸秆,铺在泥泞的道路上。步兵和车辆一同被困在了路上,进展极为缓慢。

7月7日清晨,克莱斯特的装甲集群在沃伦斯基新城的两侧成功突破了“斯大林”防线。克里威尔少将所率领的第11装甲师越过苏军的碉堡和工事线后全面深入。当晚19点,该师通过一次大胆的突袭夺取了别尔季切夫镇。苏军开始后撤,但并非全面后撤。胡贝将军的第16装甲师在旧康斯坦丁诺夫同样遭遇到顽强的抵抗。部队耗尽了弹药,德军运输机不得不为装甲部队运来补给物资。第4航空队的轰炸机,斯图卡以及战斗轰炸机赶来提供支援并粉碎了苏军坦克部队的集结。第16装甲师的霍费尔战斗群进一步向东猛冲,追上了苏军一个后撤中的炮兵团。第64摩步团第一营,在旧拜久姆与苏军进行了代价高昂的近战,两个小时内。阵亡了三名连长。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随后。在210毫米口径迫击炮的支援下,第16装甲师的主力于7月9日在柳班突破了“斯大林”防线。胡贝将军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此刻他距离第聂伯河还有125英里。

南线德军战斗持续了20多天,尚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元首大本营对此感到急躁,对希特勒来说,进展太过缓慢。

希特勒命令伦德施泰德,采用较小的包围圈。他要求克莱斯特的装甲集群分成三个单独的战斗群行事,以构成一个个较小的包围圈。一个战斗群将与从南面而来的第11集团军会合,在文尼察附近形成一个小型包围圈。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另一个战斗群将向东南方推进,以切断试图从文尼察地区撤出的任何敌军。第三个战斗群将与第6集团军一同扑向基辅,并在第聂伯河东岸获得一个桥头堡。

在第聂伯河西岸,克莱斯特的装甲集群掠过基辅,集中力量向东南方推进,由此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无论是针对文尼察划一个较小的弧形,还是针对乌曼形成一个较大的弧形包围圈。

7月16日,克莱斯特的坦克到达了白采尔科维的重要中心。第一场大型围歼战已经形成。伦德斯泰德希望的是一次大规模彻底包抄行动和一个大型包围圈。但希特勒命令采用较小的包围圈,这次希特勒是正确的。苏军突围时的天气状况,对德军装甲部队的机动非常有利。克莱斯特准确地击垮了后撤中的苏军。8月1日,他到达了新阿尔汉格尔斯克,并立即转而进攻五一城。然后他转身向西,与第17和第11集团军麾下的步兵师会合,封闭包围了乌曼地区苏军部队的铁环。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乌曼合围战,与比亚韦斯托克、 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包围圈相比,这次合围并不太大。此战,苏军还是有三个集团军被歼灭。第6、第12和第18集团军。第6和第22集团军的司令员投降。但这场扭转了前线态势,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堪称经典的合围战。俘虏了103000名苏军、缴获了850门大炮、317辆坦克、242门反坦克炮和高射炮。

斯大林的严令和苏军的防御

1941年8月底,斯大林仍然下令西南方面军死守基辅。在8月18日,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再次向大本营提出请求,希望大本营注意到其所处的严峻形势。第二天,被贬当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的朱可夫,便致电斯大林:“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的当面之敌主动转入了防御,而目前德军所有的突击机动部队和装甲部队正在集结,其目的是酝酿一场针对我中央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的大攻势。”朱可夫建议,在格卢霍夫、切尔尼戈夫和科诺托普地区组建大规模的战斗集群,以打乱德军的行动计划。斯大林不得不同意朱可夫的判断,但他仍然相信叶廖缅科不仅可以应对布良斯克方向的德军,而且可以粉碎德军针对西南方面军后方的攻击。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8月19日,斯大林向西南方面军司令部下达了保卫第聂伯河和“无论如何都要誓死保卫基辅,不可后退一步”的死命令。不过允许西南方面军第5集团军的少部分兵力和南方方面军的部分兵力撤到第聂伯河东岸。

在影响斯大林最终下达死守基辅命令方面,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对他作出的胜利保证,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叶廖缅科是一个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信心满满的指挥员,这点很受斯大林的欣赏,而且帮助他后来成功守住斯大林格勒。不过他的问题就在于未必每次都能兑现自己的豪言壮语。1941年8月24日,叶廖缅科在电话中向斯大林保证:“因为我想打败古德里安,那么无疑在南面必须拥有坚实的保障,这就意味着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攻击集群配合我部在布良斯克地区展开行动。因此,我请求将第3集团军和第21集团军划拨给我……斯大林同志,我很感激您为我派来坦克和作战飞机,我只要求这些装备能够尽快到位,它们对我来说非常非常重要。而古德里安,我将尽全力完成你所提出的挑战,打败他。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在此刻,希特勒精心设计了一个围歼方案,计划绕到基辅东面,在凸出部背后来一个南北对进,分别突破卡斯纳河与第聂伯河,锁住凸出部的底边,把西南方面军全部装进口袋,然后将其细细宰割,一网打尽。

希特勒将封锁底边的使命交给了他的“钢铁雄狮”——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和克莱斯勒第一装甲集群。古德里安的任务是突破杰斯纳河,由北向南推进,与北进的第一装甲集群会师于罗姆内,达成合围。

此刻于8月25日率先出动的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对西南方面军的右翼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消除这一威胁,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认为应最大限度满足布良斯克方面军的行动需要。当古德里安装甲集群于8月下旬,从布良斯克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防区的交界处突破时,苏军大本营指示第40集团军所属部队赶往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一线。大本营相信他们可以阻止古德里安的装甲师继续南下,并且坚守住西南方面军的右翼和后方。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古德里安

第40集团军在司令员波德拉斯少将的指挥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却仅仅只抵挡了德军数日,根本无法挽回颓败的局势。8月30日,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已突破了杰斯纳河,向西南方面军的后方冲去。

9月2日,苏军最高统帅部给叶廖缅科拍发了一份电报,仍然要求:“你部必须消灭古德里安及其麾下装甲集群。如果你部未做到这点,你所有对取得胜利所做出的保证皆是毫无价值的。我们静候你部击败古德里安集群的佳音。”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苏军捆绑集束手榴弹用于攻击敌坦克

叶廖缅科向大本营解释并抱怨局势的不稳定,致使自己的部队遭到了挫折,他请求组建一支阻击部队。9月4日,叶廖缅科的这一请求得到了大本营的批准。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坦克第17和第18师离开了主力部队向南增援西南方面军,以保障后者的侧翼和后方。但他们在行军途中遭到了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的迎头猛击,因此西南方面军未获得所承诺的援助。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9月6日拂晓,“帝国师”打响了强渡杰斯纳河的战斗,进攻的重点是拿下河北岸的马科斯欣城。因为河上大桥就在城里。古德里安为了加强指挥,亲自来到“帝国”师前线。坐镇指挥的古德里安用望远镜看了看,对岸的苏军正在调集部队。他知道,强渡的意图已经暴露,必须一举拿下马科科欣城和大桥。不然,等对方力量加强了,或是苏军回过神来炸毁大桥,那就难再突破天险了。

古德里安命令海因茲团长带领德意志团作前卫,发起进攻。摩托车营排成纵队,穿越层层弹幕急驰向前,一举突入城内。党卫军中尉伦特普带上9名士兵驾着5辆摩托车穿过熊熊燃烧的街区,直奔城南的杰斯纳河铁路大桥。在桥北,他们及时排除了炸桥用的炸药,然后一气冲过桥,夺取了南岸桥头堡。伦特普等人,一直坚持到夜幕降临,迎来了第一批后续部队,巩固了桥头阵地。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9月7日,当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逼近科诺托普时,沙波什尼科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再一次向斯大林进言,试图说服他务必让部队从基辅撤军。他们一直认为,即便此时立即做出撤退的命令,西南方面军也不得不面临巨大的困难,因为实在是太晚了。正如华西列夫斯基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的那样:“当总参谋长极力向最高统帅提出上述建议时,斯大林的反应相当激烈,并斥责我们,说我们是在走捷径。只要一提到关于必须从基辅撤退的事情,斯大林马上就会气不打一处来。”华西列夫斯基后来回忆道:“动气,使他瞬间失去了自制力。”

第40集团军,正承受着德军装甲部队主力的猛烈打击,布良斯克方面军南翼的集团军试图歼灭古德里安集群留下来的强大掩护部队。虽然苏联红军在谢伊姆河和杰斯纳河之间的地段为阻拦南下的德军大规模装甲集群付出了巨大努力,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甚至将所有的预备队都压在了这里,但仍然无法阻止德军的突进,第40集团军不得不在激战中向南且战且退。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德军渡过第聂伯河

在当时的战场上,从莫斯科方向调转枪口南下的德军第二集团军、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以及从克列缅丘格地区向北行进的第17集团军和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集群,正一步步的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德军统帅部期望这两支大集群兵团在苏军西南方面军位于普里卢基—皮里亚京—卢布内—洛赫维察—罗姆内一线的后方发动攻势,进而合围苏军西南方面军。9月10日,克莱斯特600辆坦克开抵第聂伯河畔。12日,冲过苏军第38集团军陆地。9月14日,古德里安和南方集团军群的克莱斯特在基辅以东200多公里的地段完成了合围,包围苏联西南方面军第5、第37、第26、第21集团军约45万人。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布良斯克方面军,唯一的目标是击败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即沙波什尼科夫报告中所说的在科诺托普以北阻截德军的突破。此外,苏军的计划是以假设别洛夫少将指挥的南方方面军骑兵第二军能够按时抵达普季夫利地区为前提的。苏联大本营似乎觉得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破解德军统帅部军针对西南方面军制定的包围计划。事实上,在当前的局势下,这些举措并不太能起到多大作用。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基尔波诺斯在9月10日向大本营发去电报,请求对早些大本营作出坚守基辅的决定进行部分修改或者不予以执行。沙波什尼科夫代表大本营拒绝了他的这一请求。9月11日深夜,基尔波诺斯再次与沙波什尼科夫通了电话,请求允许部队往东撤退。总参谋长给他的答复是:大本营认为仍然需要西南方面军各部队在现有阵地上继续战斗。苏军守军必须充分了解德军第3和第4装甲师在罗姆内陆区采取的行动。沙波什尼科夫说方面军可以通过主动出击消灭这两个师来撤回第聂伯防线上的部分守军力量。但斯大林的态度很清楚,严禁保卫基辅的部队撤军。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为此,基尔波诺斯不得不乘坐飞机前往莫斯科,亲自去说服斯大林同意其撤军。在必须撤退这一点上,基尔波诺斯最终没能说服斯大林,他一无所获的返回了自己设在普里卢基的指挥所。但布琼尼次日仍坚持全线撤退的意见,这令斯大林十分恼火,他认为布琼尼是在怯战。9月13日,斯大林派遣了一名传令官飞往布琼尼位于别尔哥罗德的指挥所,向元帅递交了免去其西南方向总指挥职务的函件。调令他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同一天,铁木辛哥元帅来到别尔哥罗德,接管了乌克兰全境红军的指挥权。需要指出的是,苏联最高统帅部在最为关键的时刻更换西南方向总指挥,这并不能使糜烂的战局得到任何好转。正如中国古代军事家们所言的“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这在世界战争史中的长河中屡次得到印证。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仍然坚信布良斯克方面军在之后发动的攻势能够改变战局,使战况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说明斯大林明显低估了西南方面军当前所面临的危险,并且还高估了苏军部队的战斗力,特别是布良斯克方面军的战斗力。正如我们接下来所看到的那样,叶廖缅科并未实现他对斯大林承诺的击败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的雄心壮志。

苏德战争(十一)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基辅战役

苏军从包围圈中撤出的计划失败了,德军的大兵压境将包围圈内的苏军肢解成若干大小不一的集群。战斗持续到了9月20日,基尔波诺斯将残部约3000人,分为两个分队,一队由他直接指挥,另一队则由时任方面军作战部部长未来的苏联元帅巴格拉米扬领导。巴格拉米扬的分队成功跳出了包围圈。而基尔波诺斯指挥的分队撞上了德军第3装甲师的主力部队,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方面军大批军官牺牲在舒梅伊科沃小树林里。当天 18点30分左右。德军的一发追击炮弹。落在了基尔波诺斯身边,弹片击中了他的胸口和头部,两分钟后上将阵亡。在当天牺牲的还有:西南方面军参谋长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图皮科夫,西南方面军军委会委员叶甫根尼.巴甫诺维奇.雷科夫。

布琼尼元帅,最后接到斯大林的指示,乘飞机离开战场。最终,从包围圈中冲出来的人近约1.5万人,其中包括铁木辛哥、赫鲁晓夫等高级将领。

现在这里的阵亡将士公墓上丛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像,这是一个强壮的手拿冲锋枪的苏军士兵雕像。清泉旁立了一块大理石板,上面写道:“1941年9月20日,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在此牺牲”。1943年,基尔波诺斯和图皮科夫两位将军的遗骨移葬基辅。他们长眠在光荣陵园无名战士墓旁的雄伟方尖碑基座前,象征着为人民立下的功勋永垂不朽。

根据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于200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基辅防御战役中,苏联红军的损失超过705000人,其中无法归队的减员人数为616304人。这其中包括本文提到的乌曼合围战和基辅合围战。

未完待续,本篇5457字

下一篇:列宁格勒一定会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