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制作过一系列俄罗斯军队采用但未广泛使用的军事装备的文章。今天继续这个老话题。不过这次我们将回到更早的历史,聚焦苏联时期。坦白说,为这篇文章选择“主角”比上一次困难得多。

SU-100P(СУ-100П)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SU-100P(СУ-100П)于2015年在库宾卡展示。

新的轻型自行反坦克炮的研发始于1947年。设计过程中参考了德国的“Waffenträger”(8.8 cm PaK 43 L/71(Ardelt))和美国的M18 Hellcat轻型自行火炮。前者有详细的文档,而后者通过实地研究——其中一辆样品被移交给了乌拉尔车厂(UKBTM)。当然,项目并非简单复制,而是对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SU-100P(Object 105)于 1949 年在试验期间

最终,从零开始开发了全新履带式底盘。装备了D-50型100毫米火炮(改进型D-10T),安装在一个开放式旋转炮塔上。垂直射界为-5到+35度,水平射界为155度。弹药基数为50发。凭借400马力的发动机,在约20吨的重量下,SU-100P(СУ-100П)拥有出色的机动性。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SU-100P(СУ-100П)于1952年再次进行国家测试。

第一辆原型车早在1948年就已建成,之后进行了多次改进和测试。最终,这款自行火炮于1955年初被列装。在1956至1958年间,仅生产了14辆,随后停产。改进版СУ-100ПМ配备夜视瞄准具等一系列升级,但即便成功通过测试也未能投产。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配备夜视仪和其他改进的SU-100P(СУ-100П)。

由于测试拖延,到量产时SU-100P(СУ-100П)已显得落伍。当时反坦克导弹系统的研发已进入活跃期,而这款以二战时期理念设计的自行火炮在其面前显得过时。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SU-100P(СУ-100П)炮塔向右旋转,后方可见弹药的放置方式。

尽管如此,乌拉尔车厂设计的底盘非常成功。后来,该底盘成为2S3“相思”自行火炮、“风信子”自行火炮、“郁金香”自行迫击炮、GMZ-3布雷车、“圆圈”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射车等多款系列化与实验型车辆的基础。总之,设计的努力没有白费。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2S3“相思”自行火炮(САУ 2С3 «Акация»)

Yak-24(Як-24)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Yak-24(Як-24)于2012年在莫尼诺展出。

这是苏联唯一量产的纵列布局直升机,1950年代由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研制。具体而言,Yak-24(Як-24)于1952年首飞,并于1955年列装。后来被媒体称为“飞行无轨电车”,它的性能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它可搭载3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3吨货物。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Yak-24(Як-24)在托尔日克空军中队服役,这是唯一装备该型号直升机的中队。

测试期间,该机创下了两项世界纪录:将4吨货物提升至2902米的高度,以及将2吨货物提升至5082米的高度。

1956至1958年间,共生产了约40架,之后停产。设计师未能解决该机在飞行时剧烈振动的问题。这不仅对机组人员的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对机体结构产生了不良影响。1960年代初期,Як-24机体开始出现裂纹,这导致一些尚新的直升机被淘汰。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Yak-24(Як-24)K是一种9座的高官专用机型,但未能继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在Як-24项目失败后关闭了其直升机研发部门。

СУ-122-54(SU-122-54)

这款车辆的命运与СУ-100П类似。基于当时最新型T-54坦克底盘的自行火炮的研发始于1948年,但直到1954年初才列装。对于现代来说,这样的研发周期已经相对较快,但在当时,这样的拖延可能意味着项目在研发和测试阶段就已过时。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СУ-122-54(SU-122-54)在测试中。这款原型车的火炮尚未安装排气器。

СУ-122-54(SU-122-54)(官方名称为СУ-122)配备了122毫米的重型坦克炮,安装在中型坦克底盘上。该炮并非普通的D-25T,而是经过改进的D-49型,配备了排气器以排出火炮发射后的废气,并装备了电动送弹机以提高射速。弹药基数为35发,采用分装式装填。除了火炮外,自行火炮还配备了两挺14.5毫米的KPVT机枪。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量产型СУ-122-54(SU-122-54)位于克拉斯诺达尔的胜利公园。

1955至1957年间,该型号以小批量生产,共制造了77辆。由于火炮短缺,生产中断,且未再恢复。随着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出现以及坦克火力的增强,固定炮塔的自行火炮显得过时。这不仅与苏穗宗对导弹的偏爱有关,当时世界范围内都在放弃这种概念。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СУ-122-54(SU-122-54)在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

尽管如此,СУ-122-54(SU-122-54)一直服役到20世纪60年代末(它还参加了1968年“多瑙河”行动),之后被改装为其他用途的车辆。

其火炮被拆除,改装为辅助车辆。例如,1970年代初期,7辆车被改装为游行支援车(ТОП),用于在莫斯科的游行中拖走故障车辆。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1995年5月9日在波克洛纳亚山游行中。

部分СУ-122-54被改装为МТП-3技术支援车。还有一些改装为БМР-1扫雷车。这些车辆配备履带式扫雷器,底部增加了额外装甲,安装了BTR-60PB的炮塔,配备KPVT和PKT机枪,还配备了烟幕发射装置。这些车辆被派往阿富汗,用于护送车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МТП-3技术支援车

РСЗО «Прима»多管火箭系统”普里马”

如果说之前的样本因为自身的缺陷没有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那么这次的情况则是经济的干预导致了这种结果。作为对”冰雹”系统的深度现代化改进,多管火箭系统”普里马”于1988年列装。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部署中的”普里马”

与其前身相比,“普里马”增加了10个发射管(总数达到50个),这些发射管也加长了,以适应新的火箭弹。此外,该系统还增加了定位仪、无线电测向仪、运输装填车和自动化管理系统。凭借这些新功能,系统的作战效能应显著提升。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发射管。注意这些孔,在”冰雹”系统的发射管上是没有的。

然而,在苏联解体之前,尚未来得及展开大规模生产。1991年后,已经没有资金继续生产了。少量装备分配给了哈萨克斯坦,现在可以偶尔在阅兵或演习中看到这些系统的身影。

苏联那些虽然被列装但并未大规模生产的军用装备

在阿斯塔纳阅兵中的”普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