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慢性疾病中,造成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心血管疾病(CVD),其风险增加往往与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紧密相关。因此,寻找能够准确评估心血管风险的生物标志物至关重要。
葡萄糖处置率(eGDR)作为评估胰岛素抵抗的标志物,有效评估了1型和2型糖尿病。因此,研究团队试图探讨 eGDR 水平是否能够预测不同葡萄糖耐量水平下的CVD死亡风险。

本公号回复“ 原文”即可获得文献PDF等资料,如果进一步需NHANES一对一指导课程,请联系郑老师团队,微信号:aq566665
心血管死亡风险的新预测指标——葡萄糖处置率(eGDR)
研究团队利用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1999~2010年的数据,从中获取了 11656 名 45~79 岁个体的 eGDR 水平,并将其划分为四个层次(≤4、4~6、6~8,>8mg/kg/min)。在平均随访了 12.8 年后,共有 2852 名参与者死亡,其中 777 人死于CVD。
研究团队首先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方法对 eGDR 水平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随后进一步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了 eGDR 水平与全因死亡率的关联,并利用Fine和Gray模型探讨了其与心血管死亡率的关联。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限制性立方样条(RCS)结果表明,在 eGDR 较低和较高时,全因死亡率都较高,而在 eGDR 在接近 9.54 mg/kg/min时,全因死亡率最低。
因此,研究认为 eGDR 水平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呈U型关系,并且 eGDR 水平的拐点为 9.54 mg/kg/min。

图1 限制性立方样条(RCS)估计葡萄糖处置率(eGDR)与生存之间的关系

